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评鉴丨李健伟:《一方山水》的家乡情怀

文摘   2024-12-24 18:28   河南  

《一方山水》的家乡情怀

李健伟

我是土生土长的鲁山人,自以为对鲁山的了解是深刻的。但读了石随欣老师的《一方山水》后,从中的收获是丰厚的。特别是对鲁山的山水、鲁山的历史

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受益匪浅。

一、作者对家乡山水真挚的情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他的散文篇里,充满诗意般的描写比比皆是。借景托物,直抒胸臆,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洋溢着浓烈的情谊,坦露了真挚的情爱。能够润无声地叩开读者的心扉,与读者共鸣。

例如,他把冬日的瀼河比作一位“纤纤处女”;夏日的瀼河“更像一位粗犷的山里汉子。”

去阿婆寨。“一路相伴的是形态万千的巉岩怪石…….有的像象牙,有的像巨狮,有的像裸露的胸膛。岩石时而是血一样的赭红,时而是铁一样的黑,油亮油亮的,闪着金属的光泽。”

龙潭峡的飞瀑。“有的似银线飘摇,有的如银河倒挂,有的似白帛垂悬。”

“远眺砚山,山相连,峰相叠,云缠雾绕,优雅神秘,植被茂密,蓊郁苍翠,处处云燕霞薇,烟雾缥缈,山天相连,仿佛置身于云海雾涛之中。”

甚至他还用夸张的手法爱屋及乌地写道:河里的细沙“带有花香。”就连“野蒜、山韭醋拌之后,滴几滴小磨香油,未及品尝,即香味扑鼻,满口生津。”

读了充满诗一般的文字,像一股清冽的山泉,洗刷了心灵的疲惫,顿感清静高洁,气息清新。读者在阅读和欣赏了这些优美的文字的同时,对鲁山的地理和地域文化同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土桥村有三宝:土桥、古井、皂荚树。”

“龙潭峡位于背孜乡的盐店村,汉唐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是中亚、西亚、地中海各国最神往的东方。”

“瀼河发源于鲁山与南召的界山分水岭。”等等。诸如此类,寥寥数语使读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二、生动鲜明的形象描写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在“鲁阳小人物”一篇中,作者对剃头张剃头时有一段描写:“剃头张右手拿了剃刀,伸开,左手扯了鐾刀布,剃刀闪着雪亮的寒光,在油黑发亮的鐾刀布上下擦几个来回,回身左手复又扶了脸颊,剃刀到处,胡子顺势而落。”

描写剃头张理发时,他又写道:“推子是手动的,中间一根弹簧,只消用力一下一下握紧松开,顶端的锯齿便一分一合,剪断的头发顺着推子一团团扑簌簌落在地上。”

对牛经纪赵成形象的描写更是生动逼真。

“讨价还价不是口传耳听,而是将手伸在衣襟下边,用手指、手型、外加动作表示价码。(也表示买卖双方的情绪)如是酷夏,人们多穿背心,无衣襟可以遮藏,牛经纪必要准备一条毛巾,比码子时用毛巾遮住。……买卖双方就靠‘摸手’来议价……。”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作者正是用自己一双敏锐的眼睛,细致入微的观察,匠心独运的思考,通过对肢体语言和形象的刻画,把剃头张和牛经纪赵成描写的惟妙惟肖。同时也把我们一下子拉回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作品像鸿爪雪泥般给我们留下了逼真的历史痕迹,像一张带着时代烙印的图画,使现代人耳目一新。

