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下兴业银行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实录

财富   财经   2023-05-06 14:07   福建  


照例写在前面:这个系列是我自己阅读公司然后顺便记录用的,“浅读”就是字面意思,基本上都是公开信息,没什么深度分析或深刻见解,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补充一句:由于我浅读的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财报,甚至就是业绩发布会的PPT,所以可想而知信息是偏正面的,或者说过度美化的,实际情况多半还得打折,打几折得看公司品行了。


总的来讲,兴业银行2022年业绩基本符合我预期。但是2023年第一季度低于预期,这个下回再说吧。


这两三年兴业都不公开PPT材料了,放的都是业绩说明会实录。而季度的会议纪要又不直接公开,只能私下传阅。这个IR管理我个人是不太满意的。


下面只根据我个人偏好摘选了部分内容,并大量使用了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化整理或转述。准确的记录还请自行查阅官方网站。


一、吕董事长致辞


分红率27.0%,比上年提高了1pp,虽然也不算很高,但确实实现了12年平稳上升,也挺好。


(一)形势研判


吕董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总结了三个方面原因:


1、形势看好:主要是投资和消费稳步复苏,预期明显改善,经济基本面好,金融就好,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业务发展、风险防控、不良处置的环境都会更好。


2、战略聚焦:吕董强调“1234”战略稳定,且重在执行,要聚焦再聚焦。重要举措是挺进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五大新赛道”,要靠“商行+投行”。


3、打法更新:实行了科技、零售、企金等一系列改革,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科技投入达到82 亿元,科技人才增加到 6700 人,同比分别增长30%、103%。


举了一个例子是个人养老金的发展,通过零售、企金、同业、科技协同作战,用一体化、数字化的方式来开拓市场,克服了网点少、人员少等短板,截至去年末,兴业的个人养老金开户帐户数 229 万户,在中国银行业位居第三位,仅次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二)重点工作


1、胸怀国之大者,擦亮三张名片。


也就是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


(1)绿色银行集团全绿转型,要求各子公司、各分行要成为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绿色金融领头羊。往年我都会觉得兴业的这一定位,包括国内首家“赤道银行”之类的,多少是一个噱头,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在未来“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确实大有可为。


(2)财富银行方面:兴业的目标是要逐步的实现表外财富管理规模和表内资产管理规模1:1,再造一家兴业银行。兴业的理财确实挺强的(我也是客户),去年逆市上升,规模超过两万亿元,升至中国银行业第三位。短板是代销占比不高,但通过子公司、同业客户、线上来补强。


(3)投资银行方面:“商行+投行”,方向是对的,大家都是这个方向。2.0 版本要在产品线、生态圈、数字化等方面更上一层楼,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坚持稳中求进,全力增收节支。


吕董在这里谈到了重要的一点,即现在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不同步,经济恢复需要金融业继续减费让利,而且商业银行还普遍面临资产重定价、风险滞后性问题。所以今年经营压力依然较大。所以需要全力增收节支。


(1)增收方面:


一是扩大利息收入,核心是提高净息差。一方面提高资产收益,兴业的零售贷款占比约40%,比一些股份制银行低10~20pp。另一方面要降低负债成本,特别是抢占支付结算这个主阵地,沉淀更多低成本资金。


二是扩大非息收入,紧抓信用卡、理财、代销、托管等业务,判断是随着经济恢复,资本市场有所回暖,这些业务面临的形势普遍好于去年。


(2)节支方面:着力控制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税收成本、人工成本四大成本。其中风险成本是银行最大的成本。去年,兴业仅账销案存清收超过百亿元。


3、坚守风险底线,强化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方面:


关于地产行业,判断是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而且“剩者为王”,应该继续大力支持优质房企发展。


关于政府信用业务,判断是现在各地都在拼经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总体形势向好。


去年兴业重点监测的就是房地产风险,客户敞口下降170多亿,累计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300多亿,判断是今年会更好,总体不是很担心。


(2)市场风险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国际上基本上保持了货币的宽松状态,近几年更明显。市场多年处于低利率环境,时间越长,积累的风险越大,稍有风声鹤唳,就会风高浪急硅谷银行被关闭、瑞士信贷被兼并等等,为银行业敲响警钟


