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评鉴丨高冠琳:大散文实践下的公务员作家乡土创作

文摘   2024-12-21 18:03   河南  

大散文实践下的公务员作家乡土创作

----以邢春瑜《桑梓情》为例
高冠琳
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想热潮的盛行滋生了一批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的文学创作者,少数人走上了专业作家道路,大部分人则走上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其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在那个年代可谓“高才生”,他们在学校、企业等基层工作多年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职业的转变没有改变他们对文学创作的追逐。在工作暇余,他们继续以笔墨书写个人对社会的关照、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他们作品有常年基层工作的务实规范,有对政务的熟练与对官场的了解,有传统的文人观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澎湃激情,他们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同时将文学创作、公务写作与地方文化宣传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官员写作。平顶山市鲁山县政协副主席邢春瑜就是其中一人,他的散文集《桑梓情》记录了个人教师时期以个人立场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又凝聚了在企业局、乡镇、政协工作时期以官方立场对世事的观察与探索,这种充满弹性的文化视角的展示,成了这部散文集别具特色的亮点。

一、大散文观下的文学创作

20世纪90年代,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美文》期刊掀起了大散文创作运动,他们主张散文应该在种类上兼容并包,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演讲稿、传记、地方志等等文体都可以纳入散文范围。散文不仅可以写对个人对生活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还可以评点历史、科普宣传、教育教化甚至消费推广。这种大散文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业内质疑,认为其混淆了散文的创作初衷,过多的题材融入,过于零散的叙事导致散文的文体杂乱无章,缺乏艺术美感。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散文观也契合了当下互联网时代全民创作的整体氛围,拓宽了散文的题材和传播率。邢春瑜的《桑梓情》散文集就可以纳入大散文观的实践创作范畴类,选择的文章既有地方文化宣传稿件,也有个人生平家常琐事的忠实记录。作者在个人与官方的两种角色间转换自如,无论是从个人的学者立场,还是从领导干部的官方立场,都倾向于反映宽广向上的人生气度和发人深省地对现实的严峻思考,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与大意境和大思考的大散文创作观念。

进入新的世纪,大数据、互联网与微文化的普及使得传统媒体刊物受到了强烈冲击,以往主要刊载在正式出版的报刊上的散文在融媒体时代应该如何生存成为散文创作界一个重要的话题。现在我们重提大散文观,主要是将其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扩展到互联网创作平台,在大数据推送时代借助微视频等形式加强地方散文作品的传播效果,使得地方散文特别是乡土散文作品在收集整理地方文化习俗、宣传地方独特文化、提升地域人民审美素质的同时,为地方文化旅游宣传做出一定的贡献。这种形势下,官员出身的散文作家的作品在官方媒体宣传推广方面更有优势,对地方文化经济事务的熟悉与了解,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熟稔了解也使得其散文创作更有目的性,这种“公共代言人”的作品并没有违背散文创作的初衷,反而扩充了散文作品的思考视野,使作品反映的思想深度更加深邃。

二、公务员散文的主旋律话语

官员散文作家的公共立场使得其作品带有较为明显的主旋律意识,但这不代表着作品的公文化与刻板化。主旋律是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以邢春瑜《桑梓情》为例,作家通过个人立场来描写人情世故,又融入了理性批判与社会分析,体现着对社会现实的高度融入;又借助官员的立场来文学性的解读政策与活动,力求达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故事吸引人,以抒情教化人。公务员身份、基层的锤炼、多种社会岗位的经历使得他的散文作品有着丰富的创作题材与对人性、对基层的生动把握与深切认知。

在《桑梓情》中,除了《邻居英敏的故事》《心之悔》等讲述个人家庭变故的作品之外,邢春瑜还选择了1980年代他担任教师时期,以通讯员的身份所写的教师系列散文,对李富弘、田丰时等乡村教师的事迹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他们或是在特殊年代留下了身体残疾,或是身体老去仍坚守讲台扎根乡村教育,或是身患绝症,敢于与天争命。这些作品的叙事,使人联想到李行导演的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充满着励志色彩。这些40年前的作品,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仍然可以成为专题片、纪录片、微视频的创作题材与文案底稿。《山道弯弯》一文中展示了鲁山县赵村乡税务所长王永贵的个人故事,这种对于基层公务员日常鸡毛蒜皮、烦琐程序化的工作记录是当下影视作品、视频创作中最为缺乏的,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发掘生活的意义,升华理想信念,提升审美生活这种人情味的故事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拄拐的剪裁师傅、怀揣理想的文学青年、通讯员这一颇有年代感的工作等等在该散文集中都有记录,这种以小见大,以人情人性表现社会公共话题、展现励志精神的作品与今天的时代主旋律剧对比也毫不逊色。

