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近年来,尽管航运市场波动加剧,马士基仍然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和深厚的财务实力脱颖而出。
强劲业绩背后的高运费效应
马士基的成功并非偶然。2024年,全球航运市场的运费价格持续高企,令该公司从中受益匪浅。具体来说,马士基的平均运费上涨了17%,每个集装箱的平均运费达到了2698美元。这一涨幅使得其海运业务收入达到373亿美元,高于去年的336亿美元。此外,公司的码头和物流业务也表现良好,尤其是在码头业务中,APM码头的收入增长至44亿美元,较去年增加了6亿美元。
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步恢复,航运行业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从马士基发布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尽管航运业的整体表现优异,但该公司并没有回避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
红海局势的变数: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红海,作为全球航运的关键通道之一,近段时间成为了航运业的焦点。由于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尤其是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激化之际,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形势严峻。马士基及其他航运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航线规划,许多集装箱船选择绕行非洲,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这一“绕道”决策虽然有效避免了潜在的风险,但也造成了市场运力的急剧减少。
截至目前,胡塞武装虽然已承诺停止袭击商船,但红海航运的稳定性依旧无法得到保证。马士基和其他航运公司均表示,未来数月将继续密切关注该地区的局势变化,决定是否恢复红海航线的通行。投资者和分析师对这一局势的担忧,主要在于市场可能因产能过剩的压力而遭遇“需求崩塌”。若红海局势得到彻底恢复,航运公司将面临大量运力回归市场的局面,运费也将可能出现大幅下滑。
中美贸易战的隐忧与美国关税政策的潜在冲击
与此同时,马士基还面临着来自地缘政治的压力,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征,导致了大量集装箱货物的运输受到影响。虽然拜登政府上台后未能立即撤回部分关税政策,但市场上对未来贸易政策的担忧依然存在。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了跨太平洋航运需求,进而影响了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的运力和运费。
DNB Markets分析师指出,集装箱市场高度依赖美国这一终端市场,而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集装箱运输关税,可能导致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大幅波动。与此同时,集装箱航运公司正面临由新船交付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2019年及2020年为应对疫情后市场需求的暴增,各大航运公司在疫情期间大力扩张了船队规模,然而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下,航运需求并未能持续增长,导致市场面临一定的运力过剩压力。
资本回报与股东期待:回购与分红计划的双重刺激
对于马士基来说,如何平衡资本支出与股东回报,将成为未来决策中的关键议题。在宣布强劲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后,马士基的股价应声上涨,股东回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公司宣布了高达2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提议支付每股1120丹麦克朗的股息,股息支付率为40%。这一系列的回报措施,无疑为马士基赢得了股东的青睐。
北极证券分析师指出,马士基的强劲现金流及稳健的资本配置,使其在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股票回购与股息分配计划的发布,意味着马士基不仅具备充足的财务储备,而且其资本配置正逐步改善,这对于股东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利好。
未来展望:从危机中寻找机会
展望2025年,马士基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全球航运市场的需求与运力之间的博弈、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的脆弱性,都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然而,马士基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强大的市场份额,依然具备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