4、顺应时代之变,深化金融改革。


(1)实施中后台的改革:建立数字运营体系,着力提升运营效率。


(2)优化考核机制:增加对科技的考核,强化节约资本,促进营收增长的导向。


(3)完善分配机制:坚持市场化,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对原有改革进行回顾、优化、完善:有些还在调研阶段,有的已经开始破题,要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谋定而后动。


二、陶行长业绩解说


(一)发展迈上新台阶,表现为“三个新高”。


1、规模站上新高,表内总资产突破9万亿元,表外理财规模突破2万亿元。总资产增长+7.7%,信贷资产增长+12.5%,表外理财管理规模增长+17.2%。继续保持表外增速快于表内,信贷增速快于总资产增速。


2、客户达到新高,零售客户突破了9000万户,企金客户突破了120万户。零售客户数增长+15.8%,其中贵宾客户增长+9.6%,私行客户增长+8.2%,个人养老金帐户的开户数超过220 万户,位列银行业第三位。企金客户数增长+14.3%。这两大客群数量的增长都是近些年最快的。


3、效益取得新高,净利润突破9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5%,营业净收入同比增长+0.5%。其中,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5.5%。继续保持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快于非息净收入,并快于利息净收入。


(二)结构展现新趋势,表现为“三个加快”。


1、资产结构加快向绿色、制造、科技、民生、消费领域布局。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40.3%和+33.7%。其中,科创企业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更快,分别为+56.6%、+67.1%和 +76.7%。同时,加快零售多元化发展,零售非按揭贷款增长+21.0%。


3、负债结构加快向低成本、稳定型存款调整。存款规模增长+9.9%,快于总负债增长。其中,个人存款首次突破1万亿元,占各项存款的比例达到23%,较年初提升4.5pp。定期存款增长+17.9%。


3、息差趋势加快向企稳方向努力。去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叠加转型与政策调整,息差收窄不可避免,二季度降幅较大,但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资产布局与负债管控成效的显现,兴业资产端的收益率和负债端的付息率环比实现改善企稳。


(三)风险控制取得新成效,表现为“三个稳”。


1、重点领域的风险化解稳中有进。针对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与化解,成立跨部门、总分行敏捷小组,整合全集团专业力量,有效推进多个风险项目的化解与清收,保持了关键资产质量指标的稳定。不良贷款率1.09%,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这可以看作硬做平吧)。拨备覆盖率回落至 236.44%,兴业的意思是风险有序释放了(其实也是为了财报净利润吧)。


2、新经济领域的授信模式稳中有新。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创新推出了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应用数据、系统、模型等数字化手段,在客户准入、授信流程、授权管理、授信政策、存续期管理、考核评价、责任认定等方面实行与资金流授信管控模式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服务科创企业的客户数增长+29.3%,贷款规模增幅+56.6%。


3、重点区域和特色产业授信政策稳中有新。鼓励重点区域分行基于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一城一策”原则给予分行差异化政策支持,促进分行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深耕细作。同时,聚焦新能源汽车、5G、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行“链长制”,组建跨部门、跨条线团队,深耕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幅+67.1%。


(四)战略打开新局面,表现为“三个增强”。


1、聚焦绿色金融,增强资产构建与服务能力。将绿色金融部与战略客户部合并,希望绿色能融入到各行业、各类别客户服务当中,推进全绿转型。表内外绿色金融的融资余额增长+17.5%。其中,降碳、减污、扩绿重点领域的融资余额占比超过70%,符合人行口径的绿色贷款余额增长+40.3%,增量和增速都是近些年来最高。成立了碳金融研究院。


2、发力理财业务,增强财富服务的能力。2022年股市、债市波动调整相对比较大,充分发挥固收产品优势,加大稳健型产品发行。兴银理财规模在全市场的排名上升两位,达到第三位。兴业银行的理财综合能力已经连续21个季度排名全市场第一位,在国股行、中小行销售渠道的理财保有规模突破了5000 亿元,增幅为+186.3%。钱大掌柜划入财富管理部,注册用户数、月活数分别增长+23.1%和+153.2%。