这些作品的叙事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散文写作时的叙事视角,常见的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绝大多数的散文作品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来进行叙事,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代入到作者的情感和立场,便于感情抒发时引起共鸣。以“你”为代表的第二人称视角,在散文中相对少见,但在邢春瑜的作品中特别是80年代的通讯员作品中常见,这种视角虽然与读者与叙述对象之间有了一种隔膜感,但也使读者无形之中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观察故事与故事中的人,以更客观理性的一面去探究故事背后意义,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这种客观立场与第三人称视角即“他”“她”“它”式叙事,但“你”比起“他”多了人情味与亲切感,又有种面对面对话的互动效果,这种“你”式叙事无疑是非常有特点的,今天的散文创作也可以借鉴。

同时,《桑梓情》中也不乏邢春瑜以镇长、政协副主席等身份开展的“禁烧”“文化之乡申报”“征地拆迁”等活动。这些案例在各种散文小说中并不罕见,但大都是以民间立场展开批评批判,官员作家们以文字为宣传话语,通过故事推动、人物塑造、艺术文笔以更平和的态度,更新颖全面的视角来解读政府行为,展示当下农村生活思想价值观念的变迁。公共舆论宣传一直是我们要着力发展的重要阵地,将官员作家写作的故事、散文挖掘出来,将之作为拍摄纪录片、传记片、微电影、视频散文等的题材来源,既可以拉进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对政策舆论宣传、应对舆论事件有着积极意义。

相对于职业的文学创作者来说,官员作家在个人感性的把握、语言辞藻的描绘、个人情怀的抒发、语言的煽动力与传播的营销力方面略有逊色,但对官场、对政府工作的熟悉也是其优势所在。职业的文学创作者往往触及不到官场的核心,只能围绕着边缘来写,但官员作家对此有着更充分的认识,立场更加端正,对现实主义的书写也更有实际价值,他们以基层公务员身份书写人生、书写城池、书写时代,向社会呼唤理解,也可以达到以真情感人的效果。当然,对于官员作家来说,在能否直面社会矛盾、揭露问题程度、观念立场是否偏激等方面还是有所限制的。但整体而言,此类作品对于我们开展课程思政,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培植青少年的爱国、爱党、爱家乡精神,对政府工作职能有更公正理性的认识与思考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民俗视野下的乡土散文创作

政府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关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宣传营销与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各路文化局局长、文化宣传部门纷纷发起了网红攻势,打造“武侠局长”“COSPLAY局长”“赛马局长”“烧烤局长”等,官员以独具特色的形象出镜宣传,他们的旅游宣传更具有个性化、媒体拟人化的网红态势,他们以直播带货等形式宣传家乡,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及服务产业链条的融合发展,提升地方旅游品牌价值。官员主动放下架子,放下身份,与网友互动,使得文化宣传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性强的双向传播,这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也符合当前新媒体环境传播趋向。

在这种创作浪潮下,地方官员创作的散文作品也可将地方文化宣传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章对地方民俗展开宣传,将之故事化、煽情化与话题化。活用多种创作模式例如将文章视频化,借助文化宣传部门与互联网平台展开推广直播,提升散文创作的社会效益变现。例如《桑梓情》中的《华夏文明的滥觞》《鲁峰山》《九峰山游记》等作品对鲁山风情的展示颇具视听造型性,可以作为地方宣传片的文字脚本。《大山之殇》中的大暴雨、盗宝、种树等情节颇有戏剧性,可以作为微电影创作的素材。

在过往的乡土散文创作中,农耕时代落后的生产秩序、陈旧观念引发的悲剧、贫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保守的道德伦理、顽强坚韧的生存意志等等是书写的重点,但这种写作趋向与当下文化宣传方向有所背离。地方乡土散文创作的题材也应该更现代化、更全民化,要与社会热点话题紧密联系到一起。例如2022年哔哩哔哩网站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其实就是一篇视频散文。这篇散文说的是一个常见的乡野励志故事,但因为结合了内卷、精神内耗等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一炮而红。争议性的亚文化圈的话题在官方媒体平台展现的比较少,这无形之中与青年受众之间有了一定距离隔膜。地方官员在进行下一步的散文创作的时候,可以紧抓社会热点,紧抓青年关注的焦点,改变态度与立场,不要一上来就教育教化,要以情动人,以故事感染人,潜移默化地进行分析与暗示,以此达到亲近青年受众,扩散作品影响、缓解社会情绪与引导独立思考的作用,而不是止步于官方的泛泛而谈和对过去的沉湎回忆。

另外,在民俗展示方面,“二舅”也给大家展现了小乡村的风土人情、节日习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官员的散文视频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围绕这一点,在平顶山最与众不同的习俗中挑选重点予以展示,以此营造商业上的宣传卖点。

进入新的时代,散文创作从专家作品创作变成了全民创作,非精英化、跨文体化与消费化成为互联网时代散文创作的重要特征,读者要读到有创意掷地有声的作品难度反而增加了。通过官员散文的创作,拓宽散文创作的新题材,打造官员视频散文创作的新途径,对于平顶山地区乡土散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高冠琳,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教师。

主   办: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监制:郭伟宁
编   审:晏文轩
编   辑:郭宇朋 许天宇 郑奕

鲁山县文学艺术网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推进文艺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品牌,扩大鲁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鲁山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