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接到通知,有幸参加一个活动,周六下午吃完中饭便出发了,目的地永漋,预计用时一小时十八分钟。
洋哥突然腰疼,坐着没支撑都费力,躺了一上午,养精蓄锐,就等着下午当我的司机。他大概小看了我,毕竟京山到罗店的路我可跑了六年,一个人跑永漋也是颇有自信。
城区的路确实不好开,大爷推着一大车废品斜着走,卡在路上半天,后面拥堵了好几辆车。紫霄路的路口还没有安装红绿灯,前面右转的车突然停下。好歹开到了通往水峡口的大路,通畅多了。
冬天的山路枯燥,大都是土黄色,土黄的树,土黄的枝干,土黄的泥土,松柏的绿太少,因而绿也染上干枯的黄。路遇给小沟清理枯叶的公路养护人,一锹一锹铲出来。还有不少砍柴人用拖拉机装上满满一车柴火,定能过个暖冬。
过水峡口经仙女镇又出义合就到了农谷大道,很快就到杨沣,这地还是之前听同事提起过,是她的老家,真的远。过了主街道没多远就是永漋了,大片的平地,一边种着才几寸高的冬小麦,另一边种着张开一两片叶子的包菜。
一个农夫的三轮车停在路边,在宽广的小麦地里,他背着药筒,带着草帽,举着喷嘴,那么多小麦,他得打多少天才能打完。但也没什么着急的事,那他就可以慢慢打,看着小麦一寸一寸地长高。
麦地里还有一些墓碑,墓地的主人可能就是这片田的先人。后人守着农田,也守着先人。还有好多栋两层的一进式的屋子,只用红砖垒起来,没有瓦片也没有泥墙,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终于到了永漋书院,我打给负责人,结果活动时间是下周六!已经不是第一次闹出这样的乌龙了,我哭笑不得地对洋哥摆摆手,他就已经心领神会,还安慰我:“就当是遛弯了吧!”
如果不出门,也是宅在家里,所以这一趟误跑就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