3、完善商投联动,增强投行服务能力。全年债券承销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银团业务、并购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增速分别为+61.1%、+77.0%和+83.6%。通过投行业务与集团内各部门、各子公司联动构建资产 3133.9亿,包括与兴银理财合作构建的资产1866.4亿元。


(五)数字化激发新活力,表现为“三个激活”。


1、数字兴业建设提速,激活客户活跃度。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34.0%;兴业管家客户数增长+19.6%;兴业普惠注册用户数增长+714.4%;兴业生活累计绑卡用户增长+33.7%。


2、数字化队伍建设提速,激活组织活力。科技人员数量达到6699人,增长+102.8%,占员工的比例达到11.87%。


3、数字化底座建设提速,激活效率。全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长+29.6%,占营收比重3.71%。启动贵安数据中心建设,完成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扩容,系统性能和容量均提升50%。打造企业级数据中台,数据存储量提升约 800倍,数据算力提升约200倍。


最后,陶行长的研判,今年的 LPR 重定价、新规的出台,叠加兴业自身的转型调整,经营压力较大。但是他表态按董事长介绍的主要工作思路,有利于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全年的预算目标。可惜我在年报里也没找到全年预算目标。



三、问答环节


1、摩根士丹利徐然:公司去年对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条线的改革成效如何?未来在中后台改革、考核模式、薪酬分配等方面是否有新的规划?

吕董事长显然是有备而来——

科技领域:
- 信息化建设决策部门原来是发展规划部,存在局限性,现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
- 原本科技条线是一个信息科技部一级部门,下挂几个二级部门,改成了三个部门,除了科技管理部之外,还成立了数据管理部。
- 设立了科技运维部。
- 过去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现金管理,现在网络安全很重要,这块给了安全保卫部。
- 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院。

零售领域:
- 把负债和财富管理职能分拆。负债主要以支付结算为重点,但财富管理服务中高端客户,目标不是很一致。去年个人存款突破一万亿,是个里程碑。
- 成立零售平台部,建立对长尾客户的重点经营。过去股份制银行受限于网点少的短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更多客户经营都在网络上。

企金领域:
- 把绿色金融部和战略客户部两个部门融合。成立了碳金融研究院。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庄严承诺背景下,考虑如何发挥绿色优势,更好赋能企业金融发展。
- 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为把过去服务中小企业不足的短板补上。推出“技术流”作为基于“现金流”三张表基础上的辅助审批手段。对公普惠贷款+24%、涉农贷款+38%、绿色贷款+40%、科创贷款+56%、战略新兴产业贷款+67%。房地产贷款占比高的问题调整了过来。到地方政府由过去土地财政向产业财政转移,兴业银行看好园区金融。

关于中后台改革:
- 数字化经营,实现“网点兴业”向“数字兴业”转变。理清前中后台的职责边界。更重要的是基于数据模型的能力建设。还要有一套人员来实现集中管理、集中运营。
- 对全行从“经营端”到“运营端”做一些优化调整。过去都是基于零售、基于企金、基于同业,今后慢慢会形成生态。
- 防止把小数据误认为大数据,假数据误认为真数据,把过去算法变成今天的实践。要不断针对这些工作进行验证、测试。形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

关于考核模式:
年初确定“1+N”的考核评价体系,“1”是一个核心,是一个对我们一级分行的综合评价,“N”是对于零售同业、企金同业,又加了风险和科技,对这些领域进行专门评价。

关于薪酬分配:
主要是落实财政部提出两个不高于。整体感觉薪酬是有竞争力的。但同时我们也在考虑要把薪酬向经营一线,向科技一线倾斜。

2、浙商证券梁凤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以来,兴业银行围绕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持续推动资产负债表再重构,请问有哪些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今年打算怎么做?

