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升级,对日韩造成多大冲击?

文摘   科技   2024-07-27 07:30   中国香港  


中国产业升级发力,日韩何去何从?

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制造业领域加速升级,尤其是在汽车、造船、半导体等传统优势产业,中国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并超越日韩竞争对手,引发了外界对中日韩三国产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汽车、造船、半导体三大行业切入,深度剖析中国产业升级给日韩带来的冲击。

文 :青柿商业笔记主编

图:网络(侵删) 



1.
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出口全球第一
汽车工业历来是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风向标。

多年来,日本和韩国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这一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一举超过日本,跃居全球汽车出口第一。韩国出口263.3万辆,位列全球第五。


中国车企不仅在销量上领先,在品质、技术、性价比等方面也得到海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日韩车企正承受巨大压力。从去年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到现代、起亚等韩系品牌纷纷降价,无不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正在迅速提升,对日韩形成空前挑战。



2.
造船业:接单占比超半,一骑绝尘
造船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中国正以迅猛之势实现后来居上。


根据克拉克森2023年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全球累计新船订单成交量为4149万修正总吨(CGT),其中,中国承接了2446万CGT,市场占有率达到58.9%,比2022年的49%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稳居全球第一;这也是中国造船业连续3年超过韩国夺得全球新船接单量冠军。


而韩国承接了1001万CGT,市场占有率为24.1%,比2022年的38%减少了近14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全球最大的船厂已花落中国,中国船企正加速抢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市场,韩国老牌船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3.
半导体产业:后发先至,迎头赶超
半导体是韩国的王牌产业,三星、SK海力士等龙头企业在存储芯片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大力发展芯片产业,韩企的优势地位正受到动摇。


2023年,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厂商凭借先进制程和产能优势,在NAND闪存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三星的市场主导地位面临巨大挑战。在DRAM内存方面,合肥长鑫的迅速崛起也让韩国厂商如芒刺在背。


更令韩企担忧的是,中国还在加大芯片研发和制造的投入力度,积极布局高端芯片领域。在晶圆代工、IC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未来5-10年,中韩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
产业竞争的深层逻辑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中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再加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制造正迎来从量到质的跃升。


与之相比,日韩制造业虽有技术积累,但受制于内需市场有限、要素成本高企、产业链外溢等因素,发展后劲有所减弱。未来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将给日韩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长远来看,中日韩三国经济高度关联,既有竞争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内需扩大,将为日韩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造更多商机。


三国企业应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重塑,携手构建开放、包容、均衡、共赢的亚洲大市场。



4.
结语
从汽车到造船,从半导体到电子信息,中国制造业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必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在某些关键领域仍存在短板,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某些高端装备、工业软件、新材料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聚焦创新,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销量之王,特斯拉 Model Y
这家低调的机器人公司,让英伟达都为之倾倒
1块钱的蜜雪冰城冰杯,为何惹怒两拨打工人?
优衣库:“摊牌了,其实我是一家科技公司”
为什么俄罗斯食品在中国打不开销路?




青柿商业笔记 出品

洞察本质,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广告、商务合作 | wechat:ymup2024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青柿商业笔记
商业洞察 | 人物专访|创业沙龙|线下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