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至安西(三道沟 布隆吉 双塔堡 小湾驿)

文摘   2024-11-24 09:51   天津  

      玉门县至安西(瓜州)的路程大都在绿洲中行进。清代文人对于这段路程记载较为详细,基本路线是玉门北门、白土窝、西三十里井、三道沟、柳沟驿、六道沟、七道沟、八道沟、九道沟、扎马营、布隆吉、双塔堡、小湾堡(永安驿)至安西(瓜州)。

       柳沟驿在三道沟西,康熙五十七年设置,是安西、玉门的分界处,雍正六年移治布隆吉城。

      下图黄色路线为古道。以上清代时记载地名现大部分能找到。

     

      出玉门县西北行,从三道沟至布隆吉一带是一大片绿洲,这里村庄稠密,田园阡陌纵横,农业畜牧业发达。方希孟在日记中写道:“初五日,五十里至三道沟,住。西北一带村庄稠密,产豆、麦,饶水草,为玉门精华所萃。”
     过去的三道沟村在今三道沟镇南3里的小街。
            

     上图  1910年的三道沟 莫里循拍摄
     下图 过疏勒河大桥,前方便是三道沟镇


  上图, 今天的三道沟一带的农田村庄。

     今天的三道沟镇,镇子非常繁华,东西南北街道中间建一座亭子,如古城钟鼓楼。
     三道沟与布隆吉之间的腰站子村,也非常繁华。
      十字街中心如三道沟一样有一亭。


  七道沟唯一的客栈  1910莫里循拍摄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被毁坏的布隆吉城,城内空无一人。
      下图 今天的布隆吉旧城遗址,在今布隆吉村东。
  

   

     布隆吉古城遗址航拍,东西长约800米,南北约600米

    “初六日,四十里至七道沟,土屋两三,仅汛兵十。又四十里至布隆吉,近堡遍地皆泉,流水湾环,林木葱蔚。堡内白杨八九十株,亭亭直上,居民约一百余家。雍正间驻总兵、同知,乾隆二十四年改驻游击,后改都司。其地西接瓜、沙,南通藏卫,为关西第一要冲,大将军年羹尧曾驻兵于此。草滩出野雉、野鸭、跳兔、黄羊,野骡马尤蕃滋,物产饶富,粮谷丰盈。雍正十年勘安西、柳沟、靖逆、赤斤诸处屯田,每岁籽粮,踏实堡千石,布隆吉尔三百余石,小湾堡六七百石,昌马湖二千石,靖逆、赤斤各数百石,皆赖昌马湖水利,后吐鲁番额敏和卓亦移屯于此。”这是方希孟在《西征续录》记载的布隆吉景象。

 
    布隆吉附近的草滩

     布隆吉蒙古语为“水浊”,概因这里水渠纵横。袁大化对布隆吉是这样描述的,布隆吉城有七十余户居民,这里古老的杨树很多,大者十余围,有百年的树龄。在莫里循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高大的杨树。

       

        下图,今日布隆吉



      双塔堡

     清末新疆巡抚袁大化《抚新纪程》记载:“四十里双塔堡,居民七家,千总李正祥带老兵数人来接见。西面两山,南北对峙,中贯一河。南山则双塔矗立,北山则一墩高耸,中央则疏勒河西流也。望之如边门大启,西则山宽三十余里,土名乱山子。双塔堡即古之玉门关。”


     双塔堡旧址在哪里呢?我们从清末文人旅行日记中得知,出布隆吉向西,经潘家庄、野马沟,过窟窿河即到,共计40里。窟窿河即古胡卢河。按此路线双塔堡就在421乡道和239省道交汇处不远。


       此处的双塔村是否是双塔堡呢?带着疑问我来到双塔村四组,上图中上三户位置。询问了这里的村民,村民说,双塔堡在村北两公里处,这里修筑了双塔水库,双塔堡已被淹没在水中。

      村民介绍,在双塔水库修筑之前,原来,从双塔堡到布隆吉有一条老路,确实经过野马沟和潘家庄。过去都是坐马车走这条路去布隆吉,现在的421乡道是后来修筑的。古道是从布隆吉向西,经潘家庄、野马沟再向西至今天的双塔水库方向,过窟窿河即到深沟双塔堡。这条路是在421乡道以北。

   正在打草的双塔堡村民,其身后两公里便是双塔水库。


      方希孟《西征续录》记载:“初七日,晨行。四十里过窟窿河,河内多流沙,陷马,即岑嘉州诗胡卢河之转音也。上岸即双塔堡,堡下即苏勒河,河水黄浊,出南山。”岑嘉州即唐代诗人岑参,曾在此作《苜蓿烽寄家人诗》:苜蓿烽边逢立春,胡卢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玉门关外有五烽,苜蓿烽是其中之一。胡卢河上狭下广,回波甚急。上置玉门关,是西域的咽喉要道。
      这段史料说明,双塔堡在窟窿河和疏勒河汇合处,唐代玉门关就在此处。双塔堡在修筑水库后被淹没。

      上图  双塔水库

     由于两山之间修筑了水库大坝,水位上升,因此,两座山并不感觉很高。

    远处两山之间即水库大坝,大坝截断了疏勒河。
      裴景福《河海昆仑录》记载,“双塔堡即唐玉门关双塔,下即苏赖河,水黄浊。出双塔堡数里,道北里许有两沙山,各植一塔,双塔也。”

      航拍双塔水库大坝,大坝建在南北两山之间。


       小湾驿

       今瓜州小宛村。

       方希孟《西征续录》记载,过双塔堡后“四十里至小湾驿。小湾,《志》作"小宛",因大宛得名。城约三里许,仅一西门,曰永安堡,把总驻焉。居民三十余家,每岁恒有颠风数次,拔木振沙,东自嘉峪,西至哈密,为风线,嘉峪东、哈密西则无此风矣。”

      1911年,袁大化在《抚新纪程》中记载,小湾驿有二十户人家,周围还散居着三十余家农民。除了河水能灌溉到的土地,这里的荒地很多。这里南面是大山,北面濒临长河,前面是沙漠,临近河两岸,水草甘美,碱草尤其多,这里有成群的牛羊,马和驴次之。进入堡内,绿杨夹道,古树经围。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呢?这里还盛产甘草,樵夫砍其枝作柴薪,而留其根,根即甘草,用蜂蜜浸泡可以多食。不知此地现在是否还有甘草。

     陶保廉《辛卯侍行记》记载小湾驿, “五里小湾驿、永安堡(周二百四十丈,东西二门,西门如窦,不通车。堡内三四十家,有把总及驿舍。外五六十家,种地三十户,每户六十亩,或三十亩。堡南距山五六里,西至踏实堡一百里。堡北抵苏赖河三里。又北二站曰茨窝泉)。”


    今日小宛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为主。


  上图 小宛村西的古城堡,即清代小湾堡,根据史料,小湾驿就在此处,这里北距疏勒河3里,南距大山六里。



西北纪行
通过文章图片影像资料记述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及后裔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