陶行长表示,兴业银行有个独特的优点,就是把握大势、顺势而为。每次对业务结构进行大的调整,都有一个共同背景,就是经济金融形势和监管政策有了新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都有一个共同主线,就是一以贯之的“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导向。

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主要是以资产端的调整优化带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基本盘,不是单指房地产、政府融资等目前占比较高的大类资产,而是包括兴业银行长期以来坚持做的,且已经打好基础、形成优势的业务类别,比如表内实贷款、绿色金融、制造业、专精特新、投行、托管、资管、FICC、非标转标、ABS 等。

新赛道,是指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五大新赛道”中,普惠小微、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的融资余额分别增长+35%、+56%、+20%、+28%和+22%。

今年推动资产负债表再重构的主要任务,是以做好客户端的经营带动负债端的结构优化。一方面通过客户结构调整,以资产带动负债;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专业能力,以“商行+投行”的综合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更好服务客户需求。

银银平台建设:过去的典型做法是投行构建资产、资管创设产品、零售销售产品,中间的桥梁是F端金融市场。去年以来,强化公司零售一体化发展,重点在代发、个人养老金、私行业务发力,有效代发工资客户数增长+10%,总分、条线协同营销个人养老金账户位居行业第3,私行客户数增长+8.2%,其中资产亿元以上客户增长+12.3%。

今年目标零售客户力争突破1 亿户,企金客户增长18万户,而且中小企业、零售客户的资产负债占比要显著提高。

3、广发证券倪军:对2023年房地产、城投风险的判断和应对安排?在业务策略和风控上有什么调整?

风险管理部邹积敏总经理回答——

房地产方面:

判断是2022年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步走出困境,房地产的资产质量已经明显好转,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复苏的迹象,预计2023年不会再出现大型房企违约的风险。但是,一手房保交楼和市场恢复仍然需要一定时间,具体项目风险仍需持续关注。

兴业存量房地产信贷资产当中,大约有93%是投放在中国的一、二线大中城市,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2023年兴业房地产业务策略是稳住基本盘,着力谋发展,在保持房地产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基本稳定的同时,密切关注出险房企优质资产的收并购,不动产的私募投资、REITs 等市场机会,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适应更加多元化房地产市场生态。

城投方面:

去年个别地区因为财力下降或者支出增加的原因,发生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违约的风险,但是经过各方努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纾困力度,金融机构通过降低融资主体的利息负担,优化债务期限予以重组,以时间换空间,取得了存量风险项目的有效化解。

兴业这些业务规模有2200多亿,占全行业务授信余额2.5%。去年,全口径的不良率和不良余额也出现了双降,不良资产率1.23%,较上年末下降0.74pp。2023年基建投资的发力,城投平台现金流跟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在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的同时,主动优化和调整结构,顺应平台融资到专项债融资,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基础设施盘活,从土地财政到产业财政再到数据财政的转型趋势,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4、汇丰证券孙怡: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银行商业模式,目前,兴业银行组织架构、技术建设、数据管理怎么支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管理的赋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下一阶段数字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方向、人才引进计划?

略。

5、申万宏源郑庆明:“商行+投行”是兴业银行的重要战略和鲜明标签。2022年,兴业银行提出“商行+投行”再出发,打造“商行+投行”2.0,“2.0”和“1.0”相比,有什么新内涵,打法有何不同?

张旻副行长回答——

提出2.0版主要是基于目前整体环境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以及在“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的过程中,金融的需求将更加的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对于“商行+投行”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服务客户综合化需求的能力,提升服务客户全周期和全方位的能力。

2.0版变化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产品体系。2.0产品体系主要升级为标准化的债券融资,私募债权产品和并购融资七个产品体系,运用多牌照的资源来整合各类资金和产品,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品类的综合金融服务。

二是协同机制。1.0是以投承协同为核心的“研投承销托”协同机制。在2.0版当中升级为投承、投贷、投私和投研这四个协同机制。

三是高效风险模式。1.0的风险模式是产品部门和风险部门相对独立,同时,对于跨条线和跨子公司的业务,风险和业务的衔接不够顺畅。2.0版提出投行业务与风险的融合,引入投行的风险理念,建立了集团业务的协作机制。

四是考评体系。1.0是各个部门、各项业务独立进行相应考核,在2.0版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以投行FPA为核心的考评体系,通过“商行+投行”整体业绩计量和双向考评,实现商投体系的目标统一。

6、兴全基金何悦: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波动较大,兴银理财表现如何?未来的转型发展方向是什么?

