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哈密

文摘   2024-10-26 12:32   天津  

       1880年5月26日,左宗棠以68岁的高龄,带病的身躯,冒着盛夏的酷热,离开肃州(今酒泉市)抬棺进疆。临行前,他满怀豪情地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老怀益壮",表现了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坚决收复伊犁的决心。

         

       他一路鞍马劳顿、不辞辛苦,于6月15日抵达哈密,坐镇指挥,并谋划新疆地区善后治理事宜。

     哈密左公文华苑

       为避免大军干扰当地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他在哈密镇远城西门三里外的高台扎下大营,连绵数里,并设辕门,因高台形似凤凰展翼,当地称之为"凤凰台";左营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士兵每日操练之余耕田种地,不准四处游荡,即使出营办差,严禁欺民、扰民,对周边各族百姓秋毫无犯,深受各族群众拥戴。当地百姓感念左公把大营移师哈密,誓死保卫祖国边疆,将辕门所在地称之为"大营门"。

       哈密凤凰台大营土台遗址

         在哈密的5个多月时间里,左宗棠黎明即起,晚12时就寝,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为了尽早收复伊犁,他坚持以武力作为谈判的后盾,统筹部署三路大军震慑沙俄,最终收复了伊犁。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他主张"为政先求利民,多做惠民之事。"命令部下屯田生产,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减轻了民众负担;采取官府修干渠、民众修支渠和以工代赈等办法,兴修了一批水利设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引进养蚕技术,鼓励商人经商,促进了手工业和商贸发展;沿途广植柳树,整修道路,改善了地方环境;积极兴办义学,培养各类人才,方便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谋划治理事宜时,留下了许多造福新疆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至今在各族群众中还流传着《左公柳》《左公渠》《左公鱼》等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

    哈密左公文化公园的左公柳

        左宗棠未雨绸缪,命令张曜率嵩武军14营先抵哈密,大兴屯田,1876年收获粮食5160余石,基本解决了该部半年军粮所需。左宗棠为嵩武军拨发屯田费三万两,用于购置粮种,雇用当地农民等,以后此做法逐渐推行至南疆。

同治十三年,左宗棠奏报张曜进军哈密屯田事宜。

      哈密清代粮仓遗址
       下图,左宗棠碑,该碑 1988年发现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主要记述了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发生在哈密地域内张曜屯田修路、关内运粮等史实。现碑仅存下半部分。残高77.5厘米,宽49.5厘米,厚3厘米。楷书文,共计十一行。

       左宗棠坐镇哈密时,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每天研判军情,批复奏折,解决地方善后事宜,忙碌于军务等西征大事。同时,他还经常与士兵一起开荒播种。德国人福克在其《西行琐录》中记载:左公黎明即起,至晚上12时方睡。他晨起先去菜园,再回来接见属员。下午5时多,又去菜园"督看浇灌",每常如此,已成习惯。

       1875年,左宗棠发动军民自陕西、甘肃经河西走廊修建了甘新驿道。平整道路,修建桥梁,沿途翻山越岭,工程甚为艰巨。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

       左宗棠在哈密地区开辟道路。从哈密到巴里坤不过三百里,但必须翻过大山,悬崖峭壁,道路险峻,使得军粮运输困难异常。奉左宗棠之命,张曜督军凿平险阻,减缓坡度,共三十二盘弯道,装设扶栏,一直到山下,路宽一丈五六尺。左宗棠手书《天山扶栏铭》刻石于山巅,纪念将士修路之功。

       从哈密到吐鲁番,其中自瞭墩到七克腾木,有南北两条路。南路必须经过百里风区十三间房,是《汉书》所描绘"风灾鬼难之国"。北路途径七角井、一碗泉和盐池等地,尽管是小路但能够避开风灾,只是这一路没有店铺,行人无处栖身。于是,左宗棠命西征军移南路驿站到北路,并且新建房屋,设立官店,准备柴草、器具等日用物件、积储饮水,方便了来往士卒与商旅。

    瞭墩驿站遗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左宗棠命令西征大军的粮草以驼运为主,在肃州、哈密、巴里坤分设采粮局,各局自储粮食200 万斤。巴里坤沿途水草肥美,方便运输。当时,京津冀、陕西、山西、甘肃客商络绎不绝,巴里坤商贸繁荣起来,形成了万驼云集的景象,成为了晚清时期新疆的"三大商都"之一。驼商的后代,至今还有近千人在巴里坤县安居乐业。

       左宗棠十分重视新疆商贸发展特别注重"民力可用,商力可用",主张商人自己运作管理,官吏不插手,以免从中牟利。1880年6月,左宗棠大营从肃州迁往哈密,赶大营的商人也随之纷纷西迁。商人们在哈密老城、新城之间的得胜街、镇番街修建店铺房舍、客栈货栈,生意十分兴隆。《西疆杂述诗》记载,哈密当时的情景是"平碛构庐,店舍麟比,市镇喧阗,百货衔尾辐辕 ,实为从未有之盛。"哈密一时成为全疆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

         清朝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发现因语言不通导致了"官民隔绝"的问题。对此,他提倡"广置义塾,先教以汉文,俾其略识字义",并加以实施,一时全疆官办义学发展很快。哈密兴办了伊州书院,授课内容以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为主,教育各族学生。经过数年努力,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维吾尔族、汉族翻译人员(时称"通事"),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880 年 8 月29日,左宗棠接到调他赴京供职的"谕令"。在连日通盘策划部署后,于11月14日离开哈密返京。1885年9月5日病逝于福州。左宗棠去世后,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入京城昭忠祠、贤良祠供奉,并要求在他的家乡和立功各地修祠纪念。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积极推动新疆建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安全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抬棺进疆"的豪迈情怀,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坚定果毅的必胜信心,关百姓的爱民之心,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敬重!左宗棠留在哈密的感人事迹和精神财富,已经深深烙印在哈密大地,永远激励着哈密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


西北纪行
通过文章图片影像资料记述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及后裔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