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上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学术   2024-07-22 09:49   黑龙江  

半年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出版的研究成果的传播,“中国科学化学”公众号2024年上半年发布了120余篇微信稿。现将最受关注的30篇整理如下。敬请关注!

二次电池发展路线图

Sci. China Chem.发表了万立骏院士、陈军院士、郭玉国、张强、尉海军、王久林、张新波、侴术雷、郭再萍、崔光磊、康飞宇、支春义、李先锋、莫一飞、朱一舟、苏东等专家合作撰写的综述文章——二次电池发展路线图。

分子视角下的电子自旋——自旋化学开拓合成化学科学前沿

蒋尚达教授、高松教授、付雪峰研究员从化学过程和分子材料的自旋效应、分子自旋材料新物态、分子自旋诊疗药物以及自旋化学理论计算等方面介绍了自旋化学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并对自旋化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四川大学游劲松/宾正杨教授团队:“七元中环锁”分子设计策略构筑高性能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游劲松教授和宾正杨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七元中环锁”分子设计策略,并基于此策略开发了新型三苯并环庚烯酮(TBP)电子受体和高性能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DPAC-TBP),最终制备了高效率OLED器件。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手性发光材料

手性发光材料以其独特的对映体结构,能够实现圆偏振发光(CPL),在3D显示、信息存储与加密、自旋信息通讯、CPL激光、光学生物成像和诊疗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方便阅读,编辑部整理了Science China Chemistry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章。

构筑未来:框架化学的研究前沿与产业化展望

基于“框架化学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战略研讨会,岳衎、丁三元、雷浩、卜显和、陈小明、付雪峰等阐述了“框架化学”的科学内涵,从框架结构的设计合成、精确表征、高性能化和产业应用四个方面综述了框架化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凝炼了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面向国家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61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智能化学”在西安召开

2024年5月18-1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61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智能化学”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协办。

Sci. China Chem.影响因子10.4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集

根据JCR最新数据,Sci. China Chem. 2023年影响因子为10.4,在国际综合性化学期刊中排名为27/230,在JCR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均位居Q1区。

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探讨面向能源电化学的新一代表征方法——从工况表征到人工智能

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及其同事们在讨论谱学电化学发展脉络和分析非原位、原位和工况三类表征的本质性区别的基础上,展望面向新型电化学能源器件/系统的新一代工况表征实验和理论方法,建议着重发展可实时检测关键反应中间物/产物的谱学和传感技术,全面跟踪各个界面和体相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它们之间的耦合与串扰,进而解析整个系统内相互关联的复杂机制;强调能源器件工况表征技术进一步与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互补,将实现各类工况表征和检测模块与器件的工况调控部分的系统结合。

Science China Chemistry综述:人工智能在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院士、清华大学罗三中教授、浙江大学洪鑫研究员、清华大学杨骐博士、广州国家实验室廖矿标研究员、复旦大学陈茂教授、北京大学裴剑锋研究员、莫凡洋研究员、吕华教授、张文彬研究员等多位领域内专家合作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人工智能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院士团队吴永真教授:空穴传输材料分子工程实现高效稳定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院士团队吴永真课题组合成了新型氰基膦酸作为锚定基团的自组装型有机空穴传输材料MPA-CPA,MePA-CPA和TPA-CPA。基于双甲基三苯胺的MePA-CPA与带隙为1.68 eV的宽带隙钙钛矿具有最优异的能级匹配,实现了超过22%的光电转换效率和1.29 V的开路电压(VOC),开路电压损失低于0.40 V,是目前宽带隙钙钛矿器件中的最小开路电压损失之一,同时新型空穴传输材料的使用也能够抑制卤素相分离,提升了宽带隙钙钛矿的光照稳定性。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OLED

编辑部精选了“OLED”领域的文章。

四川大学李乙文&吴昊星医工交叉团队:通过破坏能级结构来增强人造黑色素材料的紫外吸收能力

四川大学李乙文和吴昊星教授医工交叉团队通过分子模拟计算筛选出一系列具有强给电子特征的苯并杂环分子来破坏黑色素材料内在的D-A结构以实现对体系能带隙的增加,最终增强了黑色素材料的紫外吸收行为。

安师大熊宇杰&孔婷婷&崔晓峰团队:插层离子调控局部配位环境提高电催化CO2还原的性能




安徽师范大学熊宇杰教授、孔婷婷副教授和崔晓峰副教授等基于不同离子插层同构的二维银框架AgCNs-BF4和AgCNs-ClO4,研究了不同的插层离子对于电催化CO2还原性能的影响,阐明了插层离子通过氢键弱相互作用促进CO2活化和中间体稳定的作用机制。

北科大姜建壮&王康团队和北化工李晓锋团队:水热合成高晶态介孔共价有机骨架应用于阴极钠离子储存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姜建壮/王康团队和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晓锋团队利用绿色的水热合成法将具有丰富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的六氮杂三萘六羧酸与氨基构筑单元结构获得了两例高晶态的介孔COFs。

