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评鉴丨王素珍:鲁山人 鲁山情 鲁山魂

文摘   2024-12-19 17:06   河南  

鲁山人 鲁山情 鲁山魂

                             ——鲁山县优秀文艺成果丛书编辑手记

王素珍

第一次走近鲁山,缘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鲁山县文联主席郭伟宁承担了首批示范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的执行主编任务,我担任此书的责编,经常要与她对接,解决书稿中大量烦琐细碎的具体问题。

一来二往,彼此熟悉、相互信任。慢慢地,我和越来越多的鲁山人相识、相知、相契,对鲁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由此建立了深情厚谊。

和鲁山人的来往,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但相见时早已将对方视为知己;和鲁山文化的神交,虽是不识鲁山真面目,但初见竟似旧曾相识,亦有久别重逢的惊喜。

后来,我发现鲁山有许多天赋异禀的文艺爱好者和工作者,有着非常优秀卓越的文艺作品。
于是,我开启了“鲁山县优秀文艺成果丛书”之旅。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神奇壮美的鲁山自然山水图,徐徐向我展开的是浑厚而灿烂的鲁山文化,浸润其间,遇见敦实果敢的鲁山人,体味风雅别致的鲁山情,领略生机盎然的鲁山魂。

神奇的一方山水

鲁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如梦如歌的山水,这里有如诗如画的四季。

“鲁山是一个山城,得名源于山,出城不远就是山,城中也能看到山”,八百里伏牛山苍苍茫茫,逶迤连绵,伏牛山东段,鲁山县内分布有尧山及连片的浅山。尧山山峰奇特,森林茂密,风景绮丽,被誉为有华山之险、峨眉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

“七山二水一分田”,深山、浅山、丘陵、峻涧,行走山间,林密山空幽径深,遥望伏牛山,既可登《钟灵毓秀鲁峰山》,也可品《龙潭峡中诗意浓》。在《阿邬婆寨漫笔》里,作者将鲁山西部秀丽的诸峰比作一个个曼妙的妙龄女子,将位于鲁山、汝州交界的阿邬婆山视作一位粗犷的汉子。群山有性情,且蕴藏着无限的宝藏。鲁山三宝——鲁山花瓷、鲁山中草药、柞蚕丝绸——皆出自这一方山水。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水为鲁山注入了灵气。古滍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飞瀑、深潭、清泉、湖面、溪流,星罗棋布。沙河、荡泽河、想马河、瀼河、禹王河、彭河,迢遥流淌。

神奇山水,四季更迭。春天,有人《清明寻芳焦赞山》,有人鲁山坡上放风筝。四月春老,繁华落尽,深山处,《岭上开遍映山红》。夏天,麦收将近,柞蚕结茧,《柞坡碧海话山蚕》。盛夏时节,迷迭香花开,犹如海中之露,这是《迷迭香的承诺》。秋天,萤烛秋光,七夕又到,鲁山坡上喜鹊多,喜鹊聚在路山坡,单等七夕那一天,要让牛女渡银河……金菊飘香,游九峰山,登峰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冬天,漫山银装素裹,温情的腊月,汤谷温泉,和气氤氲蔼若春。

鲁山的《一方山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流淌着中原文化的恬静,滋养着鲁山人的风骨与禀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鲁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鲁山流传有古老久远的牛郎织女民歌民谣。

鲁山坡顶有条路,一通通到南天门。九天姑娘下凡来,得配牛郎情意深。……我祖本是牛郎仙,我奶本是九天仙。牛郎洞里把身安,孙义庄上根脉连。天上星星亮晶晶,卧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生在俺那里,天爷是俺老外公。

鲁山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这里有牛郎洞、织女潭、九姑娘花。鲁峰山的西南隅,有一个村子,叫孙义村。村子里,多半的村民都姓孙,尊牛郎为老祖宗。村中央有个牛郎祠,祠中供奉的,是他们的老祖爷牛郎、老祖奶织女。有时候,他们又叫老祖奶为老姑奶、九姑奶。