张霆副行长回答——

去年,股票市场主要指数回落,债券市场又在年末发生较大震荡,导致银行理财经历“破净潮”和“赎回潮”,理财市场整体规模呈现下降态势。

但是,兴银理财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存续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增量位居全市场第一,排名升至同业第三位;客户数超700万户;行外代销余额超5000亿元、渠道数量稳居全市场第一。

今年以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截至2月末存续规模达2.18万亿元,排名进一步升至同业第二位。

未来方向两个方面,夯实基础和补齐短板。

夯实基础方面,核心是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 专业投研能力,深化与兴业研究以及外部高校、智库、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
- 产品创设能力,在传统固收类产品基础上,积极寻求私募股权、指数增强等领域投资机会,打造“固收+权益+多资产”均衡发展、“被动+主动”齐备的产品线;
- 渠道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行外代销渠道产品覆盖率,加速线上产品宣传和平台建设;
- 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全方位管控体系;
- 数字化经营能力,加速建立新一代理财业务系统群,打造数据齐全、高效运作的理财数据中台。

补齐短板方面,主要弥补在权益业务方面的不足(长板是同业):
- 顺应国家宏观导向,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从“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加青睐直接融资、股权投资,更加注重IPO、定向增发等资本市场运作与服务,权益类产品能够更好发挥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 契合居民财富需求,未来伴随长期利率中枢下行和高收益非标资产供给减少,居民特别是高净值人群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需求将显著提升;
- 契合总行战略需求,近年来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四稳四进”策略和“五大新赛道”布局,明确了“十大重点行业”,在科创、绿色、普惠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形成了有效金融支持。

7、盈峰资本段涛涛:贵行如何判断今年息差趋势?目前资产定价和负债成本的变化趋势如何?下阶段资产负债摆布思路?

计划财务部赖富荣总经理回答——

今年息差管理有压力,是行业共性问题:
- LPR 下调。去年连续下调3 次,对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影响主要是从今年开始的,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一季度集中重定价。
- 高收益资产可得性逐渐下降。一方面,经济还在复苏过程中,新发放的贷款定价水平暂时要提升还存在压力。另一方面,过去构建了一些收益比较高的长期贷款,一些到期了,一些没到期的也面临被置换的状况。前段时间,个人存量按揭贷款在一些区域出现提前还贷潮。
- 存款负债方面。由于同业竞争,以及客户风险偏好的调整,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的影响,市场资金利率将有所提升。
- 提升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近期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事件警醒。去年年底,在疫情放松以后,预感今年市场利率会有变化,因此从年初开始适当拉长负债久期,今年以来重新置换近3000 亿元,发行期限由3个月、6个月适当拉长至9个月、一年。

应对措施,资产方面要做组合管理,负债方面要做结构优化。

资产端:
- 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低,去年末近54%,还存在增长空间,今年各项贷款计划新增5000 亿元。
- 信贷资产中零售贷款占比较低,要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比如,消费类贷款、汽车金融、信用卡贷款以及线上融资,这部分贷款利率较高,通过差异化的定价,在贷款结构上做优化和调整。
- 通过优化授信管理模式提升定价能力。比如,“线上融资”、“技术流”等新型授信管理模式建设,有利于提升贷款定价能力。

负债端:
- 从短期来看,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以及考核引导,将存款付息率、存款利差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综合考评,另一方面对于中长期存款的比例也进行适当控制。同时,以结算、资产业务获取客户综合收益,以此管控负债成本。
- 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持续加大结算型存款拓展力度,坚定不移推动数字化转型,整合丰富线上平台的功能和场景,提高各类低成本结算资金、在途资金聚集、沉淀能力。

8、兴业证券陈绍兴:新资本管理办法对各类业务风险权重有所调整,从内部测算来看,新规对兴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程度如何?对于资产配置策略会有什么调整及影响?

