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沟堡
今古浪县龙沟堡。过乌鞘岭十公里,即是龙沟堡,龙沟堡应该是以它的东南方的龙沟山和龙沟河(通称龙沟)而得名的。
十八里堡
距古浪十八里而得名。
下图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的十八里堡
清末新疆巡抚袁大化途经十八里堡时看到一块巨石,他记录到,在十八里堡,远远望见有一块巨石孤然屹立,色白如雪,走近观看,是一块青石,巨石被人敲剥,遍体斑痕,因为讹传石能催生,所以行人凿而取之。
方希孟对此记录为,十八里堡南,荒田蔓草间有白石屹立,晶莹如玉,土人呼为崔生石,凡难产者饮以屑即生。有人把其石片用火炙烤,入水即成美酒,因名甘酒石。
《丁酉重刊凉镇志·古浪所·地里志·山川》中记载:
甘酒石:城南入硖十五里,道左有石,与两山趾脉弗连,屹立突起,如崇台巨屋。居人酿酸者,剸(tuán,割)片石炽投其中,即变佳醖(酝,指酒),因名“酸酒石”。余曰:“酸者酸在酒也,因石而甘,是甘者石之功也。”乃更名“甘酒石”。
古浪县
《大清会典则例》记载:“黑松驿三十里古浪县古浪驿。”《嘉庆重修一统志》又载“古浪驿,在古浪县南关。”根据以上文献资料记载可知,古浪驿应在今古浪县城。清朝时,古浪驿有驿马七十五匹,马夫四十七名,牛九只,牛夫九名,车九辆。光绪九年时,古浪驿留有驿马三十五匹、马夫十七名,其余被裁撤。
上图 莫里循拍摄的双塔堡哨所,门前有路程标志,南至古浪城三十里,北至大墩台十五里(今黄羊镇大墩村)。
下图 今日双塔,村西侧是高速公路入口。
上图,双塔村的大道和店铺
靖边驿
《甘肃通志》记载:“三十里至古浪县并古浪所古浪县管理,六十里至靖边驿并靖边所驿丞管理。”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可知,靖边驿位于古浪驿以西六十里处,应在今武威市凉州区东南之黄羊镇。清朝时,靖边驿有驿马六十匹,马夫四十名,牛九只,牛夫九名,车九辆。光绪九年时,靖边驿留有驿马十二匹、马夫六名,其余被裁撤。
陶保廉《辛卯侍行记》记载了前往靖边驿的过程,“八里土阜当道,中裂大罅,适通一骑。二里花腰墩。五里大墩。六里头坝河。四里杨家铺,二里二坝河。五里靖边驿,堡内皆颓垣,穷民十余户,甚荒凉。堡西门两重,额曰:大观在上。”
今日靖边驿
大河驿
在武威市武南镇大河驿村 。
有关大河驿的记载,前文中已引用了一些史料,即洪武二十九年九月“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言:‘自凉州至庄浪马驿递运所九,其大河、黑松林、岔口三驿以谪发刑徒充役’”,可知大河驿在洪武二十九年时已建置完善,明朝时其驿夫主要来源于贬谪的罪犯。《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大河驿,在武威县东南三十里。又东南四十里为靖边驿。”《武威县地名资料汇编》中也载有大河驿,所以大河驿应在今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大河驿村附近。清朝时,大河驿有驿马六十匹,马夫四十名,牛九只,牛夫九名,车九辆。光绪九年时,大河驿留有驿马二十四匹、马夫十二名。
根据清代陶保廉记载,靖边驿前往大河驿要经七里堡、张家庄、河东堡、塘马墩到大河驿。
上图 今天的大河驿街道
由于312国道和主干线没有经过靖边驿和大河驿,这两个村庄显得非常安静,看不出清代时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