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古城堡位于山丹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它是长城的附属建筑,是驻兵、屯粮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通商、通邮的必经之路。
峡口,南为焉支山,北有硖口山。两山间20公里的距离,是通往河西的最佳通道,也是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更是截断河西走廊的最佳地段。自汉朝大将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作为天堑要地,这里便开始屯兵御敌,成为中原王朝扼守中原、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略重地。现在残留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据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周围烽燧棋布,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峡口古城除了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外,在邮传、递运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峡口古堡建在山峡西,城以东是两公里的山峡小路,东接水泉驿。
嘉靖时期,巡抚都御使陈棐巡视河西防务,看到峡口扼甘凉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挥笔题写了“锁控金川”四字,刻于石上。至今,这四个字仍清晰可辨,赫然在目,成为峡口内一处著名古迹。
据宣统元年(1909年)《甘州府山丹县地理调查表》记载,清末峡口古城仍设有都司衙门、官仓、学校、巡警分局等机关。兰新公路开通后,商贾行人畅通沿新路行进,峡口古城日渐萧条冷落。
下图 1910年莫里循拍摄的峡口城楼
工作人员小赵介绍说,这座城门照片可能是峡口东城门,据村里老人说,东城门要比西城门雄伟宏大。我们从今天东城门剩下残垣断壁可以判断,东城门有瓮城。从这张老照片的城门向里看,有城墙的影子,可以判断这张照片是峡口的东城门。
陶保廉《辛卯侍行记》记载峡口驿:“城形长方,周三里,都司,居民八九十家,人少不足守陣。同治初为回匪所陷,难民聚守瓮城中;退得免,乱后城垣未葺,近城乏水草,城内掘井十余丈无水,此绝地也。”峡口瓮城应在东城门,现在的西城门没有瓮城。
新河驿
今山丹新河村,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
林则徐《荷戈纪程》记载:“二十六日壬寅,晴。昨夕在车上宿,今日寅刻行。十五里丰乐铺,有店。又十里阜昌堡。又十五里新河驿,亦山丹辖。饭后又行,过三十里堡、二十里堡、十里堡,又十里至县城。”
今由新河村沿346乡道至山丹,途径三十里堡、二十里堡、十里堡等,因此346乡道公路为古驿道。
上图 绿色路线即346乡道为新河驿至山丹古驿道
上图 新河驿至山丹的路上,十里铺附近的农田里,农民正在收大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