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电动车销量遇冷,中国消费者救场,自动驾驶成破局关键?

文摘   2025-01-03 19:14   四川  

特斯拉作为电动车制造和销售大厂,拥有超过 1 万亿美元的市值,大致相当于5个丰田加的市值总和,或者11个比亚迪的市值总和。仅此一点,特斯拉在汽车同行中自然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受到极高的关注也是理所应当——除了特斯拉以外,人类有史以来还没有第二家车企的市值冲上万亿美元。但归根结底,市场才是特斯拉商业帝国的基础,并且中国、美国和欧洲是特斯拉三大最重要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约90%的电动车在中国、美国和欧洲销售。

刚刚过去的2024年里,特斯拉在全球交付/销售了178.92万辆电动车,相比2023年的180.86万辆少卖了1.9万辆。也即是说,从2008年到2023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都是一年更比一年多;尤其是从2018年到2023年期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增长迅猛;然而,2024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却是不增反降。

X上,@Troy Teslike长期跟踪特斯拉的动态。尽管特斯拉官方没有公布各地区的交付量,但Troy Teslike分享了颇具参考的数据,具体如下:

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交付66.26万辆,相比2023年的61.07万辆增加5.2万辆;

2024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交付61.76万辆,相比2023年的65.76万辆减少4.0万辆;

2024年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交付32.74万辆,相比2023年的36.52万辆减少3.8万辆;

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其他市场合计交付18.12万辆,相比2023年的17.51万辆增加0.6万辆;

2024年,特斯拉Model Y交付量118.9万辆、Model 3交付量51.5万辆、Cybertruck交付量3.35万辆,Model XModel S交付量5.16万辆;

于是,不难发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实现增长,而美国和欧洲都减少,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特斯拉最大电动车销售市场。要知道,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非常“卷”,特斯拉还能保持增长,其实已属相当不易。此外,Model YModel 3仍是支撑特斯拉实现大规模交付的爆款主力车型。


比亚迪能在新能源车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用好了“车海战术”——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群体,推出从经济型到豪华型、从家用型到商用型、从混动型到纯电动型等众多车型,通过丰富的产品矩阵覆盖国内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相比之下,特斯拉至今都还依靠都是纯电动的Model YModel 3走量。

如果特斯拉想要电动车交付量持续高速增长,办法可以有多个。比如,实行优惠促销,通常优惠力度越大,对消费者就的诱惑力越大;或者对现有上市车型改款升级,比较类似于智能手机持续升级换代的做法,以迎合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或者推出全新款式的车型,尤其是价格更加便宜的车型,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买得起;等等。但话说回来,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味追求上市更多的车款,卖更多的电动车,那么与其他车企其实并无多大的差别——特斯拉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值是极其严重的泡沫。

去年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马斯克曾画大饼,“仅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就能给特斯拉带动20万亿美元的市值,而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动510万亿美元的市值。特斯拉实现10倍于当今最有价值公司(当时市值超3万亿美元的苹果)的估值是有可能的。”

按照他当时的说法,在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队中,其中有一些车辆将由特斯拉拥有,而另一些车辆将由车主拥有。这样一来,特斯拉车主可以自主决定,并且完全控制自己的车辆何时作为机器人出租车网络的一部分,以便被他人有偿使用。特斯拉FSD最终将实现无监督的完全自动驾驶模式,而且那时候FSD的安全性将远远超过人类驾驶。在车主自己不使用时,搭载了FSD的特斯拉汽车能够自己跑出租赚钱,特斯拉汽车借助FSD自动跑出租的收入将会高于每月用车支出。

几个月后,在谈及特斯拉自己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时,他表示,如果考虑到汽车每公里的使用成本,自动驾驶汽车才是真正的未来。如果是一辆既能手动驾驶又能自动驾驶的汽车,那么它肯定比不上一辆专门的自动驾驶汽车。所以,Cybercab这种完全为自动驾驶设计的车型更为优越。Cybercab没有方向盘,完全优化为自动驾驶,且目前成本大约为2.5万美元,用户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

需要补充的是,Cybercab的设计去掉了方向盘和踏板,完全依赖自动驾驶控制——意味着在整个过程中无人能够手动干预。预计Cybercab的年产量将多达数百万辆,特斯拉希望在全球多个工厂生产这种全自动驾驶出租车。

网络上有这样的说法,大意是:将人工智能AI整合进汽车,让汽车成为带有轮子且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机器人。只要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超越人类司机,比人类司机更安全,那么汽车自动驾驶接管人类司机的角色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可以这么说,做不好自动驾驶或者AI的汽车厂商,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首先,随着自动驾驶广泛普及,驾驶将主要由AI系统完成,车辆成为出行工具和移动空间。若消费者更看重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而非驾驶本身,就很可能减少买车,选择更省心的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

其次,一辆自动驾驶车一天可服务多批乘客,不像私家车多数时间闲置。这样摊薄了车辆的购置、运营等成本,用户每次出行费用降低。如自动驾驶的网约车或共享汽车,按里程或时间收费,对非频繁用车者,比买车、养车便宜。

再则,自动驾驶车辆能通过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间的通信技术,优化行驶速度和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当大量自动驾驶车辆投入共享出行服务,可在不增加道路车辆数量的情况下满足更多出行需求,使道路通行更顺畅,人们没必要为通勤等需求买车。

最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随时召唤自动驾驶汽车,无需担心车辆停放、取车问题。在城市出行中,遇到交通拥堵、停车位难找等情况时,使用自动驾驶共享车辆更便捷,用户无需自己开车找车位,节省时间和精力。

相较于特斯拉电动车交付量增减变化,特斯拉的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FSD更显重要。

我为科技狂Tech
专注于科技资讯解析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