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它既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又曾因频繁的河患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关于黄河是利河还是害河,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需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探讨。
一、黄河之利
黄河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诞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古代文明起源看,像唐虞文化、夏文化、周文化等都发源于黄河及其支流所形成的适宜农业发展的桠杈地带。这些地带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支流两岸及流入黄河的三角桠杈区域,适宜古代农业发展,且支流上游的高山叠岭又提供了天然屏障,各支流自成小区域,合宜于人类文化生长,而黄河的渡口则是当时人们相互交通的通道。可以说,正是黄河及其周围诸水系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适宜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环境。
再者,黄河一线的诸多水利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例如郑国渠,它凿泾水,引渠灌溉,使得关中地区四万余顷舄卤之地变为沃野,从此再无凶年;白渠同样广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让当地百姓受益颇丰,百姓还为此编出歌谣赞颂。这些水利工程为黄河流域的农业乃至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黄河泛滥所堆积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形成了河口三角洲和一系列沿海平原,这成为了我国宝贵的国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如今人多地少的矛盾。
二、黄河之害
然而,黄河也给下游地区带来了诸多灾害。其决口、改道频繁,给下游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比如洪水和泥沙会淹没农田和城镇,留下大片碱地和沙荒;还会导致黄淮海平原上河流的淤浅,使得水运交通衰落;平原洼地的湖陆也会发生变迁。
黄河的泛滥对下游海岸线的变迁也产生较大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在南宋至清中叶期间,黄河大规模南泛,长期夺淮入海,使得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北部海岸由曲折侵蚀性的岩岸、沙岸转化为平直的淤泥质堆积海岸,海岸带的地貌形态和动态产生新的特征。而清中期以后,江苏沿海自大喇叭以北的海岸线又以侵蚀为主,出现海进陆退的情况。
而且,黄河的泛滥还致使其它内陆运河被淹,直至其运河功能衰落。如北宋时期河北地区的御河,在隋唐时期曾在军事运输和漕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北宋时其作用进一步突出,但自从黄河于神宗元丰年间决口后,北流汇入御河,导致御河或数为涨水所冒,或亦湮没,最终沦为一条淤河。
三、黄河利害之因
黄河本身其实是中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利害之分,其利害关键在于运用黄河的人。
在春秋以前,黄河在繁衍先民、哺育文化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当时黄河流域一片繁荣景象,从诸多古代歌谣中可看出,处处有水,是人们生活、生产、游玩等的美好之地,并无黄河泛滥的景象和流民失所的哭声。但进入战国秦汉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各国相继变法,兴修水利,却以水为战,以邻为壑,竞筑堤防,导致黄河多次为害。如战国时期的水战,智伯引河水灌晋阳,赵决河水灌齐魏等事件。到了汉代,河患后果更加严重,汉武帝时河决瓠子,洪水泛滥范围极广,百姓受灾惨重。
唐天宝后,因河朔之地藩臣割据等政治动荡因素,河事日衰,兵乱不绝,甚至不惜人为决河为战,破坏黄河流向。五代至宋元明清各朝,黄河都有大规模泛滥为害的记录。
而在黄河治理方面,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从最早的共工和伯鲧高筑堤防治理,到大禹采用疏导与分流的方法解决河患,再到后来各朝代不同的治河举措,成效各异。东汉王景治河成功,使得黄河安流八百余年,他是根据自然的分流加以整理,针对沙泥的淤积量作分移。元代贾鲁治河,通过疏塞并举等措施让河复故道。明代潘季驯虽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他以束河冲刷、坚固堤防为要务,却未能完全结合实践做到最优治理。
四、现代黄河治理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府认识到黄河治理的关键所在,将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和下游的分流与固堤、调沙相结合,双轨齐下,稳定了黄河,五十年未见河患。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治河理念进一步发展,人们提出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的理论框架,并积极探索科学技术在治河中的应用。总之,黄河既有利又有弊,其利害取决于人类对它的运用和治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智识的提升,黄河必将更好地造福于社会,继续书写它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的历史篇章。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