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中医疗法,是合于道的

文摘   2025-02-05 16:30   甘肃  


好的中医疗法,是合于道的


学习且实践东方柔性正骨有一年了,我从之前以传统针灸为主,多种内外治法为辅的调理风格,渐渐转型为了以东方柔性正骨为主要调理手段之一的调理风格。


慢慢爱上东方柔性正骨且加深对它的认同,并非因为我是毛泰之老师认同的东方柔性正骨学术秘书之一,而是因为这个法脉真的契合了我对于中医的认知,且能为患者带来显著且深切的影响。


对于中医,我是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好的中医疗法,是合于道的。在面对疾病时,能够扶正拔邪;在治未病时,可以将埋藏的隐患消除,同时提升生命质量。


此同时,新时代对于传统中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与接受,使往圣传承下来的瑰宝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


东方柔性正骨正是这样的一个法脉,她孵化于东方骨道,有着从道家诞生的灵魂,同时也吸收现代医学知识,以符合时代需求的语言阐释疾病,用华夏祖先的智慧为现代人服务。


无穷从“一”处生,

面对复杂的人体,我们仅靠一双手


面对现代人因为生活模式带来的种种与结构相关的病理变化,例如久坐伏案造成的脊柱曲度改变、肌肉板结劳损;因为长期缺乏系统性运动,导致核心肌群和下肢肌肉无力、稳定性不足而发生的体态改变;长时间静态动作导致的筋膜张力不均(例如ipad肩、鼠标手等)而出现的疼痛、以及其对于整体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某次外伤(如崴脚)后软组织愈合,但未从骨结构层面进行整复而导致的整体形变;甚至某些长期的情绪积累或者脏腑气血功能的变化对于骨结构的影响等等...


这些现代人的痛点,我与患者们都身处其中,曾经上下求索整体改善的方法,但未曾寻得中医学上能够直击痛点的疗法,直到遇到东方柔性正骨。


当我借用东方柔性正骨的调理,得以触摸到每一个患者的时候,就好像开启了一场长长久久的对话,尽管在调理时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缄默的。



当闭目冥心专注在个体身上时,我听到他的身躯对我不断倾诉:他大部分时间在做什么,他曾受过哪些伤,身上动过哪些刀子,气血状态如何,外邪有多少,心累不累,是不是依旧在骗自己不累还要加油干活?


近期在学习金融大师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这位93岁还依然活跃在世界舞台的智者提到,他处世的诀窍之一是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他认为,面对复杂的世界,只运用单一的思维体系是不够的。用他的比喻来说,就是“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眼中的世界便只是一枚钉子”。



世界如此复杂,那么作为“天人合一” 的我们,大宇宙的缩小版,势必也不会简单。


而东方柔性正骨,面向整体调理,正是多元思维模型的一个总集。


从传统中医视角出发,东方柔性正骨的整体口诀为“正骨易,独孤难成器。皮肉筋骨并血气,路路分明看仔细。” 皮、肉、筋、骨、脉,功能各有不同,但互相支持,相互合作,合而为一成就人之架构整体。


在我们正骨的时候,动骨头其实很容易,但如果脱离了其周围软组织结构,不考虑支持系统和正骨后的稳固性,未使皮肉筋骨脉相互协调运作,那就罔顾了患者整体健康的终极需求,依旧落入了局部处理的陷阱。


从临床需求角度出发,东方柔性正骨主张以“辨构论治”为核心,并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辨病论治”相结合,通过“三辨论治”诊疗疾病。


“辨构论治”

“辨构论治”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人体筋骨结构的力学状态,通过纠正紊乱的致病结构,使人体恢复最佳结构功能,好比将地震后扭曲的房屋结构复原,使其更稳固,能够更好地承重。

“辨病论治”

“辨病论治”则借用了西医学对于骨伤疾病的认识,界定特定疾病的性质以及病理机制,以求对每种疾病精细化调理,为患者更好地服务,并总结疾病的规律。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则基于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体质情况,在正骨之外,予以其他中医辅助调理,如针灸、汤药等等。


以上内容看似复杂,但已然是提纲契领,往下拓展,每一条都对应独立的体系,可以无穷细分。然而大道依然是至简的,此处的无穷都是从“一”所生,面对复杂的人体,我们仅靠一双手。



当肉眼闭合,当小我消解,

当道家精神被践行


东方柔性正骨的总诀说得好:“挫锐解纷,一元在抱”。当肉眼闭合之时,心眼则更灵敏;当小我消解时,则能拥抱更大的力量;当强迫性思维停止时,骨结构就能够欣然地被邀请,归复于正位。


若医学知识属于“阴”,那么我们修的这颗心就属于“阳”,唯有阴阳合和,才能乾坤泰交。



去年毛泰之老师回国,我有幸参与了跟诊,也认识了毛老师的弟子和助教团队,能够真正得以见证,道家的精神是如何得以被践行,什么叫作“东方骨道”。


尽管毛老师在骨伤界早已是开山立派的宗师级人物,各地的弟子也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但是不管是面对患者还是学员,都没有半分架子。在诊室中,不管患者病情轻重,都耐心解释,调理到位,躬身笃行;在课程中,毛老师也将他基本所有可以讲的都和盘托出,助教团队也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孺子牛一般地踏出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坤卦之象。


然而在诊室和课程之外,毛老师及其团队对于自身都有相当高的要求,不管是学术还是手法,以至于为人处世,从未停下自省和提升的脚步,时常教学互练至深夜。披荆斩棘地演绎出一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乾卦之象。


十余载对于道家的“水流善下,卑自登高”之精神的践行,使“泰卦”从乾坤和合中诞生,成就了今天的“东方柔性正骨”,才能让我们用简单的一双手,演绎出康泰大道。


对这一法脉越深入,越觉得,我们正的是骨,也不仅仅是骨,骨结构只是我们调理的抓手。借由这一法脉,我们修己达人,与患者共同趋向健康的大道。


感恩毛老师和先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愿与同修们继续共勉。


作者简介

王晶颖,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推方向)硕士,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学员,同有三和东方柔性正骨高级研修班15期学员,东方柔性正骨学术秘书。


2025年首期课程

东方柔性正骨高级研修班

3.8-3.12@北京

👉点我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延伸阅读

了解东方柔性正骨


1、“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让东方独有的文化和技术走向世界(上)

2、“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让东方独有的文化和技术走向世界(下)

3、东方柔性正骨如何从丹道中来?与道家关联何在?

4、那些学习柔性正骨的人到底收获了什么?


助力医生成长

1、肌骨手法层出不穷,东方柔性正骨为何能脱颖而出

2、从事手法行业多年,东方柔性正骨照亮了我临床的一大片盲区

3、推科班毕业的按摩小弟如何一步步成为徒手正骨的医师

4、以轻柔之力,呵护孕产妇之痛

守护家人健康

1、妈妈,我做主,咱们再多活几年

2、老人把长寿希望都放我身上,这是我学习前始料未及的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为什么同样练太极拳有人养生有人却伤身?

The end

文章/王晶颖

编发/橘椿汜

图片/摄图网


同有三和教育文化
同有三和一直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精选和传播至简至真、易学易用、效果显著的中医知识技能和健康理念,帮助大众真正实现“在家中医”、自主健康和圆满养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