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 内镜垂体手术的AI辅助解剖识别 Nature子刊报道

学术   2024-11-12 18:20   北京  

学术动态

神外前沿 232期

神外前沿讯,近日,英国伦敦国立神经外科医院神经外科Hani J. Marcus等在Nature 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 (中科院分区为 1 区,JCR 分区为 Q1,影响因子 15.357)上报道了人工智能在内镜垂体手术上的最新应用进展。

上图:顶部的“图像”行展示的是未经过任何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该图像呈现给参与者,由他们对解剖结构添加多边形标注。底部的“人工智能预测”行展示的是带有人工智能预测的蝶鞍分割的图像,它作为参与者解剖标注的覆盖层呈现给他们。


据了解,垂体肿瘤周围环绕着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对这些结构进行识别可能颇具挑战性。

研究者开发出一种能够对鞍区解剖结构进行分割的人工智能模型。本研究中参与者的任务是在六张图像上标注鞍区,最初在无辅助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再次标注。研究招募了六名医学生、六名初级培训医生、六名中级培训医生和六名专家。 

在鞍区识别方面总体上有所改善,未借助人工智能辅助时的DICE得分是70.7%,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后提高到了77.5%(提高了6.7%;p < 0.001)。医学生对人工智能辅助的利用程度最高且从中获益最多,其DICE得分从66.2%提高到了78.9%(提高了12.8%;p = 0.02)。这项技术有可能加强外科教学,并最终用作手术中的决策支持工具。

上图:标注结果高度一致的区域以黄色显示,这表明在一个亚组的参与者当中,蝶鞍标注有明显的重叠部分。作为参考,展示了真实情况(白色边框)和人工智能建议(黑色边框)的蝶鞍标注轮廓。对每个亚组在人工智能辅助前后的热图进行比较,总结了人工智能辅助后所发生的空间变化。


近年来,经鼻蝶窦手术已经取得了众多技术进步,其中许多进步有助于术中导航以及对周围关键组织的保护。首先,采用内镜入路可拓宽在狭长的鼻内通道末端的视野范围。然而,大多数内镜是二维的,因此缺乏深度感知能力。同样,应用神经导航可依据术前影像辅助进行解剖定位,但无法顾及术中组织的移位情况。此外,在特定病例中可应用多普勒超声(用于识别动脉/静脉结构)和神经生理监测(如视神经监测),其优势在于可实现“实时”监测,但需要额外的设备和专业知识。

在这项临床前对比研究中,研究者已经证明了人工智能辅助对于学生、实习医生和专家在内镜下垂体手术中识别颅底解剖结构的实用性。使用者经验越少,从人工智能辅助中获益就越多——无论是在提高操作表现还是保障安全方面。

论文信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operative anatomy recognition in endoscopic pituitary surger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746-024-01273-8


作者:Danyal Z. Khan, Alexandra Valetopoulou, Adrito Das, John G. Hanrahan, Simon C. Williams, Sophia Bano, Anouk Borg, Neil L. Dorward, Santiago Barbarisi, Lucy Culshaw, Karen Kerr, Imanol Luengo, Danail Stoyanov & Hani J. Marcus


学术动态往期:

学术动态第231期 | 天坛医院谢坚团队提出岛叶胶质瘤新分型  发表在Cancer Medicine

学术动态报道第1-230期(2017-2024)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

神外前沿
科技推动学科进步,神外前沿是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