中科大杨金龙院士课题组李星星团队:利用d-p自旋交换机制实现室温磁性的二维团簇基金属有机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课题组李星星团队利用磁性金属团簇和有机环之间的d-p自旋交换机制,理论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室温磁性的二维团簇基金属有机材料,并且通过调整金属团簇的尺寸大小实现了不同的自旋功能性质,包括双极磁性半导体(BMS)、单自旋半导体(HSC)和狄拉克半金属(HM)。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基于侧链连接和末端连接的新型高效高稳定性二聚化受体光伏材料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通过Y系列分子的侧链进行偶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聚体材料BC-Th,同时也制备了基于端基偶联的二聚体TC-Th用以研究对比两种连接方式的光电性能差异。使用D18作为给体材料分别和两种受体材料共混制备器件,基于BC-Th的共混膜具有更加紧密和有序的分子堆积和清晰的纤维网络结构。因此,BC-Th:D18的二元器件实现了相对更高的17.43%的PCE和79.13%的FF,该FF是目前基于二聚化受体的OSC中的最高值。

王殳凹课题组:柔性二维层状穿插型框架材料对甲基碘的高效捕获研究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柔性性质的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SCU-20),该材料可利用其“滑轨状”孔道及层间弹性收缩性质通过可及的高密度活性位点将极难捕获的甲基碘限域在框架中,在静态吸附和极低浓度的动态吸附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甲基碘吸附性能。

Sci. China Chem.有机合成文章精选——Asymmetric Synthesis

编辑部精选了“Asymmetric Synthesis”领域的文章。

山西煤化所-中科合成油杨勇&何鹏团队:K助剂调控Pt催化剂助力共芳构化反应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杨勇和何鹏研究员团队,基于分子筛中Pt封装技术探索了K助剂对Pt尺寸和电子效应的影响,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探究了共芳构化过程中甲烷的参与途径。本工作不仅揭示了K助剂在Pt尺寸、电子结构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构建高效芳构化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中科大姚涛教授团队:Fe–Rh双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位距效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涛教授团队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证明了Fe-Rh双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位距效应。其中Fe-Rh2@NC具有最佳的dFe-Rh原子距离,反应半波电位达到0.91 V,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ORR活性。

南开大学郭东升课题组:一类高效通用的新型赋形剂——偶氮杯芳烃

南开大学郭东升课题组深度融合大环主体“杯芳烃”的共价(易于修饰,结构改造空间大)和非共价(截锥结构,底物范围广)双重优势,开发了一类高效、通用的新型大环赋形剂,偶氮杯芳烃。

暨南大学陆伟刚/李丹教授团队:多孔有机聚合物局部极化调节电荷分离效率

暨南大学陆伟刚教授/李丹教授团队在多孔有机聚合物(POP)的合成过程中,用极性的呋喃/噻吩单元替换非极性的苯环单元来促进电荷分离和活性氧物种(ROS)生成效率。受益于框架局部极化的增加,含噻吩的POP(JNU-218)在光照条件下的电荷分离效率明显提高,在需氧反应中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性能,其收率远高于含呋喃的POP(JNU-217)和含苯的POP(JNU-216)。这项工作为高性能非均相光催化剂在分子层面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华中师大徐浩课题组:远程铜催化炔基噻吩碳酸酯的对映选择性取代反应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徐浩课题组报道了新颖的铜催化远程炔基噻吩碳酸酯的对映选择性取代反应,通过用芳香基团取代烯炔酯中的C=C双键,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地合成手性三芳基甲烷化合物。

南京大学郑佑轩课题组综述:用于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郑佑轩团队综述了手性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手性骨架、圆偏振发光(CPL)特性和器件性能。此外,还讨论了提高手性材料和CP-OLED的g因子的分子设计概念、器件结构和方法。

苏州大学张伟课题组:基于温度响应性超分子组装体圆偏振发光的原位调控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由聚集诱导发光(AIE)基团(Z)-4-(1-cyano-2-phenylvinyl)benzoic acid (CPSB)、手性linker谷氨酸和热响应性链段聚乙二醇(PEG)组成的手性两亲性分子CPSB-GLU-PEG350(CGP)。通过调节CGP的手性超分子自组装过程,发现了具有原位温度响应性的手性超分子结构变化,并成功实现了圆偏振发光(CPL)信号的原位温度开关和全色系发射。

《中国科学:化学》出版“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专刊

《中国科学:化学》邀请南京大学陈懿院士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为特约编辑组织了“纳微界面反应机理探索”专刊。该专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39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1位报告专家的综述文章。

暨南大学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通过MOF材料构建了磁性微纳机器人集群用于pH响应性靶向药物递送

暨南大学王吉壮/李丹教授团队提出了利用响应性MOF材料构建磁性机器人集群(MMRSs)用于靶向药物递送。鉴于磁响应性Fe@ZIF-8纳米粒子具有易于合成、pH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优点,该团队构建了MMRSs,以实现pH响应性的靶向药物递送。

Sci. China Chem.有机合成文章精选——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Synthesis究

编辑部精选了“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Synthesis”领域的文章。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团队:加速非均相开环聚合形成具有可点击侧链且结构明确的螺旋聚(N-烯丙基丙氨酸)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团队以醋酸为催化剂,苄胺为引发剂,在非极性正己烷溶剂中对低活性的N-烯丙基-丙氨酸-N-羧基酸酐(AlN-Ala-NCA)进行加速非均相开环聚合(HROP),获得了结构明确的聚(N-烯丙基丙氨酸)(PNAA)。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传峰、李猛等:给体调控的轴手性TADF对映体实现多色圆偏振电致发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传峰、李猛研究员等通过给体调控的分子设计策略实现了基于具有相同手性骨架的多色CP-TADF材料的创制及高效CP-OLED器件的制备。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所有供稿的作者!感谢“CBG资讯”、“化学加”、“纳米人”、“知光谷”、“催化之光”等公众号的合作推送。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化学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