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日,根据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数据,海岬型船的平均现货租金已降至5900美元/天,较前一天下跌了8.7%,当月下跌幅度更是高达50.9%。
市场的低迷,首要因素是澳大利亚恶劣天气的干扰。根据Clarksons Securities的分析,澳大利亚的飓风季节已经严重拖累了铁矿石出口,尤其是全球最重要的铁矿石出口港口——黑德兰港的运输。由于热带气旋的影响,黑德兰港再次遭遇关闭,导致铁矿石的生产和发货受到持续干扰。更为严重的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发货量同比下降了2.8%,这一数据表明,尽管中国等主要消费国的需求依然强劲,但供应端的短期困难难以忽视。
另一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压载船数量的激增。随着铁矿石和铝土矿等货物的需求波动,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压载船”。根据Braemar的研究报告,12月到1月间,海岬型船压载船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从太平洋地区出发的压载船,正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应过剩,导致运费下滑。与此同时,尽管巴西和几内亚的铁矿石出口维持稳定,甚至略有增长,但整个大西洋至亚洲航线的运费市场依旧低迷,这让海岬型船的需求愈加疲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并非只是短期波动,而是与中国农历新年假期的时间差异密切相关。假期期间,中国的工业需求会出现周期性放缓,这直接影响了全球海岬型船的需求量。尽管市场预期假期后的反弹,但到目前为止,反弹并未如期到来,这给航运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的现货市场充满挑战,但长远来看,航运业并未完全丧失希望。Clarksons Securities指出,虽然现阶段市场低迷,但在3月份,远期运费市场可能会出现复苏迹象。2025年3月的合约每天的交易价格预期为12000美元,而2025年第二季度的合约价格则有望升至17400美元至17700美元之间。这一预测表明,航运市场虽然受到短期因素的压制,但长期的需求回升和市场调整潜力仍然存在。
这也揭示了航运市场的周期性特征。虽然现货运价出现大幅下跌,但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供应链的逐步恢复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远期运费市场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预期。这对于航运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当前的低迷局面只是暂时性的,行业前景依旧值得期待。
总体而言,尽管海岬型船市场目前面临困境,短期内运价的下行压力仍不可忽视,但从整体趋势来看,航运业的未来依旧充满机会。短期的低迷或许正是市场调整的必经阶段,而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贸易流量的回升,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复苏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