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评鉴丨王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鲁山文化》简评

文摘   2024-12-26 17:53   河南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鲁山文化》简评

王冰

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潘民中教授的新著《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鲁山文化》(以下简称《鲁山文化》)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潘先生的又一部文化研究力作。全书内容分为“历史概览”“尧山文化”“墨班文化”“元结文化”“玉诺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碑刻文化”八个专题,涵盖了鲁山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可以说这部著作是一部鲁山文化小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了解鲁山文化的手册,一册在手,即可概览鲁山古今文化。因此,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学术著作。
 诚如邢春瑜、袁占才两位先生在该书的序中所云,潘民中先生多年来,“从仓颉文化到尧山文化,从楚长城文化到墨子文化、屈原文化,从温泉文化到陶瓷文化,从元结文化、牛皋文化、徐玉诺文化到红色文化,他由浅入深,围着鲁山历史的土壤,拂去鲁山岁月的尘埃,启开鲁山藏宝的大门,触摸着鲁山文化的脉搏。”我们从这部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潘民中先生对鲁山文化的执爱和深情。

《鲁山文化》全书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如“历史概览篇”中的一组文章,包括《鲁山为夏人居地考》《关于“鲁阳”的三个问题》《汉鲁阳故城考辨》《犨城历史变迁述略》,深入地考证了鲁山的得名之由和厚重历史;“玉诺文化篇”中的《关于1923年的徐玉诺》《论徐玉诺对〈歧路灯〉的研究》《关于徐玉若的几个问题》《徐玉诺先生三题》《徐玉诺教迹年表考》等,对徐玉诺的人生经历与交游、古典文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以及其教育活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碑刻文化》中关于元结碑的考证系列论文,如《〈元次山表墓碑〉校勘》《关于鲁山〈元结墓碑〉的三个问题》《河南鲁山存世颜真卿撰书〈元次山表墓碑铭〉著录考校保护事表》,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书所收论文以其鲜明的特点给我很深刻的启发。这里主要谈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考据,挖掘深入,文风朴实。如《鲁山为夏人居地考》一文中其中对“鲁”字本义的考释,徐玉诺系列论文中有关对徐玉诺关于李绿园生平考证之误的辨正,脉络分明,有理有据;《梅尧臣〈鲁山山行〉解题质疑》一文,结合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进行分析,观点新颖,可以补现行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之不足。

二是问题意识鲜明,引领新的研究领域。如《鲁山古碑摭谈》《弘扬元结文化,我们应该做些啥?》明确指出:“元结研究的空间尚大,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关于屈原与鲁山关系的揭示,对李洲、李渡材料的发掘以及关于郝经的研究,等等,为我们在屈原研究、李绿园家族研究、元好问研究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可以继续开掘的新课题。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充满文化自信,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鲁山县地处伏牛山文化圈的核心区,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如具有“以人为本”“平等兼爱”思想的平民圣人墨翟,“率性方直,秉心真纯,见危不挠,临难遗身”的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身经百战、勇冠三军,御敌战功彪炳史册的抗金名将牛皋,清代目录学家张宗泰,朴学大家武亿,“中原诗坛开路人”五四著名诗人徐玉诺,等等,群星灿烂。他们的活动使鲁山文化熠熠生辉,留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的思想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涵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活头源水,也是我们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思想源泉,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潘民中先生为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受业于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和黄元起等先生,功底深厚,治学勤奋,多年来不遗余力地研究平顶山地方文化和鲁山文化,其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我个人需要向潘先生学习的地方很多。《鲁山文化》这部新作,据我不完全统计所引用的书目有《楚辞》《左传》《说文》《水经注》《吕氏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明史》以及张衡等人的著作。由于专业和个人能力所限,对潘先生这部新著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所谈未免挂一漏万甚至不当,请潘先生和与会的专家学者指正。

作为一个文史学者,我由衷地向潘先生表示敬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像我一样,从潘先生的大作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我们也要像潘先生那样,通过自己的学术努力,为鲁山文化鼓与呼,使鲁山文化研究入主流,进教材,为更好地发展和创新鲁山文化和中原文化做出努力!





作者简介:王冰,博士,平顶山学院教授,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承担《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与研究资助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专著2部《(歧路灯》清代抄本异文研究》和《王尚纲集校注》。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