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张掖)至高台

文摘   2024-11-20 09:28   天津  

   

      甘州今张掖市。

      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

       北宋时期,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辛卯侍行记》记载,城西南隅宏仁寺,俗名睡佛寺,创于西夏永安元年,明永乐九年,赐名宝觉。横九间,纵七间,大佛偃卧,佛首占屋一间。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甘州大佛寺

 

     今天的张掖大佛寺,佛殿前左侧两株杨树已有100多年的树龄。

       100多年前的大佛寺舍利塔
      上图  1910年的甘州 莫里循拍摄

      
 今日张掖大佛寺舍利塔 


      清代,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甘州附近农村马车


     从甘州(张掖)至高台,要经沙井驿、沙河堡、抚彝厅。

         今天的沙井镇

       沙井驿,今张掖市沙井镇,距张掖五十里。此地有一沙井,故名,驿西二十里,地名沙河即沙河堡。裴景福《河海昆仑录》记载,出沙井驿后行十五六里至沙河,上岸即沙河堡,行旅多在沙河堡住宿休息。

      沙河堡即今临泽县政府所在地。

   上图  航拍临泽,中为沙河。
    下图   航拍黑水国南城遗址


        出张掖沿312国道行20公里有黑水国遗址。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国遗址很早以前是个很大的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匈奴民族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支国"国都就建在此地,《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杜氏通典》说,其地系张掖郡古城。《甘肃府志》称"其地在唐为巩肇驿。原为西城驿"。

      当地民众称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黑水国遗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化,早已湮灭,只留下残垣断壁。



      抚彝驿在今张掖临泽县蓼泉镇,距沙河堡六十里,大致在沙河和高台之间的位置。明初,县域纳入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之中。大约在正统年间,因要安抚夷众,故在蓼泉一地设抚夷驿(堡),属甘州前卫管辖。至清初,改抚夷为抚彝。乾隆十五年,镇番县柳林湖通判移驻抚彝堡而成抚彝厅。1913年,改厅为县。我们从清代文人官员的记载中可知,从沙河(今临泽)至高台,大都走抚彝厅这条驿路。


      在天津杨柳青人赶大营路单中,甘州(张掖)至高台有二十里堡、沙河(今临泽)、威狄堡(今新华镇)三站,翻阅清代途经此地文人日记,无二十里堡这一站,而有沙井驿、沙河堡,都是经抚彝厅到高台。途经威狄堡的这条路是清代沙河堡去往高台的一条商路。
      陶保廉 《辛卯侍行记》中有这条路的详细记载,“夏秋驿路泥泞,偏南有商路,自沙河西五里廖家堡,即化音堡。又十里古吉堡,即宋家大寨。西北五里韩家堡。三里康家堡。七里威虏堡。二十里戈壁腰站。十五里双墩子。五里仁和堡。折北三里从仁堡。四里高家铺。八里三清河。五里高台县。”
     夏秋季节,途径抚彝厅的驿道泥泞难行,偏南有一条商路,道路平坦,可以到高台。威虏堡即威狄堡。

       威狄堡,今临泽新华镇,据《临泽县志》记载,因宋朝西征将军狄青破虏后筑堡曰威狄堡而得名。

上图,沙河堡(临泽)威狄堡(新华镇) 抚彝厅(蓼泉镇) 高台的位置。今312国道经新华镇至高台。


西北纪行
通过文章图片影像资料记述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及后裔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