三、作品讴歌了鲁阳人的诚信与勤劳。

小说“鲁阳商事”中生动地介绍了“庆春堂”的由来,“桃花店”的兴隆,描绘了“良姜挑子”路途中艰辛的生活和一个大男人的责任与担当。

“庆春堂”李掌柜辉煌了大半生,却看走了眼出了岔子,被后来的王掌柜调包一节的叙述虽不紧不慢,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褒扬了诚信,赞美了良知,鞭挞了见利忘义的奸商行为。更出乎意料的是王掌柜出损招害人后,并没有一坏到底。而是迷途知返,在柜台上留下了大约相当于他在“庆春堂”的支出以及连同假金钗的货款。这种峰回路转式的处理方式,不仅给人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桃花店”是一个夫妻店。丈夫为了发财,叫人做了一杆十五两当一斤的秤。而妻子则做了一杆十七两当一斤的秤。而真正使“桃花店”兴隆的并不是缺斤短两的那杆秤,而是凭着让利多销的这杆秤,才赢得无数个回头客,挣来了这份家业。两杆秤一反一正彰显了做人的智慧和诚信的力量。

“良姜挑子荡悠悠,装着一家柴和油。良姜挑子两头颤,装着衣裳米和面。” 

他们种植完冬小麦出发,直至深冬“良姜挑子”又像候鸟返途一样,从四面八方聚拢回来,靠一双脚丫子走遍大江南北,其艰辛可想而知,其诚信扪心可问。

作品写出了地产良姜的优良品质,歌颂了担挑人的勤劳与艰辛。为了地产良姜走进千家万户,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和生活,先辈们的付出是巨大的。良姜之所以有今天的信誉,除了良姜的品质外,就是无数个“良姜挑子”的付出。他们用挑子挑出了广阔的市场,用汗水浇注了诚信和信誉。

“鲁阳商事”中的故事都是十分感人的。他们在商事交往中坚守做人的原则,良心的交易,长期的利益,永远的合作。这种以诚取信、以义取利的优良传统,鲁阳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四、《一方山水》中的语言艺术。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塑形描写的艺术。”

在“鲁阳小人物”中,牛把儿王三和生产队一赶人去山上买梢子时,大字不识,又记不了账的王三竟去称重,还一边响亮的报出读数。

卸货的时候,队长问,三哥,你啥时候学会的看秤?王三说:我会个球,字都不识。队长一愣,那你咋称的?胡球弄,冒拃会中!

王三说:不冒拃,数儿,心里有。众人好事,复取了称,让王三称了报数。一秤,两秤……报下来,八九不离十,上下最多错二斤。

《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曾经在农村体验生活后说,在农村有两匹马的农户和只有一匹马的农户,说话的口气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对表现和发掘人物性格特点时的重要性。若让一个大字不识的牛把儿王三说出文绉绉的话来,会使人贻笑大方。虽然王三说的话粗犷、粗俗,然而这正是真实的牛把儿王三。这样的描写反而使王三的形象更加滑稽幽默、丰满可信。

而且作者在这一段对话中,没有使用一个引号,这是贴合对话现场实际的。因为作者是在传达别人的话。传达两个乡下农民随意性的对话。这充分说明了作者严肃的创作风格与严谨的写作态度。

总而言之,《一方山水》作品中的语言读起来使人能感觉到朴素自然的美,雅洁明亮的美,也有雄浑粗犷的美。他的小说像散文,他的散文像诗,写人写物达到了细致入微、精雕细琢的地步。即使对止恶扬善的描写也没有半点马虎的地方。

与此同时,作品语言简洁精炼到了惜字如金的程度。不管是他的散文还是小说 最短的只有几个字。短句的使用读起来使人感到条理清晰,简洁明快,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读了一本好书,就好像交了一位益友。”就像倾听来自大自然的轻风细雨,好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的确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收获。

在此,非常感谢石随欣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好的作品。非常感谢鲁山文联郭伟宁主席主编的这一套优秀文艺成果丛书。可惜我只认真享受了这套丛书的六分之一。接下来我还会抽时间把这套丛书看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为繁荣鲁山的文艺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李健伟,河南省鲁山县人。鲁山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峨眉山上的滑竿》《印度散记》《探访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在南非兰登小镇上的上海餐厅》《冲突》《走进伊朗》,长诗《生命的时空》等,长篇小说《大医赤诚》《痴心三部曲》《破冰》《苦恋》《圆梦》。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