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4月先跌后涨,5月又先涨后跌。
一个月前,我是断然料不到5月会突然这么冲高的。尽管下半月又回落。截至5月收盘,我的收益率+5.4%,略高于沪深300的+4.3%,也高于上证的+3.8%,更不用说深证的-1.7%。
今年暂时跑赢了大盘,但是近五年下来还是跑输大盘。这应该是做股票投资以来业绩最差的五年了(相对大盘来讲)。
当然,如果时间拉长点,还是明显赢大盘的。但是年化复利离我的目标15%渐行渐远,希望这几年仅仅是周期性低谷。我维持前两个月对今年的预期:对全年谨慎乐观,基本面的企稳,资本市场的触底,大概是这么个判断。重仓股Top5合计占38.5%,较上月略降;Top10合计占66.2%,较上月略升。权益类资产占99.5%。
A股持仓38.2%↗,港股56.6%↓,指数基金4.8%↗。
分行业板块看:地产及物业占23.6%↘,银行20.2%↗,科技传媒14.0%→,消费10.0%↗,医疗医药9.7%↗,保险7.2%↘。5月主要增持:恒生互联网ETF(置换部分腾讯控股)、平安银行、天能动力、雅居乐集团、招商银行A、春秋航空、颐海国际、新华保险H、标普500ETF、南微医学科技。5月主要减持:中国太保H、腾讯控股(部分置换为恒生互联网ETF)、碧桂园服务、中国铁建H、中国平安A、中国中铁H。
上个月开始执行的新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还是令我在操作中感到更为舒服些许。
上个月,我对自己的投资策略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调整完的这几个月应该还算试运行,所以多少会再做一些微调。我始终认为,投资策略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适不适合自己。策略一是价值集中,持有5到10只公司质地较好的个股,计划持有3年以上,只要不是暴涨严重或者基本面发生大的变化,原则上就不做大的卖出。
策略二是低估分散,持有10只以上我判断被市场低估的个股,各行业至多3只,只要涨到位了随时卖,越涨越卖,当然跌了也可能多买。策略一目前占我预设仓位目标的36%,策略二仓位占62%。两种策略当然也有重叠的部分,比如招商银行A我的预设策略一集中持有的仓位目标是6%,因为判断其低估所以阶段持有的仓位目标是4%,合计就是10%。比如美股ETF,我当前配置了1%的标普500ETF,我不是太确定现在是否是配置美股权益类资产的时机,所以还要再多观望看看。美债想配置一点,但是没有合适的场内资金。
另外就是固收类资产,按理说也是要配置的,这样可以让整体投资过程更游刃有余,当然也可能会略微降低一些收益率。但问题是我现在还有一些融资借款,成本大概是3+%,拿这些资本再去投场内的固收,好像收益不是很够(也不一定就是了)。所以也还要再观望。
当前太集中于股票了,行情不好的时候难免还是比较被动。我一直是想等股票涨上去再降仓位的,没想到一等就是三五年。可见之前还是太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