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日,法国航运巨头达飞轮船(CMA CGM)在二手市场的最新动向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该公司不仅以超过1.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五艘集装箱船的收购,还在新造船领域展开了重磅投资。这一系列交易标志着达飞轮船在航运市场上的持续扩张与转型,也反映出全球航运行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激烈竞争和复杂的市场动态。
达飞轮船此次收购的五艘集装箱船包括四艘由比利时CMB.TECH旗下Delphis管理的冰级集装箱船以及一艘来自希腊船东Cape Shipping的船只,整体交易金额超过1.5亿美元。这五艘船的规格和背景各异,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较高的投资价值。
其中,Delphis管理的四艘船舶的总运力为1900 TEU(标准箱),包括“Delphis Bothnia”号与“Delphis Finland”号(均为2016年建造)、“Delphis Gdansk”号与“Delphis Riga”号(均为2017年建造)。这四艘船每艘的售价超过3000万美元,显现出冷藏运输船在航运市场中的高需求和高价值。这些船只主要承担冷链物流业务,服务于全球范围内对温控集装箱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随着冷链物流在食品、药品等高价值商品运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类船舶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增大。
除了Delphis的四艘船,达飞轮船还从Cape Shipping收购了一艘较为特殊的船——“Cape Monterey”号。这艘船建于2015年,运力为2190 TEU,售价约为3500万美元。据悉,达飞轮船将在今年4月对该船进行特别调查。这笔交易的完成将进一步提升达飞轮船在二手市场的竞争力,并扩充其在冷链运输领域的船舶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CMB和Cape Shipping这两家船东也在近年逐步剥离其部分资产,标志着二手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的高峰期。譬如2014年建造的“Detroit Express”号、“Livorno Express”号等四艘船,去年11月便以1.8亿美元的价格被MPC Container Ships收购。
二手市场如此活跃,背后有着深层原因。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随着全球贸易的逐渐复苏,航运需求不断增加,二手船能快速补充运力,满足市场需求。一些船东通过出售老旧船舶,回笼资金,优化船队结构,也为二手船市场提供了货源。从经济成本考量,购买二手船相较于新造船,成本更低,资金压力较小,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扩张方式。而且,新造船的交付周期较长,二手船交易后能迅速投入运营,抢占市场先机。从战略层面分析,达飞轮船这样的巨头通过二手船收购和新造船订单并行,既能快速扩充运力,又能优化船队结构,提升在不同航线上的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对于像达飞轮船这样的航运巨头而言,收购二手船舶无疑是一种合理的资本配置策略,既能够迅速补充运力,也能降低新造船的周期风险。
在加大二手船市场布局的同时,达飞轮船也没有忽视新造船领域的投资。2025年1月,达飞轮船宣布与韩国HD现代重工签署了价值26亿美元的订单,购买12艘1.8万TEU的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这些船舶预计将在2028年至2029年间交付,标志着达飞轮船在绿色航运领域的进一步加码。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船的使用将有效减少航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符合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此外,达飞轮船还在中国和韩国的船厂寻求报价,计划再购买12艘1.8万TEU的集装箱船,并考虑进一步扩建10艘1.1万TEU的新船。这一系列新造船订单的发布,意味着达飞轮船正通过大量投资,稳步推进其全球布局,尤其是在长远的环保与绿色航运领域占据先机。
通过这两大举措,达飞轮船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应变能力和战略眼光。当前,航运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全球经济复苏尚未稳定,航运需求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然而,达飞轮船选择在二手船市场和新造船市场同时发力,既能快速增强运力,又能确保长期竞争优势。这样的战略布局也让其在全球航运巨头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
在这场航运业的“马拉松”赛中,达飞轮船不仅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也在为自身的长期发展积累资源与优势。未来,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达飞轮船如何应对新一轮的挑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