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事件:2024年11月4日至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核心观点:10万亿元化债规模超出市场预期,但只是前奏。预计今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房地产税收、置换债发行等第一批支持性政策将落地,而提升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等第二批政策,大概率将于明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在一定假设条件下,预计明年的广义赤字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大类资产走势研判:①股市:四季度,股市将同时受益于分子端、估值和风险偏好的利好共振。预计指数底部逐步抬升,继续慢牛格局。②债市:城投债利差将持续压缩。利率债价格可能出现波动,但若利率债出现调整,则能提供更好的配置点位。③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1-7.2区间波动。人民币币值稳定内部的支撑性因素在于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资本市场活跃,从而吸引资金流入,而外部的冲击依然在于美国加征关税压力。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出口超预期回落。
化债总体规模超出市场预期。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会议上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市场对化债相关举措预期较高。
从数据来看,在不调整债务限额的情况下,预计2024年地方专项债限额以下的发行空间仅余3500亿元左右。2024年地方专项债务限额为29.52万亿元,2023年末地方专项债务余额为24.87万亿元,考虑到2024年安排新增地方专项债3.9万亿元,则2024年地方专项债限额以下的发行空间剩余7500亿元;若再考虑10月份财政部公告,为支持地方“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利用结存限额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转移支付,则实际上,2024年地方专项债限额以下发行空间仅余3500亿元左右。
在2023年至2024年,连续两年大规模化解地方隐性债务之后,地方专项债务限额以下的发行空间快速收缩,由于地方举债实行限额管理,较低的限额以下发行空间制约了后续地方债务扩张的空间。
从本次《决议》的内容来看,地方化债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每年从地方新增专项债中安排资金8000亿元,连续五年,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②2024年-2026年,每年安排2万亿元债务限额,合计6万亿元;③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此外,我们补充三个细节推测:①新增专项债大概率将用于加快偿还地方拖欠的企业账款,或通过补充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于投资项目类支出;②新增的6万亿元的债务限额预计将以特殊再融资债形式发行;③棚改形成的隐性债务化解,预计将占用部分置换债而非专项债的额度。从总的体量来看,高达10万亿元的化债规模超出此前市场主流预期。从实施效果来看,根据财政部的披露,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且由于法定债务利率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根据财政部的估算,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本轮超预期的化债安排意味着地方化债从“应急”更多开始向“全面”化债的思路切换,当前的加快降杠杆意在提升后续地方政府在改善民生、加大投资和产业规划的空间。从节奏来看,还有两批支持性政策将陆续落地。政策有节奏落地意味着,支持性政策将持续不断推出,给经济注入动力,给市场注入信心。预计今年12月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房地产税收、置换债发行等第一批支持性政策将落地,而提升赤字率和发行特别国债等第二批政策,大概率将于明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进行具体部署和安排。显示宏观政策调整有难度,但一旦确认转向则会有持续性。本轮政策安排,从时间点来看,并未过多考虑特朗普上台后加征关税产生的冲击,更多体现的是“以我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对此毫无准备,我们认为大概率会有相应预案。向前看,无论是目标赤字空间还是实际举债空间都很大,为潜在的冲击提供缓冲垫。若考虑3.5%的目标赤字率安排,以及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数额参考今年新增专项债3.9万亿元的发行量,包含用于化债的2万亿元以及用于项目建设的部分),2万亿元特别国债,再考虑化债置换出的空间可能部分用于投资建设(假设比例为50%),则对应的明年的广义财政赤字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大类资产走势研判:股市慢牛依旧,利率可能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贬值空间有限。股市:虽然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政策侧重在于化债,但从会后答记者问环节,财政部所提供的预期指引来看,促进消费支持收储等政策的落地只是时间问题。在四季度,股市将同时受益于分子端、估值和风险偏好的利好共振:①分子端: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小幅翘尾,有望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结构上,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将支撑基建投资增速,以及“抢出口”效应下出口将维持高景气;②估值:人民银行通过择机降准+买断式逆回购+二级市场买入国债的政策组合,以及通过质押式回购精细化调节,维持狭义流动性合理充裕;③风险偏好:预期中的支持性政策将持续给予市场想象空间。预计指数底部将逐步抬升,继续慢牛格局。结构上,只要资金维持一定活跃度,强势或有题材驱动的板块将轮动上涨,具体关注交易量指针的市场热度。不确定性在于外部冲击。但从节奏来看,从特朗普上台到具体的加征关税方案落地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在此之前反而内部对冲是更明确的交易线索。债市:信用债的利好较为直接,化债政策将直接提升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信用资质,城投债利差将持续压缩。利率可能出现波动,一方面,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在2.10%附近,绝对水平并不低,考虑国债目前的收益率水平以及年末时间点,配置资金的买入动力可能不强;另一方面,预计年末政府债券供给将放量,供需关系边际弱化。从年初披露的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考虑截至11月7日的发行进度,则年内还剩余1.22万亿元政府债供给。而地方政府置换债将较快安排发行,若增加1-2万亿元的年内供给,则年内剩余时间政府债券的总供给量达到2.22-3.22万亿元,再叠加11-12月到期的2.9万亿元MLF,则需要的资金对冲规模高达约5-6万亿元。在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的大前提下,时点性的波动或不可避免。而若利率债出现调整,则能提供更好的配置点位。汇率:人民币汇率预计在7.1-7.2区间波动。人民币币值稳定内部的支撑性因素在于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资本市场活跃,从而吸引资金流入,而外部的冲击依然在于美国的加征关税压力。中期来看,若加征60%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且“抢出口”效应逐步消退,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更大压力。但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受到内部的支撑力度更大,并可能在一定期间内呈现为资本市场走强与人民币升值的相互促进。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出口超预期回落。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国内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国内外通胀、大宗商品、人口问题等领域。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