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至山丹经水泉驿、定羌庙、峡口堡、新河驿至山丹县。
永昌县,甘肃省金昌市辖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境南为祁连山,境北为龙首山。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永昌鼓楼
上图 1875年的永昌街景 网络图片
以“永昌”命名的行政区域建制最早见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当时称“永昌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金山之阳永昌王署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取“永远昌盛”意而名之。
下图 ,今天的永昌,在鼓楼东、南、西三个方向拍摄。
水泉驿,在今永昌西北60里的水泉子村,属红山窑乡。东晋十六国时为前凉、后凉、北凉西郡郡治。明设水泉驿,清置水泉堡营,以堡内有泉水涌出得名。大黄山在此突起,与北山对峙,形成隘关狭道,为河西重要驿站。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水泉驿,驿站紧靠城墙。
裴景福《河海昆仑录》记载,“又十里至水泉驿,宿荒店。驿有堡新修,驻扎守备。民居堡内仅数十家,堡外败垣极多。”
在水泉子村东南有水泉堡遗址。
定羌庙
在一份赶大营路单中有,出永昌西30里有定羌庙这一站,根据资料,定羌庙在水泉驿和峡口堡之间,出永昌西行第一站是水泉驿,距永昌70里。根据山丹县志记载,定羌庙是在山丹县,距山丹县55公里,定羌庙又名绣花庙,在今焉支山北麓与龙首山南褶皱之间的崮平地带上, 国道312线2607至2608公里北侧,现存有呈正方形、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古堡废墟遗址。因此,赶大营路单中这一记载有误,或把水泉驿与定羌庙两站顺序颠倒了。
下图 天津杨柳青至和田的赶大营路单
据道光本《山丹县志·坛庙》所记:定羌关帝庙,始建无所考。明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平羌将军总兵官张臣重修,还悬了匾。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甘肃总兵官平羌将军王用予重修,还立了碑。
林则徐日记载:“三十里,交山丹县界,始有小村,居民二十余户,有庙,曰定羌庙,祀关圣而祔以王将军进宝。盖王为康熙间名将,戡定羌夷于此,遂在庙中薰衣为食”。
清代诗人谢历写下《登定羌庙城楼有感》:定羌古戍独登楼,临眺无端怅远游。
烟雨一天凭对酒,英雄千古几封侯?
塞鸿飘渺长空远,羌管悠扬野草秋。
为问汉家教射客,到夸何用姓名留。
可见,当时定羌庙规模之大,有城楼可登临其上。光绪二十一年,定羌庙被毁。
下图 定羌庙遗址在距山丹县55公里处312国道旁。
上图 航拍 汉明长城
山丹附近的长城 1910年莫里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