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外媒最新报道,即将卸任的拜登有意出台新规,对全球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的销售加以限制,目的是防止他国、尤其是被美国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借助第三国渠道获取先进的AI技术,希望以此确保美国在全球AI技术领域占据绝对的控制权——掌控AI技术的未来(方向)。但这一计划刚一冒头,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科技产业界炸开了锅——一场围绕人工智能AI芯片管控的激烈较量正在上演,背后牵扯出美国政府与美国科技企业在利益上的冲突对立。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代表着谷歌、微软、亚马逊等一大批大型科技企业的美国信息技术行业委员会(ITI),以及美国企业如英伟达、甲骨文等均对这一新的限制表示反对。
比如,甲骨文公司执行副总裁肯·格鲁克称,这项计划简直就是过度监管的典型,就像是一部不合理的‘母法’,不仅没有切实保障美国自身的利益,反倒带来一系列棘手问题。格鲁克指出,拜登政府的管制措施基于一个假设,即没有除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可以提供高端GPU芯片,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也靠堆积更多普通GPU芯片获得同等算力,或是研究出替代产品,尤其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格鲁克也提到,拜登政府划出的所谓“第一梯队”缺少了许多关键盟友和贸易伙伴,如新加坡、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等,也没有限制向瑞典、瑞士等技术强国的芯片出口。他说,这可能导致许多盟友国家向中国靠拢,并“组建自己的俱乐部”。“我们正在扼杀创新,扼杀新兴的商业模式。更糟糕的是,如果不充分考虑规则的影响,我们很可能会将全球大部分AI和GPU市场拱手让给我们的中国竞争对手。”
又比如,英伟达政府事务副总裁内德・芬克尔表示,这种极端的“国家上限”政策将影响世界各国的主流计算机,对促进美国国家安全毫无帮助,反而会促使世界转向其他替代技术。芬克尔认为,拜登政府打着针对中国的幌子,去管控全球游戏电脑里那些已经存在的日常数据中心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这根本就没道理。“拜登政府在最后时刻出台的这项政策将成为一份遭美国产业界和国际社会诟病的‘遗产’。我们希望拜登总统不要通过实施一项只会损害美国经济、阻碍美国发展并让美国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的政策来抢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总统之前行动。”
再比如,美国信息技术行业委员会指出,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政府没有与企业展开充分且有效的沟通。行业官员表示,如果美国公司每次试图向海外销售先进芯片或服务器时都必须经过繁琐的华盛顿审批程序,客户可能会失去耐心,转而选择更稳定、可靠的中国替代品,即使性能较差。这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追赶和主导全球AI行业的机会,就像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和太阳能面板等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领先地位一样。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美国希望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限制数据中心所需AI芯片的销售,即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盟友关系划分为三个层级,将人工智能AI技术集中于“友好国家和地区”,为全球AI发展制定美国的标准。虽说美国商务部至今尚未正式公开详细的计划方案,但行业内部官员透露,相关的规则草案早已在华盛顿的政策圈里悄然流传开来。
新规则确立的第一层级包括美国及18个盟友国家或地区,如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等。
公司可以在这些地区随意部署算力,总部设在这些地区的公司可以申请美国政府的全面许可,以便将芯片运送到全球大多数其他地方的数据中心。前提是,它们在第一层级国家或地区以外的算力不得超过总算力的25%,在任何第二层级国家或地区的算力不得超过7%。公司还必须遵守美国政府的安全要求。此外,如果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申请VEU资质,必须确保至少50%的总算力留在美国境内。这些法规的更大目标是确保美国及盟国始终拥有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强大的算力。
大多数国家属于第二层级管控对象,规定了一个国家所能获得的算力上限。
从2025年到2027年,最多获得约5万块GPU芯片。但是如果公司在希望建立数据中心的每个国家申请VEU资质,可以获得更高的上限,上限还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若要获得批准,公司需要证明具有符合美国政府安全和人权标准的过往记录,或者至少有可靠的方案来符合标准。安全要求涉及物理、网络和人员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公司获得某国的VEU资质,则芯片进口将不会计入该国的最大总算力,此举旨在鼓励公司与美国政府合作,并采用美国的AI标准。
第三层级是最为严格的层级,影响中国大陆、中国澳门以及美国继续实施武器禁运的所有国家,总共涉及约24个国家。向这些地方的数据中心出口芯片会被全面禁止。
除了半导体/芯片管制之外,新规则还限制了闭源AI模型权重的出口,AI模型权重是软件用于处理数据并做出预测或决策的数值参数。
公司不得在中国和俄罗斯等第三层级国家托管强大的闭源AI模型权重,并且必须遵守安全标准才能在第二层级国家托管这些权重。这意味着模型权重方面的管制并不适用于获得VEU资质的公司。开源AI权重模型(允许公众访问底层代码)不受规定的影响,不如现有开源AI模型强大的闭源AI模型也不受规定的影响。但如果一家AI公司想要针对特定目的对通用开源权重模型进行微调,而且这个过程耗用大量算力,它们就需要向美国政府申请许可,才能在第二层级国家开展相关操作。
不难看出,计划中新一轮限制规定应该可以算是拜登政府过去四年以来围堵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终极大招”。
从2022年10月起,美国就不断对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及生产工具设限,还禁止他国卖含美国技术的同类产品。但美国科技企业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斗争博弈应该从早几年前便已开始。以英伟达为例,在美国实施首轮出口管控措施仅仅几周之后,英伟达就迅速做出反应,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研发推出了新的芯片产品,通过巧妙设计,规避出口管制;而一年之后,当美国的出口管控再度升级时,英伟达再次灵活调整策略,对面向中国市场的芯片进行优化改进,继续成功规避出口禁令。英伟达的这些举动激怒了美国的政府官员们,他们认为英伟达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法律的本意。对此,英伟达则坚称公司一直以来都严格遵守所有适用的出口管制法律,并且同样要求客户严格遵循这些规定。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曾忍不住抱怨道:“这些科技企业一心只想追求利润最大化,每次我采取管控行动,就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受到冲击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