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期专访 | 齐鲁医院李卫国:无创手段这么多 为何还要做植入式的神经调控来治疗神经和精神类疾病

学术   2024-11-13 07:01   北京  

神外访谈

第975期‍‍

观点摘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卫国教授在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中,无创和有创的手段并不矛盾。外科医生在目前的治疗措施和方案中,往往建议患者在疾病的早中期进行经颅磁刺激,并结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的确能改善患者的一部分症状,但是到了疾病的中后期,疾病进展时,处于难治性的疾病的状态下,就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本期专家访谈

神外前沿:神经调控技术未来的应用边界或趋势在哪里?
李卫国:大家把人体的很多疾病诊疗的进展归功于脑科学的发展,而脑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基础学科的进步。基础学科和新兴技术,包括脑机接口技术的结合,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础学科,主要是对脑功能的研究,包括大脑电生理学的研究,比如神经元电生理的特点,哪一类神经元电生理特点是一致的?是如何传导的,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如传导到脊髓,然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我们需要对整个大脑功能环路进行分析。

不同的功能环路又代表了不同的功能形式,比如说运动功能,有运动环路;情感,如人的焦虑、抑郁、开心等,有情感的环路;认知,包括老年痴呆、认知障碍,有记忆认知的环路;当然,还有其他的奖赏环路,以及调控饮食、昼夜的规律的环路等。

通过对不同环路的了解认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神经调控治疗,其中就包括了脑机接口的刺激,比如说如果人未来大脑老化,记忆力减退了,可以找到几个在记忆环路里起决定性的几个重要的节点,给予一定量的刺激,就像公交地铁站点,有大站与小站,大站对人流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给予适当的调控,可能会产生显著的变化。

前期我们可以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调控治疗对动物的功能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然后再进入到临床的人体实验,看对记忆力是否有帮助,这样就可以把这些技术带入到临床,对人类有极大的促进。

我们希望神经调控技术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临床研究,能够促进改善人的记忆力,改善人的情感,改善抑郁状态或者改善病理状态。

当然,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一定是有边界的。我想每一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一定是在严格的伦理基础上进行操作的,所以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一定要在人类伦理的框架下进行合适、有效的研究。这是技术研究的方面。

另外一方面是硬件的研究。硬件的研究包括脑机接口的各方面设计。广为大家所知的是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用像矩阵一样的电极,可以理解成非常多的像纤毛一样纤细的电极,植入大脑,和人类大脑形成几千甚至更多的触点连接,既可以采集信号也可以输出。在现阶段,这种电极记录采集信号的意义大于治疗的意义。

未来不仅是目前最常用的脑深部电刺激(DBS),以及皮层电刺激(MCS),脊髓电刺激(SCS)、迷走神经刺激(VNS)等各种各样的神经调控手段,或者说脑机接口的手段,会找到它更多的适应症。

目前我们神经调控开展比较多的适应症,主要是运动障碍性疾病,这一大类里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舞蹈症等疾病,其他还包括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的抑郁症、强迫症等非运动障碍的疾病;昏迷的促醒,未来可能还会有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等,这都是我们正在研究或者已经开展的工作。

当然,临床还有些难治性的疼痛,如丘脑痛、疱疹后的后遗症、椎管术后的难治性患肢痛、糖尿病足等疼痛,都可以用类似的神经调控技术去改善,甚至说解除病痛。

我想,大家在广泛应用神经调控技术的同时,临床医生一定要注意,严格执行术前评估。为什么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那么理想,达不到在有些大中心治疗的有效比例,可能是在适应症的把控、术前评估是否严格上可能出现了问题。

所以我们还是呼吁各中心严格把控神经调控的术前评估,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这类手术,在术前评估的工作中,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例患者是否适合神经调控手术,以及做完手术以后能达到多少的改善,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通过严格的评估流程,基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

所以神经调控技术,无论从基础、临床,还是从未来的应用上,大家既要奋力往前开拓,深入的研究,又要谨慎的去把控,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两方面的工作。

神外前沿:关于神经调控,我们发现,神经外科默认的都是DBS、VNS等有创的手段,但是神经内科和精神科默认的神经调控模式是经颅磁刺激等无创的手段,尤其您谈到抑郁症、强迫症等神经调控上,请问未来有创的调控应用优势在哪里?
李卫国:您讲的问题非常好,因为在门诊中,很多患者也经常问到同样的问题,同时很多患者也经历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头上戴类似一顶帽子,给予大脑一定刺激,以达到对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调控的目的。

从外科医生角度讲,经颅磁刺激技术有点像万金油,应用的场景非常广泛,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神经传导的状态,它既可以对难治性癫痫产生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对帕金森病这一类运动障碍性疾病产生一定的效果,也包括难治性的抑郁、情绪的问题,甚至认知的障碍等等,都可以用经颅磁刺激技术进行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项目前广泛应用在康复科以及神经内科门诊的治疗。但是为什么依然还有很多神经和精神类疾病患者来到神经外科的门诊,也就是说这一部分患者经过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后,虽然短期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短期有多短呢?可能症状的改善能维持一天、两天或者几小时,就是做完经颅磁刺激治疗之后几个小时觉得轻松,但是过了几天以后,症状就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往往不持续、不长久,大部分只能短暂地改变大脑神经传导的状态,改善症状,这种短暂的改善满足不了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

在经颅磁刺激作用下,对于难治性的运动性障碍、难治性癫痫,或者难治性的抑郁等,疾病进展的速度没有明显改变,而且这种进展往往不可逆。即使在做着经颅磁刺激治疗,患者的疾病依然在持续进展,这时,患者会产生恐慌的心理,很多患者又开始求助于外科手术。但经颅磁刺激和手术治疗这两者不相悖。它们是治疗疾病的不同方式。

我们在目前的治疗措施和方案中,往往建议患者在疾病的早中期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就是说每一种治疗手段有它适合的治疗阶段:患者在疾病的早中期进行经颅磁刺激,结合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的确能改善患者的一部分症状,但是到了疾病的中后期,疾病呈进行性进展时,经颅磁刺激等治疗如果远远达不到缓解患者症状的目的,神经调控手术治疗就应该在严格的评估基础上尽快进行。

神外前沿:在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中,无创和有创的手段并不矛盾,甚至相互补充?
李卫国:从我的角度来讲,虽然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所有到我门诊的患者,不管是运动障碍疾病,还是其他疾病,我的原则基本上就是三条:第一条先无创治疗,第二个阶段是药物治疗;疾病在药物治疗和无创治疗的效果都不理想了,就是处于难治性的疾病的状态下,最后一步是手术治疗,这是我往往说的三部曲。

当然,无创的治疗手段很多,包括康复治疗,如运动、锻炼,经颅磁刺激等没有创伤的治疗;药物治疗也有口服药物、注射治疗等。患者基本上到我门诊,如果已经经过前两步了,效果不理想了,我才会给患者考虑做手术,所以这两者不矛盾。

本期专家简介

李卫国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调控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抗癫痫学会常务理事。专业方向: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征、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抽动障碍、舞蹈病等)及成瘾、难治性抑郁等疾病的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BS)等神经调控治疗,参与完成齐鲁医院DBS标准化流程的建设;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治疗;擅长单纯神经内镜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


相关报道:

第950期专访 | 齐鲁医院李卫国:可采集局域场电位的DBS方向性电极 如何让帕金森病治疗更智能 疗效更好

美敦力DBS特刊 | 专访李卫国:齐鲁医院率先开展DBS日间手术  争取48小时内完成患者入院出院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

神外前沿
科技推动学科进步,神外前沿是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