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生态修复 10 个 典型案例

文摘   2024-12-03 07:30   北京  


前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必然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涌现出了一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较好地践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我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目录

“三同治”模式 让试点变全国示范

——寻乌县采取“生态修复+N”治理废弃稀土矿山成效显著

矿区“橙果飘香” 赋能脱贫攻坚

——芦溪县采取“生态修复+种植”为群众增收

市场化先行 助推“两山”转换

——兴国县采取“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盘活损毁土地资源

废弃矿山“永新模式” 变废为景

——永新县采取“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

城市双修 瓷都文脉永流传

——景德镇市采取“生态修复+文化保护”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光伏发电 助力矿区绿色转型

——新余市采取“生态修复+新能源” 废弃煤矿再现辉煌

高陡边坡巧治理 天坑复绿变景区

——南昌市采取“生态修复+绿色公园”重现矿区绿水青山

废弃金矿筑巢引凤 实现经济新发展

——瑞昌市采取“生态修复+产业聚集”实现城郊矿区升级发展

矿区转型利用 红色基因再传承

——瑞金市采取“生态修复+红色文化”开拓“红色”发展之道

农旅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贵溪市采取“生态修复+文旅休闲”助推乡村振兴







“三同治”模式 让试点变全国示范

——寻乌县采取“生态修复+N”治理废弃稀土矿山成效显著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寻乌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创新实践“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的“三同治”模式,投入资金近10亿元,统筹推进矿区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修复模式成为全国废弃矿山治理典范。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寻乌县打破原来碎片化的治理格局,成立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办公室,通过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和成立生态基金,以小流域为单元,一体化推进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等多要素整体修复、系统治理,并通过“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光伏”“生态+旅游”等方式导入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通过治理,寻乌县修复废弃稀土矿山14平方公里,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10.2%提升至95%,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量降低了90%;改造低质低效林1000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00余亩,利用矿区整治修复土地种植经济作物5600余亩;光伏年发电量4000余万千瓦时;利用综合整治后形成的存量工业用地,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新增就业岗位万余个,直接收益逾6亿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健身等产业,年接待游客约10万余人次,“废弃矿山”重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修复后






矿区“橙果飘香” 赋能脱贫攻坚

——芦溪县采取“生态修复+种植”为群众增收


一、
基本情况

萍乡市芦溪县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资5000万元对思古塘废弃煤矿进行生态修复,采取“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的运作方式,流转贫困户及农户土地3000余亩,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为地方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芦溪县统筹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和交通等部门的土地整治、矿山生态修复、公路基础建设等项目,以及林果业种植补贴、仓储项目补助等产业扶贫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针对思古塘废弃矿区土地损毁严重的问题,通过清运遗留煤矸石、地形地貌修整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恢复矿区植被,因地制宜发展脐橙、桃树等种植产业。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通过“生态修复+种植”,项目区流转土地3000余亩建成高标准脐橙基地,带动农户在自有土地上种植果树280余亩,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水平,让农户参与产业分红,户年均增收20000元以上。项目区“春有桃花开,秋有脐橙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持续发展。


修复后





市场化先行 助推“两山”转换

——兴国县采取“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盘活损毁土地资源




一、
基本情况

兴国县废弃矿山点多面广,普遍存在表土裸露、水土流失、河沟淤堵、良田毁坏等环境问题,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该县在全省率先采用市场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复绿增植和土地综合整治,使一座座废弃矿山恢复了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还原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的市场化废弃矿山治理新路。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兴国县以东村乡小洞村等废弃煤矿生态修复项目为试点,引进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将获得的生态收益和资源权益回馈企业;同时采用“1+N”立项模式,综合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开发+山水林田草治理”等多项治理工程;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及水土情况,因地制宜将矿区改造为耕地、林地、园地、草地等多种类型用地。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余亩,恢复生态功能区面积800余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林草覆盖率达9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水田30余亩,林地450余亩,建成脐橙、油茶园150余亩,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腾退建设用地指标490余亩,价值近6000万元,经济效益突出;同时项目区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明显。


