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叠山置石作为园林艺术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中国和日本的园林发展长河中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两国在文化、审美等诸多层面既存在共通之处,又展现出鲜明的差异,而这些特质在叠山置石的实践与理念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对中日叠山置石异同展开深入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为透彻地领悟两国园林艺术的深邃内涵。
二、相同点
(一)历史渊源相关
中日两国园林艺术皆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叠山置石在其演进过程中均与早期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及欣赏存在紧密关联。在中国,诚如曹汛先生在《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一文中所述,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仿效真山的叠山方式起步,历经不同阶段的发展变革;而日本园林的置石同样可追溯至早期对自然景观的模拟,例如模拟弥生时代祭祀神灵的磐座等,此皆印证了两国在园林叠山置石起源上最初均源于对自然的尊崇与模仿这一共同特征,恰如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所提及的 “吾国园林,无论大小,几莫不有石”,可见石头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日本园林亦同理,石头同样是其营造园林意境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审美传统中的相通处
两国在园林审美方面皆秉持着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中国园林向来崇尚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理念,致力于呈现自然山水的神韵,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日本园林亦是如此,注重营造出与自然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的氛围。在叠山置石的实践中,双方均期望借助山石的巧妙布置来展现自然山水的意境,尽管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但这种对自然美感的深切向往无疑是相通的。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描述的园林营造应有的自然之态,虽未单独针对叠山置石的审美进行详尽阐述,但整体园林审美理念也渗透于其中,而日本园林审美同样在追求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禅意审美风格。
(二)技术传承方式类似
中国和日本在叠山置石的技术传承上,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口传心授特点。在中国传统造园文献里,虽如顾凯老师在《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中所言,似乎较少见到专门讨论 “置石” 的内容,但叠山匠师们的技艺传承往往是通过师徒间的言传身教来实现的,那些精湛的叠山置石技艺在一代代匠师间默默传承。日本方面,其最早的关于园林置石与理水的著作《作庭记》创作于 11 世纪,其中包含 “立石要旨”“立石诸样”“立石口传” 等内容,正如 “立石口传” 中所记载的,涵盖从搬运、挑选、布置等技术经验,如 “某人口传云,岨崖之石,或状如直立屏风,或状如交错相倚之门扇,或状如逐层重叠之台阶。山麓及野筋之石,散置如群犬伏卧,如群猪散走,如小牛戏母”,其置石技术也是通过匠人之间的口传古训来传承,由此可见两国在技术传承方式上的相似性。
三、不同点
(一)发展侧重点不同
中国:中国园林在唐宋之后逐渐向叠山发展,正如《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中所分析的,重点在于仿效自然的真山,同时结合瘦透漏皱等文人奇石抽象审美标准。置石往往与叠山有所结合,或是成为叠山中的峰石赏石,或是单独作为植物等背景衬托下的独立赏石,总体上从属于叠山或赏石的范畴,依从山水画意或赏石的空间感。例如明代的狮子林即是山石一体叠山风格的遗存,体现了中国园林叠山置石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
日本:日本园林的置石则朝着更抽象的枯山水方向发展,以表达禅意为最极致的文化意义,从象形中抽象出极简的形式。如模拟佛教宇宙观的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等,其置石更强调通过极简的形式来传达深邃的禅意。在日本庭园 造型与源流 图集 中所展示的各类石组,如磐座、磐境等,皆为日本园林置石独特发展方向的例证,充分彰显了其以禅意为核心的置石理念。
(二)技术细节差异
中国:中国的叠山技术发展到后期,如 16 世纪明代后期,叠石而成假山并结合峰石的欣赏,需要专门的堆叠技术和书画评判标准,相对复杂。而置石技术虽相对简单,但也注重与周围环境如花卉、竹林、云墙等的搭配,形成类似叠山余脉的效果。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批评当时流行的置石 “取石巧置竹木间为假山”“罗取一二异石,标之曰峰”“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峰须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当时置石在技术应用及审美评判上的一些情况。
日本:日本的《作庭记》中着重提到置石与理水的配合,包含各种岛形姿态的石组、营造瀑布的石组、溪水中的遣水石等。其置石技术在匠人的口传古训和宗教象征意境之间得到界定,更关注置石所象征的宗教意义以及在形式上与模拟对象的相似度,以此作为欣赏标准。例如日本龙安寺石组,其置石布局及形式充分体现了日本园林置石在宗教象征及形式模仿方面的特点,通过特定的石组布局传达出特定的宗教寓意。
(三)现代发展走向不同
中国:现代对山石的 “美” 附加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要求,叠山由于其仿效自然真山等相对复杂的形式,似乎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太契合。而置石可繁可简,在平面构图上填补建筑的平面空余,但总体上中国古代文人对单独置石不太感兴趣,其价值仍需在技术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双重背景中确认。如在当代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中,虽然也会运用到叠山置石元素,但在与现代建筑融合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叠山置石需不断适应现代审美及功能需求。
日本:日本园林的置石所发展出的枯山水形式,以其极简主义和禅意表达,在现代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景观设计等产生了影响,其抽象的形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简洁、深邃意境的部分追求。例如在一些现代公共景观或私人庭院设计中,日本枯山水风格的置石常常被借鉴,以营造出简洁而富有禅意的空间氛围。
四、结论
通过对中日叠山置石的全面比较可以看出,两国在园林艺术中的这一重要方面既有历史、审美、技术传承等方面的相同点,又在发展侧重点、技术细节以及现代发展走向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异同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以及园林发展历程。深入了解这些异同,对于进一步研究中日园林艺术以及当代景观设计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在传承传统园林艺术精华的同时,更好地推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修山》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