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的江宁府,有一户李姓人家,李父李母相继离世后,留下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浩、次子李勇以及三子李威。
李浩与李勇皆是性情憨厚、心地善良之人,而三子李威则截然不同,他心胸狭窄,为人阴险狡诈且性情残暴。
其实,早年的李威并非如此。在他娶妻之后,妻子因故与他人私奔,从此李威性情大变,变得多疑善嫉,阴险狠毒。李浩常常劝解三弟要看淡世事,重新寻找生活的乐趣。
然而,这些话在李威听来,总觉得大哥是在暗讽他的遭遇。两人因此多次发生争执,关系愈发紧张。
李浩的妻子见状,劝他不要再管教这个弟弟,但李浩认为作为长兄,他有责任引导弟弟走向正途。然而,他的坚持最终也导致了妻子的不满,最终离他而去。
至此,李浩终于意识到,继续与弟弟纠缠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于是,他决定与弟弟断绝来往,为了避免李威的纠缠,他甚至带着儿子搬离了原来的住所。
次子李勇自幼便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看到弟弟如此模样,更是决定皈依佛门,诚心向佛。他每天祈祷念经,希望弟弟能够迷途知返,回归正常生活。
转眼间,年关将至。某天晚上,李浩和儿子刚吃完晚饭准备休息,李威因被人逼债,无力过年,便找到了大哥的住处,想要借些银两应急。
李浩无奈地说:“不是哥哥不想帮你,我现在也是一贫如洗。再说,就算我有钱,也不能一直借给你,这样只会害了你。你现在应该振作起来,找一份正当的生计。”
李威听后勃然大怒,怒骂道:“你这个假仁假义的大哥,不肯借钱也就罢了,还如此羞辱我。
你给我等着,我非要了你的命不可!”说完,李威便愤然离去。而李浩则以为弟弟只是情急之下的口不择言,并未放在心上。
除夕之夜,李威手持斧头来到了李浩的住处。他敲门后,李浩毫无防备地打开了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板斧。李浩闷哼一声,倒在了血泊之中。
听到动静的李浩儿子连忙点灯查看,只见叔叔正站在父亲的尸体旁,一脸冷漠。他一边大哭一边质问叔叔为何要这样做,而李威却残暴成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拎起侄子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将其推下了山崖。
随后,李威返回大哥家中,将所有值钱的物件一卷而空。
李威回到家中,他六岁的儿子见到他一身血迹,又带回来许多不明来路的物件,心中既好奇又害怕,但不敢多问。次日,李浩的尸体被人发现,邻居们通知了李勇。
李勇赶到大哥家,看到大哥死状凄惨,悲痛欲绝。随后,他找到李威,要求他去报官。然而,李威却一脸冷漠,被李勇催促了四五次才动身前往衙门。
知县接到报案后,带着衙役和仵作前往现场验尸。然而,由于线索有限,知县只能先将李勇和李威暂且压入大牢,打道回府从长计议。
正当知县为案件毫无进展而犯愁之际,他的两个儿子突然吵吵闹闹地来找他告状,都说对方不好。知县仔细观察发现,大儿子说小儿子不好的时候神色如常,而小儿子说大儿子不好的时候却几乎要哭出来。
知县犹如醍醐灌顶,心中顿时有了计较,他怀疑真凶很可能是那个在报案时表现冷漠的人。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知县不动声色地安排了几个衙役去牢里好酒好菜地招待李威,试图套取他的口风。
同时,知县亲自前往李威家,询问他的儿子:“除夕当晚,你和你父亲一起吃团圆饭了吗?”李威的儿子回答说:“除夕当晚我很早就睡了,爹爹很晚才回来。”知县听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在牢里,几杯黄酒下肚后,衙役们与李威称兄道弟起来。他们告诉李威:“兄弟辛苦了,这几天就能把你放出去。我们大人说真凶已经抓到了。”
随后,衙役们又假装随意地问起:“你家藏东西的柜子在哪?你儿子说找不到钥匙。”李威此时已经喝得有些上头,没有多想就把钥匙交给了衙役。
衙役们拿着钥匙来到了李威家,果然在某个柜子里找到了许多属于李浩的财物和首饰。他们将这些赃物带回衙门后,知县立即提审李威。
起初,李威还嘴硬不肯承认罪行,直到知县拿出那些赃物,他才无言以对,最终承认了所有的罪行。
在审讯过程中,李威的狡辩和抵赖都显得苍白无力。面对铁证如山,他只能低头认罪。他供述了自己因为被逼债而心生恶念,找到大哥李浩借钱未果后,便起了杀心。
他残忍地杀害了大哥,并为了掩盖罪行,还将侄子推下了悬崖。之后,他更是将大哥家中的财物洗劫一空,企图逍遥法外。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威的罪行最终败露,他将被判处斩刑,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在得知自己的判决后,李威终于露出了悔恨的泪水,但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知县在审结此案后,深感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他意识到,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教育和引导则显得尤为重要。他同情李威的儿子,这个无辜的孩子因为父亲的恶行而失去了家庭和未来。
于是,知县决定找一位好心人收养这个孩子,希望他能够在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男子汉。
与此同时,李勇在得知弟弟的罪行后,虽然悲痛欲绝,但他也感到了一丝欣慰。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坚持和信仰并没有错。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善念,就一定能够战胜邪恶。他将继续在佛门中修行,为众生祈福,也为自己的家人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