修复后




废弃矿山“永新模式” 变废为景

——永新县采取“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


一、
基本情况

永新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因矿施策,以三湾乡废弃矿山为试点,将废弃矿山市场化治理融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探索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市场投入+系统治理+文旅融合”的“永新模式”。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永新县充分利用绿色信贷,引进社会资本,投入资金2410万元,采用削坡减载、填方续坡、截排水等多种修复措施进行废弃矿山边坡系统化治理;综合采用植生基材喷播、液力喷播等施工工艺,结合喷灌设施养护管理,培育喷播植物自生长能力,重塑矿区生态系统;充分挖掘“三湾改编”以及井冈山红色教育研学资源,结合矿区景观再造,建设三湾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使矿区变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利用修复产生的增减挂钩指标收益解决社会资本投入的回报难题,平衡项目投资成本。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项目区共治理水土流失80余亩,新增林地60余亩,盘活废弃土地资源70余亩,恢复生态功能区100余亩,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三湾改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实现“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转变。


修复后




城市双修 瓷都文脉永流传

——景德镇市采取“生态修复+文化保护”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作为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的景德镇,资源日渐枯竭,城市生态环境受损、河流水系淤塞污染、城市风貌失落。2017年3月该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双修”试点城市,实施了一批“治山理水、显山露水”“修补城市、完善功能”“传承文化、重塑瓷都”的城市生态品质修复项目,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文化修筑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二、
修复模式

景德镇市积极保护“一江三河六山”的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围绕昌江百里风光带建设,全面治理城市水系污染,积极推进河岸生态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民休闲的游园和绿岛;对32处受损山体进行了生态修复,对一批历史著名街区实施立体控制和保护,建设陶溪川陶瓷文创街区;大力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30多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塑瓷都城市风貌。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通过治理,景德镇全市新增城市绿地100多万平方米,新增国家森林公园1000多亩,对51万平方米受损山体进行了复绿增植;修缮了150处老窑、108条老街区、“十大瓷厂”老厂房;建设了8个标准社区。这些建设拓展了创新创业空间、凸显了瓷都历史文化,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修复后




光伏发电 助力矿区绿色转型

——新余市采取“生态修复+新能源”废弃煤矿再现辉煌


一、
基本情况

皇化煤矿区开采持续了60余年,为新余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废弃后的矿区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新余市推动生态修复责任主体引入绿色金融资本,通过生态治理叠加产业转型,探索出“生态修复+新能源”的绿色转型之路,实现了“矿区修复谋发展,绿色转型再辉煌”。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矿山企业引入绿色金融资本,共投入8100万元,在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同时,对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提质升级,以生态复绿为主线,通过削高填低、表面覆土、植被复绿、修建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恢复水土涵养能力,改善地貌景观及矿区水质。在此基础上,将矿区近300亩闲置土地建设为光伏发电站,并在电站施工中,最大限度保护矿区原有植被,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发展两不误。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皇化矿区因地制宜,在光伏发电组件的间隙种植绿色植被,矿区地貌景观逐渐美化,环境逐渐绿化。截至2021年底,发电站已完成发电量4600余万度,累计实现利润1250余万元,折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近38000万吨,修复治理后的矿区取得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修复后




