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六盘山

文摘   2024-11-08 08:38   天津  


      翻越六盘山的古驿道是从和尚铺至隆德共25公里。又称“六盘山鸟道”,即现在的415县道(隆瓦线)。

      明清之时,"六盘鸟道"虽然成为通行的大道,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道路艰险难行仍闻名天下,成为清代固原八景之一。《宣统固原州志》在六盘鸟道图说中说:"六盘……而山雨欲来,必先作云;即晴亦多雾,是以轮声鞭影,从云雾中出,亦风尘景色也。谓为鸟道,识奇耳。"诸多仁人志士经过时留下了喟叹,清代西北史地之学的奠基人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有一段过六盘山的记述:"余晨兴到此,微雨初零,土人以泥滑阻余莫前,仆者恃其勇不听,遂登。路曲折陡峻如壁,盘磴而上,愈上愈高,始犹土石相错,虽泞尚可行。至山半,俗称猫儿坪,有帝君庙,甚巍焕。新凿之路,皆土覆石上,遇雨淖甚,已而雨愈大,泥益深,胶粘阻辄,色紫黑,雨忽变为雪,济之以风,烈甚。仆马阻峻坂下,屡起屡仆,寸步不能前。余乃舍车而骑,鼓勇直上,雪花大如掌,……身在风雪中,若腾云雾而起,……望山巅有旧驿亭,驰往避。及下马人,亭朽,……乃复乘马陡下千丈坡,踏冰雪凿凿有声。迤逦至杨家店,路稍平,……回视山头,皆白气缭绕,不复辨。计此程五十里,上山下山只二十里耳,而仓皇狼狈,一至于此。"雨雪天山路难行可见一斑。1842年,林则徐经过六盘山,他在《荷戈纪程》中写道:"丙寅,晴,……其时朝曦未出,西风忽来,寒如冬令,……山峻路曲,盘旋而上,五里始至半山,曰庙儿坪,……又旋行而上,其沙土皆紫色,……五里至山巅,……顶上有兵房数椽,问其兵数,人三,成众而已。"

   上图,黄色路线六盘山鸟道示意图,庙儿坪是根据里程推算位置。

        六盘鸟道之称大约是清代的事。据《清·宣统固原州志》载:山上有庙儿坪,因庙而名,庙祭祀关帝,此庙不知建于何年,却毁于兵燹,当时行人至此,可聊作小憩。山雨欲来之际,必先云腾雾蔚;即便晴天,山巅亦雾霭萦绕。行人翻越六盘山时,如在云雾里行走,但闻车轮声,甩鞭声从云雾中出。登山时,后人见前人鞋底,前人见后人头顶。故谓“鸟道识奇”。“六盘鸟道”大约是由此情此景而来的。

  1929年,国民政府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筑通了六盘山长23公里、东西盘旋34道弯的沙砾公路,六盘路由鸟道变成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对六盘山道进行了整修改造,并在上世纪70年代将石子路铺成了沥青路。六盘路从此成为西兰公路上一个运输最为繁忙的重要国道段。但是,六盘山路一旦遇上雨雪天气,雾大路滑,车辆难行。1991年开始开凿六盘山公路隧道,1996年5月将高7米、宽10.5米、全长2385米的六盘山公路隧道全线打通。

    六盘山隧道

       昔日,人们翻越鸟道从黎明上路到深夜下山,需要一天多甚至两天的时间,即使后来乘汽车过山也需要一两个小时,现在仅用20多分钟就能过六盘山。

     这条古道是出和尚铺西行上山,走415县道(隆瓦线),即进入六盘山鸟道,至杨家桥,进入312国道到隆德。

       和尚铺村正在建设红军长征纪念园,红军长征过六盘山后,毛泽东主席欣然作《清平月 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里的长城是指六盘山上的秦长城。

     

      和尚铺村民向向我介绍上山路线
         王洛宾纪念园右侧有一条上山的沙石路
古道边打草的村民
     这是从和尚铺王洛宾纪念园右侧上六盘山的古道,已封闭。
     312国道与415县道交叉处  已成林区,禁止入内。
      六盘山顶峰云雾缭绕




     上图   航拍六盘山盘旋的古驿道,下面平台建筑为王洛宾纪念园。当年王洛宾去新疆在和尚铺住宿,偶尔听到客店主人五朵梅哼唱的民歌《花儿》,使其致力于西部民歌的收集。

     六盘山地形图,隆瓦线(415县道)即是古驿道,今六盘山古道一部分已建成红军长征景区。


西北纪行
通过文章图片影像资料记述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及后裔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