鲁山,为夏人居地,是豢龙氏故里、尧部落的祖居地。这里有仓颉祠、屈原庙,一部鲁山史,半部平顶山史。“从仓颉文化到尧山文化,从楚长城文化到墨子、屈原文化,从温泉文化到陶瓷文化,从元结、牛皋、徐玉诺文化到红色文化,他由浅入深,围着鲁山历史的土壤,拂去鲁山岁月的尘埃,启开鲁山藏宝的大门,触摸着鲁山文化的脉搏。”

鲁山有传说中的神人仙人,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更多的是普通平凡的小人物。鲁山乡村活跃着一批手艺人,有的手艺人称“匠”,如木匠、泥水匠、剃头匠,有的称“把儿”,如瓜把儿、牛把儿。这些传统的九佬十八匠,他们各立门户,手艺越做越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手艺人里的能工巧匠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于是这些能人便有了传奇而亲昵的“名号”,比如剃头张、弦子刘、飞剪吴、牛经济赵成、牛把儿王三……

普通的鲁山人,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人生故事。雅士张公,神经头王民权,小学民师、中年教师,税务所长、卧底局长、通讯员、山城养蜂人;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七嫂、四叔、九奶奶……

神仙生活在天上,也常下凡来人间,看世间美景,品人之常情,显神灵留传奇;古今风流人物,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豪杰留美名;普通平凡的人,一如田野上吹过的风,风过无痕。然一地一风,一风一俗,正是这久久回荡永不停歇的风,丰韵了过往和当下,滋养了山河和故土。

桑榆未晚 老树着花

鲁山文化,灿如星河,美若璞玉,俯拾皆是。为了鲁山这片热土,鲁山人忧思满怀,一腔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鲁山人对这方养之育之的故土,爱之深爱之切。在生身养心的这片土地上,祖辈父母亲人熟悉的身影会在不经意间闪现,乡亲乡邻的音容笑貌时常让人魂牵梦绕,故园故土依如珍藏情感记忆的一座丰年老窖。

亲情、友情、爱情是鲁山人最淳朴的感情。在这里,人与土地生生不息,父亲与牛和土地紧密相连。父亲沉淀在一幅传统的农耕图里,他是庄儿上最好的牛把式,是侍弄土地的一把好手。读懂了父亲,读懂了脚下的土地,也读懂了人生。人生就像脚下的黄土地,投入了劳作,才会收获成就。

“鲁山坡上放风筝,牛郎织女最有情。男耕女织最恩爱,生儿育女乐融融。一个在家穿银梭,一个去外种良田。男耕女织多幸福,恩恩爱爱数千年。”这是传说中鲁山人的幸福爱情。现实中,爱情的甜美依旧回荡在民歌中,“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在山野或乡间,一声问候,几句家常,让人心灵踏实,安然回归家园。古老的传说、欢快的民歌、浓郁的乡情,激荡心间,温润一生。

鲁山人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有更瑰丽绚烂的情怀,那就是对文化的执着。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百工圣祖,平民圣人墨子,尊尚贤、任使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仰望历史的星空,鲁山历史文化犹如出现在华夏天空中的启明星,璀璨夺目,令人向往。”正是这份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自信,铸就了独具一格的鲁山魂。

鲁山这片热土,文脉绵长。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文联组织专家学者,选取近年来优秀文艺作品结集出版“鲁山县优秀文艺成果丛书”,由鲁山县文联主席郭伟宁担任丛书主编。目前已经陆续出版《一方山水》《桑梓情》《老树着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鲁山文化》等图书。该丛书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宣传鲁山县优秀文艺成果,努力将其打造成传世典藏的文艺精品。同时,鲁山县优秀文艺成果还不止如此,《鲁山文艺》《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国墨子文化之乡——河南鲁山》《鲁山散文精选》《西鲁诗词楹联精选》《伏牛山轶闻九论》《西鲁探秘》等图书也在编辑出版中。

作为这些优秀文艺成果图书的责任编辑,与君同行,与有荣焉,前路漫漫,恪勤匪懈!





作者简介:王素珍,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编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出版学术总监,《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主任。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