高陡边坡巧治理 天坑复绿变景区

——南昌市采取“生态修复+绿色公园”重现矿区绿水青山


一、
基本情况

南铁采石场位于南昌市后花园——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的高强度开采造成了300余亩裸露岩壁,高陡边坡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为改善生态环境,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按照“生态修复+绿色公园”的思路,采用高陡边坡综合治理措施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让绿水青山“颜值”和金山银山“价值”并现。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针对采石场“开采边坡过高过陡、边坡整体稳定性差、地质灾害隐患大”的现状,湾里管理局根据矿区岩土层分布情况及性状,结合周边环境特点,确定了“修坡+挡土墙+复绿+养护灌溉+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并配套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绿化、水环境调查及修复等有关工程,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将矿区复绿增植与景观再造、矿区生态与城市生态、矿区修复与公园建设相结合,提升矿区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通过治理,矿区建成了南铁湿地、花坡景廊、岩壁皎月、观景揽城和体育拓展公园等生态景观,形成了叠瀑、湖面及溪流组成的水生态系统,一幅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生态公园画卷在矿区徐徐展开。治理后的矿区已从梅岭风景名胜区的“伤疤”完美蜕变为湾里天河矿坑公园,附近居民及游客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修复后




废弃金矿筑巢引凤 实现经济新发展

——瑞昌市采取“生态修复+产业聚集”实现城郊矿区升级发展


一、
基本情况

洋鸡山金矿位于瑞昌市城郊,2001年因资源枯竭停产,多年采矿造成的山体裸露、水土流失、植被损毁、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十分突出。瑞昌市投资3000余万元将矿区打造为占地1088亩的天嗣山公园,通过对矿区实施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筑巢引凤,带动周边产业聚集发展。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瑞昌市通过处理矿渣和废水、人工放坡、工程加固、稳定地质环境,结合雨污分流、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修复手段,大力恢复矿区植被,重建生态系统,保留部分采矿遗址,规划建设登山步道、室外运动场、观景平台、驿站及停车场等设施,结合周边万寿古寺文化景观,因地制宜将洋鸡山金矿改造为集生态、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绿色公园。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矿区修复治理后生物多样性增加50%以上,植被覆盖率从20%增加到85%。公园的建成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场所,每年举办各类重大赛事20余场次,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市政府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统筹布局,规划建设了“智造小镇”,建成标准厂房157.9万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落户,其中LED产业园已落户企业176家,签约资金约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修复后




矿区转型利用 红色基因再传承

——瑞金市采取“生态修复+红色文化”开拓“红色”发展之道


一、
基本情况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城市。瑞金市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入社会资金6亿元,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充分结合瑞金红色基因,建设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瑞金市引入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将沙洲坝昌隆采石场、金源采石场废弃矿区的工矿用地转变用途,改造石料加工基地,因势就形打造苏区时期战斗场景,建成了红色故事“浴血瑞京”实景演出场地;改造采坑为人工湖,建成了水上娱乐区;改造废弃堆土场为景区停车场;同时还建成了野战区、射击区、露营区等战争体验项目区域。废弃矿山整体建设成为4A级大型红色实景演艺景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了瑞金红色文化。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治理后的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重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浴血瑞京”成为赣州乃至全省第一个红色实景演艺文化旅游项目,带动当地观光农业、特色餐饮、民宿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扶贫。景区年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亿元,为瑞金市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强大助力,经济效益突出。


修复后




农旅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贵溪市采取“生态修复+文旅休闲”助推乡村振兴

一、
基本情况

贵溪市流口镇横路页岩砖厂多年开采形成了众多坑塘,存在土地大面积破坏、废弃矿渣露天堆放、安全隐患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生态退化严重。贵溪市结合区位优势及周边产业布局,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开发式治理,将矿山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统筹推进,把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打造成风光旖旎的休闲娱乐目的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修复前


二、
修复模式
贵溪市结合当地产业布局,采取多元化方式保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出资,土地开发、娱乐项目由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工程复绿、转建设用地、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等多种修复方式,结合农房宗地收储、与村集体合作项目等多种措施,统一土地配置,进行开发式治理,在废弃矿区建成了集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庆典活动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基地。


修复后

三、
效益分析

通过修复整治,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创新“边修复,边收益”的模式,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吸引社会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形成了集娱乐设施、有机花卉观赏、水上乐园等功能为一体的省3A级农旅融合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当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60余万元,农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修复后



来源:江西省自然资源厅


本人新书《修山》出版了!(后面有购买方式)

格山生态
格山知水,道法自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