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段琼
生命学堂一阶6期学员
百日筑基我以为我可能坚持不下来,因为11月,尤其是12月,是我们工作非常忙的时间段。百日学习我以为我可能学不进去,因为之前在我看来,中医是那么深奥、玄幻的东西。
没想到,我坚持了下来,一呆就是百日。等到班班说“正式的学习时段结束”,要写毕业总结时,我才恍然原来已过百日。
没想到,我已学习到了这么多中医内容;没想到,原来中医的形式有那么多种;不是生病看医生时才存在中医,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憩中都可以有中医的影子。
总结这百日以来的学习,我用几个词概括就是“顺应”、“场力”、“坚持”。
顺 应
开篇,江滨老师就给我们传递了“天地人”的概念。“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老师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的孩子,每个人都是“天子”,我们要做到顺应天地、顺应四时、顺应早晚。
这对刚接触中医的我来说是个“炸裂”的内容,就唯物主义来讲,我是我妈生的、我妈养的,怎么我就成天地的孩子了。
虽说难以接受(这节课我反复学了五六遍),可还是按照“听话照做”大法,不质疑、不排斥,乖乖照做。
每日10点前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在10月份20多摄氏度的南昌穿上棉裤,不吃生冷寒凉,吃饭不玩手机;日常练功;遇事提示自己,可以选择去做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
慢慢地,我发现了变化:同事说我的脸色比以前好看了,我发现我的大腿外侧、屁股不再总是冰凉的了,我的气血开始得到补充了;领导说我一直以来的“杠精”感减少了。
因为我学会了顺应天地、顺应四时、顺应事情的变化、顺应人体气场;不再拧巴,不再跟自己过不去。
场 力
我其实是个容易进行自我pua和被别人影响的人。每天或每段时间,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并要求自己执行、达到要求;如果没达到,那就下期再加码。同时,我会比较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影响。
知道了自己的属性后,我也一再注意,不要进入打鸡血或“被亢奋”的状态,同时远离消沉气场。
进入到生命学堂学习,老师提倡“松静慢”,让自己放松,让自己沉下去,让自己慢下来。尤其是秋丹老师分享的如何葆有生命元气,这让我在头脑中树立了“要松、要静、要慢”的意识和要向阳而生的概念。
生命学堂的圈子和微信群里,同学们也在不断地分享自己的练功,以及练功时的心态、动作,让我得以不断调整日常自己练功的动作、时间、指法。
同学们每日晒老火水、老火粥、穿棉衣,受同学们影响,熬煮老火水、老火粥这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的事,我每到周末必做,并将棉裤焊在了腿上。
生命课堂积极向上的氛围,深深影响了我的行为,推动了我的思想、行为不断向好。
坚 持
我坚持听话照做,做好实践。每日早睡早起,动功、静功有空就做,棉裤一穿就脱不下来;老火水、老火粥每周末必熬,艾灸、指法一周总要来上那么几回;思想在松绑,身体在向好。
我坚持向家人、朋友传递“衣为大药”、“天地人”、“南山饮食”等概念。我崽崽现在的状态是:睡觉吵着穿棉裤,袜子盖过三阴交,睡觉就是在给自己充电;我爱人睡觉前会找棉裤,我婆婆也开始时不时地煮老火水、老火粥;同事中也有人开始穿棉裤。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几个问题:
1、病症原理学得不够好。老师的讲解都是通俗易懂,我也听懂了,只是有的内容可能知道得比较浅显,不清楚具体运用。2、静功的练习我坚持不下去,总是吐不干净,不知道是不是练习方式有问题。3、总觉得缺点参与感。听说三和是有诵读课的,希望在后续夯基的课程中我们也有机会参与诵读。
感谢生命课堂如此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教学体系,让我这个中医小白能从初踏入门时,就能既从宏观层面、又能从生活中入手,学习领会中医,并从中获益。第7期生命学堂我已报名复训,打算学个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转,应该收获会更大。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三和的老师们。
编排 | 小白
图 | 摄图网
点击链接了解
三和生命学堂·一阶「百日筑基」课程简介
报名咨询请联系
三和小书童
推荐阅读
○ 刘力红 | 我们为什么要办三和生命学堂
○ 百日筑基后,中医临床近30年的我,不再彷徨!
○ 养生更应是年轻人的“必修课”
○ 一路泥泞一路辙,一路繁花一路歌
○ 一个资深“上火代表”的自救清单
○ 从生存,到生活,再到生命,你在哪个阶段
○ 古稀之年再出发,做好天地的孩子
○ 95后的我庆幸自己接上了祖国生命文化的根
点击视频感受三和生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