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2024年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9月PMI数据,制造业PMI 49.8%,前值49.1%;非制造业PMI 50.0%,前值50.3%。
核心观点:
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各细分指数出现不同水平的回升,就像我们在上月PMI点评中指出的,无需对8月PMI回落过于悲观,后期经济具备稳定回升基础。9月制造业PMI呈现出三点特征:
一是,9月制造业PMI回升主要由国内产需指数拉动,两者共拉动PMI指数上行0.65个百分点。随着季节因素消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生产经营活动有望继续加快。
二是,景气面有所扩大,从结构看,9月不同规模企业PMI同步上行,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PMI同步上行。
三是,需求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9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在60%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转弱。
制造业:各细分指数同步回升
供需:国内产需指数同步回升,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需求方面,9月新订单指数为49.9%,较上月上行1.0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5%,较上月下行1.2个百分点。供给方面,9月生产指数为51.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再次回到扩张区间,采购量指数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企业原材料采购活动继续放缓。
价格:价格指数同步回升,库存指数走势分化。9月出厂价格指数与购进价格指数同步回升,出厂价格-购进价格指数的差值继续收窄。从库存看,9月原材料库存指数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至47.7%,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至48.4%。
结构: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上行,四大行业PMI同步上行。大型企业PMI连续17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较上月上行0.5个百分点至49.2%,小型企业PMI较上月上行2.1个百分点至48.5%。9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上行1.3个百分点至53.0%,装备制造业PMI上行0.8个百分点至52.0%,消费品行业PMI上行1.1个百分点至51.1%,高能耗行业上行0.2个百分点至46.6%。
服务业:落至临界值下,行业走势分化
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时隔8个月后再次落入收缩区间。从行业看,暑期消费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文体娱乐相关服务消费活动有所回调,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在60%以上。
建筑业:小幅回升,四季度有望扩张加快
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结束连续2个月50%以下运行走势,升至50%以上;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下降,但继续在52%以上的较高水平。9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39.5%,较上月下行4.0个百分点,但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背景下,预计四季度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将继续加快。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一、 9月制造业PMI如何解读?
事件:
2024年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9月PMI数据,制造业PMI 49.8%,前值49.1%;非制造业PMI 50.0%,前值50.3%。
核心观点:
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各细分指数出现不同水平的回升,就像我们在上月PMI点评中指出的,无需对8月PMI回落过于悲观,后期经济具备稳定回升基础。9月制造业PMI呈现出三点特征:
一是,9月制造业PMI回升主要由国内产需指数拉动,两者共拉动PMI指数上行0.65个百分点。随着季节因素消退,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生产经营活动有望继续加快。
二是,景气面有所扩大,从结构看,9月不同规模企业PMI同步上行,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PMI同步上行。
三是,需求偏弱的问题依然突出,9月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在60%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转弱。
二、制造业:各细分指数同步回升
9月制造业PMI录得49.8%,较上月大幅回升,超出市场预期。
从构成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数看,9月制造业PMI多项细分指数同步上行:占比最大的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行1.0个百分点,驱动PMI上行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较上月上行1.4个百分点,驱动PMI上行0.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反向计算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PMI结构分化有所放缓。从企业规模的角度,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上行,9月大型企业PMI录得50.6%,较上月上行0.2个百分点,连续17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2%,较上月上行0.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8.5%,较上月上行2.1个百分点。
从行业的角度,四大行业PMI同步上行,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0%和52.0%,比上月上升1.3和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消费品行业PMI为51.1%,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景气度明显回升;高耗能行业PMI为46.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2.1 供需:国内产需指数同步回升,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需求方面,9月新订单指数为49.9%,较上月上行1.0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5%,较上月下行1.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恢复至接近临界值,但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行,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在美欧经济放缓背景下,海外需求有所走弱。从企业调查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超过60%。
供给方面,9月生产指数为51.2%,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再次回到扩张区间。采购量指数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至47.6%,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企业原材料采购活动继续放缓。
2.2 价格:价格指数同步回升,库存指数走势分化
9月出厂价格指数与购进价格指数同步回升,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5.1%,较上月上行1.9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4.0%,较上月上行2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低位,近期相关行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波动较大。
从价格结构来看,价格差方面,9月出厂价格-购进价格指数的差值继续收窄,由上月的-1.2个百分点收窄至-1.1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继续缓和。
从库存指数来看,9月原材料库存指数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至47.7%,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下行0.1个百分点至48.4%。
2.3 外贸:进出口指数同步回落
出口端看,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5%,较上月下行1.2个百分点,反映在美欧经济放缓背景下,海外需求有所转弱。
进口端来看,9月进口指数为46.1%,较上月下行0.7个百分点,在国内需求偏弱背景下,企业进口意愿继续下行。
三、 服务业:落至临界值下,行业走势分化
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9%,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时隔8个月后再次落入收缩区间。从细分项数据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行1.8个百分点至45.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下行0.8个百分点至54.6%。
从行业看,由于暑期出行旺季结束,以及部分地区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暑期消费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文体娱乐相关服务消费活动有所回调,预期十一国庆假期将再次带动服务消费活动明显回升。9月货币金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均升至55%以上。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9月升至51%以上,显示居民线下消费保持扩张;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连续2个月在60%以上,显示线上消费相关活动持续活跃。
四、建筑业:小幅回升,四季度有望扩张加快
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较上月上行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结束连续2个月50%以下运行走势,升至50%以上;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下降,但继续在52%以上的较高水平。
从需求看,9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39.5%,较上月下行4.0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比上月下行1.6个百分点。
尽管9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降至较低区间,但四季度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望继续加快。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四季度,随着剩余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和特别投资国债额度的加快发行,建筑相关投资活动将会更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投资释放力度也会逐步增强。
五、 风险提示
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