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食养 | 人间烟火气,最是暖人心

文摘   2025-01-18 16:00   广东  



文 | 瑞晰  · 北京

三和食养 - 南山饮食基础班第8期学员


引言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如果你能用食物治愈病人,就把药物留在了化学家的锅里。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与南山饮食的神奇缘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健康状况不太理想,所以一直在寻觅能通过饮食调理身体的方法。毕竟药食同源,如果有一种可靠的方法教会我们每一餐都吃好、吃“对”,那就相当于365天一日三次连续不断地服“药”,摄入量高、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目前市面上纷繁的食物疗愈体系,我曾试过一二,都收效甚微。

机缘巧合之下,朋友推荐了三和食养 - 南山饮食基础班,说这个课非常神奇,会完全颠覆以往做饭的观念。


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赶去上海参加课程。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物质观转为能量观,一时间,不由对南山饮食的理念惊为天人。



以食入道,用“心”做饭


在南山饮食基础班的学习,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给我带来了内心难得的温暖。


厨房里的人间烟火气,最是暖人心。然而在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丛林里,我们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记不清有多久没有为自己精心烹制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了,更没有闲暇去感受邻里间的家长里短。


厨房变得冷冷清清,烟火气就这样在忙碌奔波中渐行渐远。生活原本的温度遗失了,徒留满心的疲惫与迷茫,仿佛只有身体在这座城市里,灵魂却在喧嚣中四处漂泊。

四天的课程加上课后实践,南山饮食让我找回了这珍贵的烟火气,润物无声地安抚了我内心的孤独。总听人说,“无论身在何方,历经多少风霜,美食永远都是最好的安慰剂。胃充实了,身体有力气了,心也就暖和了”,确实如此。


我逐渐摒弃了没有温度的外卖和预制菜,开始每天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白白胖胖的萝卜,水灵灵的上海青,饱满沙瓤的西红柿,生活好像又灵动起来,充满色彩了。



原来的我不喜欢做饭,一是怕麻烦,二是盲目追求效率,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做饭这件小事上。现在体会到工作可以高效,但是生活需要细品。


曾经一想到做饭,就觉得头大,备菜,洗菜、炒菜、刷碗无不繁琐。现在把食物当作珍宝,用心地洗菜,擦干,切菜、炒菜,如法操作让一切都变得轻松自然起来。


饱满紧实的白菜,用手轻快地剥离成片,几乎没有破损;土豆去皮,先切成适合的形状再切片切丝;炒菜时,先炒什么,再炒什么,掌握火候炒至断生、再到飘香;出锅盛盘,满心欢喜地洗锅刷碗,清洁炉灶;整个过程毫无阻滞,非常丝滑。

最享受是切菜的过程,当把手上的动作、菜刀、眼前的蔬菜置于一心,“用心”让刀划过青菜,就进入了一种全然的心流状态,切菜变成了一种心的疗愈,看到所有的青菜都干干净净地切好摆放在应该在的位置上,内心觉得无比有成就感。


一旦做饭就把厨房当战场的日子已经远去,那时候做一顿饭就鸡飞狗跳,饭好了,厨房却是满目狼藉。现在,被南山饮食疗愈的我,开始把厨房当道场,做完饭后,碗碟干净,窗明几净,心生喜悦。


蕴含饮食疗愈之道的珍贵传承


我们桎梏于过往诸如 “水与汤断不可久煮” 之类的条框,执着于物质和营养,反而忽视了食物本身的最具效力的“能量”。


如果把目光投向科学的浩瀚星河,就能看到如巨星般闪耀的爱因斯坦,早已贡献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程式 —— E = mc² 这一质能方程,其实揭示了物质与能量转换的秘密,物质观向能量观蜕变的关键枢纽。


质量与能量,本就为一体两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能够互通有无,相互转化,饮食之道,亦是如此。

所以听到老师讲南山饮食背后的真实原理,我无比欣喜,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门真正能教会我做一顿有能量的饭的好课,也找到了真正能传授饮食疗愈之道的传承。




三和食养-南山饮食基础班课程介绍

点击了解详情



添加“食养小和”咨询课程



  图片:摄图网

编发:一碗粥

审核:楠楠


延伸阅读

◎三和食养丨南山老火水、老火粥熬制方法

◎三和食养丨践行半年,真切感受到吃对了才是对身体的滋养

◎三和食养丨一场颠覆认知之旅,让我从此对生活心生欢喜

◎三和食养丨南山老火粥之脑子VS身子

◎三和食养丨告别“宾馆式”的家庭生活,找回家该有的温暖

◎三和食养丨好孩子是用“好东西”养出来的

◎三和食养丨一个家的福气和财气都在厨房里


同有三和教育文化
同有三和一直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精选和传播至简至真、易学易用、效果显著的中医知识技能和健康理念,帮助大众真正实现“在家中医”、自主健康和圆满养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