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李子柒带着她的新视频回归,迅速掀起了网络热潮,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讨论,还在短时间内收获了数以百万计的观看和点赞。李子柒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制作,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传递给全球观众。她的视频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演绎,也是对现代人心灵的一次慰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她的镜头下,我们可以体验自然的纯净与美好,更能感受到女性力量的柔韧与坚强。也许这种对自然与女性力量的深层共鸣,正是吸引我们沉浸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你对田园生活、自然与女性力量在文学中的呈现感兴趣,以下几本书不妨一读。
点击书名了解详情,点击书封购买图书~
《田园诗》
陈红 张姗姗 鲁顺 著
我国有着悠久的田园诗传统,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寄托了他们独特的田园情感。在西方文学史上,田园诗同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类。两千多年来,田园文学及研究吸收了各个时代所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元素,融合传统与挑战,发展出了田园诗—反田园诗—后田园诗理论体系,其背后所隐含的阶级、性别、空间、生态等视角,或许可以为我们反思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空间》
陈丽 著
空间不只是一个背景,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意义的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自我认知。在文学和文化生产中,空间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要素,“空间转向”让参与者更直观地感受空间在叙事中的力量,看它如何描摹情节,塑造受众的心理认知。在文学领域,空间转向对于文学写作、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有着全方位的影响,革新了作者与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时的角度和深度。当我们越多地尝试从空间的角度重新解读文学和文化作品,我们便开始发现隐藏在空间中的丰富涵义。
《现代性》
宋文 著
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强力推动下,人类社会在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态等方面都呈现出深度变化。现代化把人变成了主体,同时也把人变成了客体,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复杂地体验着希望和担忧、激进和保守、进步和倒退等种种矛盾心态。日常生活有哪些现代性体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应怎样融入这个世界,让每一个个体成长为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意识的现代人?我们又该如何在集体中完成属于我们的历史使命?读完这本书,我们或许都会有些思考。
《生态女性主义》
韦清琦 李家銮 著
在本书前言中,作者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当你真正浸润于周围的生命时,当你能够知细见微,不再仅仅是个观察者而是参与者、置身于其来回往复的运行中时,变化就开始了……仿佛世界开启,你走到了表象的幕帘之后,直入真实之中;真实仿佛是一种涌动流淌,能量与意义在其中交融,方向与路径在你脚下延展开来……”生态女性主义便是这样对自然、大地、女性以及所有生命的真实感知,它敞开视野,着力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性别》
刘岩 等 著
无论我们意识与否,性别都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表达。时至今日,关于性别及女性主义的议题依然备受关注。它与权力、身份认同、自我成长密切联系,在不同语境下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性别偏见的存在?如何把握性别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如何看待性别在现代社会中的推动力?相信读完本书,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现代化的阵痛:英国诗歌中的自然与生态之思(1579-2011)》
陈红 谢超 郑昭梅 张姗姗 袁霜霜 鲁顺 著
生态问题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我们的先民早在几千年前便已形成有关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和“万物一齐”等观念包含着古老的生态智慧,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中也孕育着现代生态意识的幼苗。但随着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重重考验,而诗歌中不乏对此的深入反思,从英国百年诗歌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关系的演变,这对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定位不乏启示。
以上便是我们想要和你分享的几部作品。如果曾有哪些女性/自然故事给你带来力量,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随机挑选两位赠送礼物。
留言截止日期:2024年11月22日08: 00
相关阅读
更多内容
敬请关注
同名视频号
外研社官方旗舰店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