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看台丨李典芳:犫城故事

文摘   2024-12-14 17:31   河南  

犫城故事

李典芳

汩汩沙河,西出尧山,滚滚东来,一路上纳细流,汇诸源,在伏牛山东麓,孕育出一片平旷沃野,这里正是南北方地理交接地带,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物产丰饶。当我们徜徉在鲁山县东部这片肥沃田野上时,可以发现在张官营镇西北隅,有一片隆起地带映入眼帘,附近还分布着名为前城、后城、紫禁城名字的村庄,周围田野里古代砖瓦、陶器碎片俯拾皆是,这些曾经激起过多少人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研究,原来这里是古代犫城遗址,那隆起地带就是土筑城墙坍废后所形成。

读史可知,早在春秋时期,“楚盛周衰,争强中国,”楚国频频北出,与诸侯征战,“欲观中国之政”。公元前五百五十五年,“楚国伐郑,次于鱼陵”。归途中“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役徒几尽”。鱼陵,即鱼陵山,一名鱼齿山,位于沙河中游南岸,就在今天鲁山县张官营镇北境不远处,今天看来就是一条土岭,它南北走向,高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南北长2000余米,山下有通过沙河的南北古道。这古道向南可通宛、襄,向北可达卞、洛。当年楚军经这里北去讨伐郑国,归途中仍走此道,这支本已大量减员疲劳不堪的军队,在这里泅渡沙河时,遭遇深秋大雨,气温骤降,河水暴涨,不少兵士溺水、病死之外,又有大量逃亡,这支本来打了胜仗的军队,却溃不成军所剩无几了。后来,楚国在北方“多筑列城,以逼华夏”,位于河岸附近古道之上的犫城也就应运而生了。《左传·昭公元年》载:“楚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栎、郏,郑人惧之。”这里北距天险沙河约5千米,南距楚长城大关口要塞约20公里,控御南北大道,楚国在这里驻军防守,是楚国北方重要门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犨城县,辖区在今鲁山县东部、叶县西部、沙河以南到方城县北部一带,归南阳郡。汉、晋、后周、隋均曾为县、郡治所。历史上这里作为县、郡治所达五六百年之久。

曾经在鲁山县做过县令的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曰:“滍水(今沙河)又东,经犨县故城北”。清乾隆八年所修《鲁山县志》举《左传》《史记》所载和历代治属、沿革后说:“今为鲁山地,城址尚存”。清嘉庆二年所修《鲁山县志·古迹》有:“犨县故城,在县东南”,在山川图中,将故犫城位置绘在县东部沙河以南的东西犫水汇合处。实地考察,遗址位置正与史籍所载相合。近年在张官营以南属叶县的文集村,考古发掘出一处古代商埠遗址,古道、街衢、店铺、民居历历在目,位置正在这条古道之上。直到近代,民间还习惯的称其“骡贩路”,说明这里仍然是一条商道。

犫城故址一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屈原曾作为楚国特使,多次出使中原各国途经此道在犫城逗留,被贬谪后幽游汉北五年,也曾流寓这里,对这里的风土民情十分了解,在他的词作里融入了大量中原文化因子。他与这里的乡亲建立了深厚感情,这里还有他的后人居住,并在这里建祠祭祀。史籍也记载这里有屈原祠,如《后汉书·延笃传》就有原籍此地的延笃死后配飨屈原祠的记载。

犨城及其南北古道,还是成就刘氏三汉地理要冲,留下诸多记忆。秦朝末年,刘邦率军西进伐秦,在荥阳一带遭到秦军主力顽强抵抗前进不得,后来听从张良计谋转走南路,与秦南阳守军战于犫东,击溃了秦军主力,取得突破。《史记·高祖本纪》载:“沛公战洛阳东,军不利,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犫东,破之,略南阳郡”。看来刘邦当时没有强攻犫城,而是主攻侧翼,消灭敌军主力,打通了通过南阳、武关一线进军关中的道路,为灭秦兴汉奠定了基础。这一带还有张良店、萧何营、韩信街等聚落名称,民间传颂着刘邦的军队曾经在这里驻扎和作战的故事。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各地义军蜂起,刘秀所在的绿林军从南阳方向北上,在昆阳大败莽军主力,敲响了莽新政权的丧钟。刘秀北进中原,在犨城一带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被列于“二十八宿”的冯异、臧宫、姚期等,都是那时从龙跟随刘秀平定天下成为开国元勋的。今鲁山西有昭平台,传说是当年刘秀在这里发布                                              檄文昭告天下起来讨伐王莽的地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备在中原战场失利,经犨城、大关口古道南下荆州,一路上火烧曹操追兵,终于在荆州站住脚跟,进而取西川建蜀国成就三分天下大业。

经过犫城的“骡贩路”旁,旧有一座巨大庙宇,香火甚旺,民间俗称药王庙,每年都有传统庙会,是当地民众纪念和祭祀孙思邈的地方。民间传说,唐代初年,孙思邈钻研医术,遍尝百草,采药入方,曾经客居洛阳,博览群书,潜心研究,编纂《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了验证药性,证实疗效,充实和完善两书,孙思邈决定南下荆襄一带,采集和研究那里所产的特效药材。

当孙思邈走到犨城一带,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新坟,连倒毙路边的死人都无人掩埋,简直是万户萧疏。他发现这是疫病流行,如果这种传染病不赶快扑灭,就会很快蔓延,势必形成更大灾难。他于是找到附近医者,看他无精打采已有病象,询问治疗方法,医者回答:我也是千方百计用药治疗,怎奈是毫无疗效,现在我也染上了这种疾病,无药可治只有等死了!孙思邈看了医者的药方,发现他的用药都是凉性,凉凉相加必然更寒,这病本是温症,让它寒热相激肯定有害无益。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医者的药方进行加减,开出新的药方,医者也很高兴,就在自己身上首先试用。当晚服下,夜间已觉轻松,次晨就有了点精神,第二剂服下,到下午病情顿然好转。

消息马上传开,人们纷纷前来求药,一时间哪有这么多药材供应。孙思邈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选取了几种田野里多有生长的草药,介绍给大家,让他们自己去采集服用。此方有病治病,无病预防,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普遍服用,治愈了好多病人,传染病竟然也得到控制。一时被传为神医,当地父老挽留他,还有人劝他在这里挂牌行医,而他却悄悄离开这里,继续他的行程,到南方考察研究去了。

他的悄悄离去,更增加了民间传说的神秘性,从此孙思邈被老百姓尊为药王。又传说这位名医是天神下凡,专为老百姓救苦救难的,于是百姓为他建起庙宇,四时礼拜,祈求一方平安。




作者简介:李典劳,男,1948年生,河南省镇平县人。大专学历。曾任平煤二矿科长支部书记矿纪检委副书记。中国长城学会会员,河南省长城资源调查优秀志愿者,平顶山市历史学会理事,平顶山类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平煤神马集团老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在《文史知识》《中国煤炭报》《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许昌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获《老人春秋》征文一等奖。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