2024年的第一季度也算跌宕起伏。但我现在对全年谨慎偏乐观。
一、投资成绩
这3个月经历下来,内心也没什么波澜了。1月落后大盘,后来追上;2月反超大盘,开始拉升;3月再度回落,又被大盘反超。
总之,以后这种幅度的震荡,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个人累计收益率+1.7%,沪深300是+3.1%,上证综指+2.2%,深证成指-1.3%。看来深证一季度不行啊。
恒生指数-3.0%,国企指数+0.7%。基本是,我一季度还是被港股中的非国企股所拖累。
说实话,投资这么久了,短期走势确实不会那么焦虑。
反正我按既定的策略,设定好目标仓位,涨多了就卖一点,跌多了就买一点,也不会惊慌失措,也不会犹豫不前。
但我确实会介意跟大盘的对比,因为要是跑不赢,咱就不瞎折腾个股,乖乖买指数ETF去了。
反正最近几年确实是不怎么赢大盘。看三年的话,打个平手。看五年的话,输了不少。看十年的话,又明显赢。拉长看到2007年入市以来,则还是显著胜出。
所以,还是再看看吧。兴许这五年只是发挥失常的五年。
当然严格来讲还要再算上分红,手头没完整数据,先作罢。
二、持仓情况
重仓股Top5合计占59.0%,较上月继续下降;Top10合计占83.4%,也是显著下降。
3月我的投资策略做了比较重大的调整,这个仓位情况也有所反映,后面再讲。
权益类资产占99.2%。
A股持仓24.1%,港股及相关基金持仓75.1%。这个月继续从港股挪了些仓位回A股。
Q1主要增持:颐海国际(建仓)、分众传媒(建仓)、迈瑞医疗(建仓)、春秋航空(建仓)、雅居乐集团、中国平安A(建仓)、新华保险H。
Q1主要减持:平安银行、天能动力、招商银行A、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雅生活服务、宝龙地产、海底捞。
3月主要增持:颐海国际(建仓)、迈瑞医疗(建仓)、春秋航空(建仓)、雅居乐集团、中国平安A(建仓)、恒生科技ETF、宝龙地产。
3月主要减持: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腾讯控股、海底捞、平安银行、招商银行A、天能动力。
大家可能会发现我的目前这个仓位结构,比一个季度以前,甚至一个月以前,都更分散了一点。下面我再讲一下具体的调整思路和原因。
三、几点思考
1、首先关于经济基本面
最近看了几个数据,令我对2024年全年相对还是偏乐观些。
工业增加值,1-2月同比是+7.0%,去年同期只有+2.4%。工厂开动起来了。
大宗商品价格创新高,路透CRB商品指数,今年以来一路小跑上扬,基本没有回头。大宗商品其实是个前置指标,因为我们国家号称全球工厂,原材料涨价说明工厂在加大力度储备和生产,背后逻辑不就是认为经济前景向好嘛。
铜价节节攀升。咱们制造业基本都需要用到铜,这是一个预测经济波动很准的指标。
再看耗电量,比如3月第2周,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同比+11%,日均供热量同比+32.8%。用电涨的基本就是工业企业。
至于金融地产啥的,直观感觉今年应该也差不多该触底了吧。
反正像招商银行前阵子业绩发布会上也说,与去年同期相比,未来息差收窄压力将逐步收敛,预计今年一季度是全年银行息差压力最大的时候,而今年的银行息差水平或处于未来几年的相对底部。
2、关于个人投资策略调整
前阵子读了点《穷查理宝典》和《价值投资3.0》,反省自己过去这些年的投资策略。
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投资策略是类似施洛斯的,但是又做不到像他那么的分散,市面上也不是长期有那么多估值低的个股。
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其实也很难执行施洛斯那样的策略。
而如果我们只是挑“一些”“低估”的股票去投资,是很容易踩中价值陷阱的。你明明买的时候看它低估,结果越持有越跌,甚至因为业绩更差,股价虽然跌了,估值反而还升了。
更有甚者,利润跌成负的。比如这两年的地产。
巴菲特投资生涯中间的一次关键进化,就是比起那些低估值的普通公司——也就是所谓“烟蒂股”——他觉得更应该投资于那些估值合理的伟大公司。
如此这般,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的业绩成长才是你真正的安全边际,而不是静态的价格区间。
而评价一家公司伟大与否,不是看账面的业绩而已,更关键的,我总结两点:一是要看它赚的是不是真钱,看现金流,尤其自由现金流;二是看它的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和潜力,看有没有护城河。
基于此,我决定转而买入和持有一些我认为“现价买入可以安心持有5年”的个股。而在这个前提下,比起股价估值,我会更看重公司质量。
以往我持有的一些个股,是达不到这些条件的。比如地产,持有5年的话,是不是得持续盯着它会不会破产。比如一些基本面较差的低估值银行,分红的钱可能都赶不上融资需求,而资产质量又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坑,就不一定赚的是“真钱”。
我计划买入这么一些看好的个股,尽量能持有到5年的时长,并且每只都保持足够的仓位。比较有把握的至少5%仓位,次一点的至少按3%仓位。
目前选入的主要是:招商银行、腾讯控股、分众传媒、颐海国际、海底捞、迈瑞医疗、春秋航空。
这几只股票,只要不是高估到严重,我在几年内都不考虑卖出了。我不会拿它们去跟其他个股做静态估值甚至动态估值上的“性价比”比较,我要学习去更多看重公司的“质地”。
当前这几只长期持股标的占我仓位的30.6%。我的目标是未来能把股权投资中的至少一半投在长期标的中。
欢迎大家按“现价买入可以安心持有5年”这个标准,帮我再推荐一些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