计划财务部赖富荣总经理回答——

投资级企业、中小企业、零售业务、高评级投资品种等具有较好的资本节约属性,这与兴业当前正在着眼推进的资产负债表再重构的思路是高度吻合的。

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来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 提升消费类、经营类信贷产品营销能力,推动零售及普惠小微企业业务发展。
- 投资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风险权重下降,要积极运用信贷产品切入相关客户经营,再通过投行服务和结算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对公客户基础。
- 金融市场业务风险权重差异较大,将以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为标准,重新审视同业资产和投资类资产的配置价值,优化业务结构,并结合市场情况,适度增持优质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用债。

最后上结论:截至 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1%,总资本充足率 14.44%,总体资本充足情况良好。依照目前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系统初步测算结果,预计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各级资本充足率仍能较好的满足监管要求,并留有一定资本缓冲空间。

9、中泰证券邓美君:风险分类新规出台后,如何展望今年资产质量趋势?

风险管理部邹积敏总经理回答——

风险分类新规正式出台后,银行业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同时交叉违约条款也能够促使各银行同步执行新规,意义和影响都很大,有利于银行做实资产质量。

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风险分类新规:
- 按照监管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尽快向董事会报批,同时制定三年过渡期方案,保障资产质量继续平稳运行。
- 在最近三年加大风险处置的基础上,充分研判和应对风险分类新规和疫情救助政策退出可能带来的压力,继续加大风险出清力度。 
- 妥善解决风险分类与资产减值三阶段划分的偏离问题。去年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对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项目做了期限重构,同时对部分潜在一定风险的项目按不良资产计提了减值。

在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拨备计提与风险分类出现了一定偏离,实际情况是为了更加审慎,拨备计提力度更大一些。

2023年力求以合理的财务资源消耗,实现资产质量稳健运行:
- 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好转,发展机遇很多,企业和居民的现金流都会改善,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也在加快布局新赛道。
- 去年下半年成立房地产、地方政府相关融资、信用卡、大额不良项目等四个风险处置敏捷小组,抓住机会处置了一大批风险项目,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的资产质量已经逐步稳定,压力主要在信用卡。今年优化组建房地产(含个人按揭)、地方政府相关融资(含城投债)、消费金融(含信用卡)、账销案存资产四个敏捷小组,从年初开展攻坚。
- 经过认真摸排,今年安排的新发生和处置不良资产计划分别比去年多大约 100 亿元,但主要通过清收重组力度来解决,核销额度的安排与去年大体一致。

10、中信建投马鲲鹏:近年来,信用卡业务逾期和不良资产管控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展望后续信用卡风险趋势?

风险管理部邹积敏总经理回答——

2022年信用卡不良及逾期同比有所上升,这是行业共性问题:
- 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下降明显,客户偿债能力下降。
- 疫情影响下,催收作业人力和方式严重受限,上门走访等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催收效能明显不足。

从今年2月份起,兴业信用卡入催额已从高点回落,预计3月份将同比去年下降,信用卡资产质量已出现边际好转。

进一步加大力度巩固当前有所好转态势:
- 优化客群结构,提高年轻高学历客群、公私联动客群、交叉营销客群占比,特别是依托场景营销获客,从源头控制风险。
- 优化业务策略并强化金融科技(反欺诈平台、风控模型等)运用,细化分层分类经营,提高发展质量。
- 建立外包催收、驻场催收、司法催收“三位一体”的催收体系,提高催收效能,把握客户还款能力提升的窗口。继续安排合理的核销资源,加大存量风险的出清力度。
- 各种催收和司法处置渠道已经正常开展,将进一步加大近几年积压信用卡的账销案存资产清收力度,回补利润。

11、回答会前收集投资者问题:利润分配和分红率,以及下阶段趋势?

华兵董秘回答——

资本留存方面:上市以来,通过利润留存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将近5400亿,通过外部融资,包括上市融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800多亿,资本内生远大于市场融资。

股东回报方面: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1720亿,2012年起每年现金分红比例都高于20%,最近几年达25%以上。去年每股现金分红达1.188元,较2021年增长将近15%,分红率达27%,再创新高。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股息率达7%,高于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很好性价比。

下阶段,将继续夯实资本基础,落实股东回报规划安排,保持分红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晨稳投资
挖掘价值,分享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