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妇孺皆知的古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农民在烈日下辛勤锄禾的场景,让我们得以一窥锄禾这一农业劳作活动背后悠久且丰富的历史。
锄禾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古典农业的发端时期 —— 春秋时代。彼时,华夏先农告别了石器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如何提高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进而逐步建立起 “深耕 - 易耨” 的耕作体制,“易耨”(耨:nòu)即经常锄地。当时,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的农业环境,作物每年所需的水量大约为 1000mm,然而年降水量却仅有 200 - 600mm,并且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衡。在社会尚不具备大规模组织灌溉能力的情况下,为解决农作物生长面临的这种尖锐的供、需水矛盾,劳动人民发挥智慧,发明了以 “保墒” 为核心的耕作体制,锄禾是这一耕作体制中的关键环节。
“墒” 指的是土壤水分,在古代文献里,保墒也被称作 “务泽”,意思是 “经营水分”。锄禾最为核心的作用便是 “松土保墒”。近代土壤学研究发现,土壤在过水之后,会形成通往地表的毛细管,并且在缩水过程中还会出现开裂现象。而锄禾过程中的 “松土” 动作,能够有效地切断这些毛细管,堵塞土壤裂缝,从而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以及直接经裂缝蒸发的情况发生。通常,在雨后土壤表面干燥到不泥泞时进行锄禾最为适宜。此时,用锄头在土壤表面松出大约 10 厘米厚的 “暄土”,这层 “暄土” 不会开裂,且它与下层土壤之间的毛细管也被切断,使得它无法再从下层获取水分,进而会迅速干燥,形成如同 “被子” 一般的保护层,将下层的水分牢牢地 “捂” 在土壤之中。中国最早的农学论文《吕氏春秋・任地》就曾提到,锄地的目的在于防止土壤干旱,具体做法是要把土壤弄脂腻、酥松。农谚 “锄板底下有水”、“锄头自有三寸泽” 更是对锄禾保墒功能的生动总结。
锄禾除了能够保墒松土之外,还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这是因为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会消耗热量,而锄禾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也就意味着热量得以积累。正如农谚所说 “多锄地发暖,勤锄地不板”。同时,锄禾还能够起到除草的作用,有效地减少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以及阳光等资源的情况。而且在锄禾过程中,通过翻动土壤,还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例如将下层的 “死土” 翻起,使其结构得以熟化,养分得以风化,进而提高土壤的耕作性能、保水性能和肥力。
在古代中国,锄禾的意义远不止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阐述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时提到 “深耕易耨”,认为只有让老百姓能够经常锄地的政治制度,才是好的政治制度。在孟子之前,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则以法家的 “国治观”,将 “深耕易耨” 视作国家安全的标志。从《管子・八观》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只要观察一个国家的耕地、锄地情况,就能大致了解这个国家的安全状况。
到了北魏时期,随着贾思勰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问世,中国的耕作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齐民要术》将耕作体系发展为 “耕 - 耙 - 耱 - 压 - 锄”,“耙” 是用铁齿将犁耕翻起的土块切碎,兼有减小播种阻力和松土保墒的目的;“耱” 是无齿耙,着重于将地表拖细碎、平整;“镇压” 是通过碾压或拍打的方式将耕、播、锄造成的坷垃支翘压实。而 “锄” 则依然以保墒为直接目的。自此之后,中耕(包括锄禾在内的在播种与收获之间、在植株间进行的田间耕作管理)成为了中国传统农业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特征,而锄头更是作为中国古典农业的标志,其地位无可替代。
在中国北方,农民们数千年来一直坚持着锄禾劳作。为了提高锄禾的效率以及改善孤单枯燥的劳动环境,他们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 ——“锄社”。据元代大农学家王祯的《农书》记载,在北方的村庄里,农民们通常会以 10 家为一组结成 “锄社”。具体的做法是,先锄一家的田地,这家就为其余各家来锄地者提供饮食。其余各家则轮流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在 10 天内轮流完。如果有一家患病或者遇到了其他事情,其他各家就会合力相助。到了秋收之后,“锄社” 的社员们还会拿出酒和猪蹄来,参加庆祝丰收的盛宴。
锄禾,作为中国传统农业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汗水以及对土地的深情。它不仅在保障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民间风俗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