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看台丨石随欣:犨城故地端午习俗探微

文摘   2024-12-10 17:07   河南  

犨城故地端午习俗探微

石随欣

犨城故邑为沙河冲积平原,是滍水流域文明重要区域,农业文明发源较早,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淳厚。作为中国正史记载最早的屈原庙所在地,犨城故地端午习俗尤具魅力,也有着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节前,当地女人们已经开始为筹备端午忙碌。人们从野外采集香料。薄荷、艾叶等随处可见,而苍术、石菖蒲、藿香、白芷、丁香等,可能要到南部的浅山丘陵三山、玉皇庙一带采集。将晒干或者阴干的香料粉碎,用五色布片缝制香囊。当地的中药铺也会在端午前几天免费发放配置好的香料,作为对乡亲一年来在此医病的回馈。纯粹是中草药的,当地人们称作“香布袋”,香草掺五谷杂粮的,叫作“料布袋”。香袋配五色线,也有人取大蒜中间的薹芯等剪短,一粒一粒穿上去,状如项链,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很受孩子们喜爱。

人们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儿童颈项、手腕、足腕。人们笃信可避灾除病、益寿延年。犨城故地有一习俗,端午节早晨,大人把五色线给儿童带上,佩戴一个月,直到六月六这天,才解下来,戴在茄棵上。大人还要祈愿说“五月端午人娃儿戴,六月六茄娃儿戴,有灾有病茄娃儿害”,以此为孩子祈福避灾祛病。

犨城故地多艾草。当地人们管艾草叫作艾蒿。艾蒿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蓬藁、艾﹑医草﹑黄草﹑艾绒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或略呈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艾蒿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五月端午早晨,要赶在日出前,家家户户大小门户两旁都要插上艾蒿,以避邪秽。

端午洗浴,是当地民俗之一。前城、后城、紫禁城等村子,东有犨河,北有沙河,东南有灰河,过去水量充沛。有人去河里洗浴,但旧时交通不便,多数人嫌远怕麻烦,村里多坑塘,就在村中洗浴。端午这天,大人领着小孩下塘、下河,洗澡、洗眼。

有些人家还要到野外采集一些艾蒿、猫猫眼、猪牙草、车前子等或当茶叶或做土方,以消毒除灾。

晋代周处《风土记》中说:“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代顾铁卿《清嘉录》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犨城所在的鲁山,为荆楚北部边鄙。《荆楚岁时记》《风土记》中说以艾为虎形、挑选似人形之艾草以及将菖蒲削成人形、剑形,这一习俗,经千百年演化,人们多已不在意,以致难觅踪影,但端午门前插艾这一习俗依然得以保留。

端午防“五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具杀菌、驱虫、解毒功效。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白蛇传》中即有白蛇饮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故事情节。犨城故地张官营戏曲文化繁荣,申凤梅曾在傅老黑的越调剧团学艺演出,1952年4月,张官营业余剧团被评为全县模范剧团,在周边很有影响力,犨城故地人们通过戏词对雄黄酒驱五毒印象更为深刻。旧时,夏天天气炎热,夜晚,人们多在打麦场、院子、路边等室外地方过夜消暑,难免受到五毒侵袭。端午早晨,大人要用雄黄酒给小孩抹擦耳腔、鼻孔、肛门、腋窝等处,防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清代嘉庆《鲁山县志》载:“端午戴艾,食角黍,饮雄黄酒,以彩丝系小儿腕。”

犨城故地最为重要的民间习俗,是端午祭拜屈原。端午这天,人们要带上槲坠(用槲叶包大米、枣煮成)、粽子、大蒜、鸡蛋等祭品,来到屈原庙,上香、跪拜,吊祭屈原,也祭拜东汉名士延笃等。天长日久,槲坠、鸡蛋这些祭品都演变为节日食品。尤其是槲坠,用山中所采槲叶,裹以糯米、红枣、花生呈圆柱形放入锅内蒸煮,熟后取出沾以白糖食之,香气四溢,成为端午节的特色食品。





作者简介:石随欣,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山县政协常委,县政协一级主任科员,鲁山县诗词楹联协会主席,平顶山市拔尖人才,鲁山县劳动模范。曾出版散文集《一方山水》。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