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 日D4
布尔萨是一个中国游客不太去的城市,但我把它放在了我此行的第二站。因为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都城,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者奥斯曼一世和他儿子奥尔罕的墓就在这里。可以说布尔萨是奥斯曼帝国的摇篮,所以必须来看一眼。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取好预定的车,便朝郊外开去。早就听说伊斯坦布尔经常堵车,果然它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出城的高速上堵得水泄不通,我们花了整整二个小时才离开伊斯坦布尔。到达布尔萨时,比我预计的时间晚了许多。
跟着导航找预定的酒店,在一片住宅区团团转,浪费了很多时间。入住时又出问题,接待的小姐姐说我只定了一间房。怎么可能?出示给她看携程的订单,却沟通困难。
我本来就是个大嗓门,这下嗓门更大了,引来一个衣着光鲜器宇轩昂的老头,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家酒店的老板。他问我们怎么回事,情急之下,我蹦出的句子竟然是法语,神奇的是这老头居然会说法语,说得还不错。
也许是携程和酒店的沟通有问题,也许是小姐姐业务不熟悉,总之她没有找到我们的两间房,最后给了我们一个二室一厅的大套间,住得很舒服,风景也好,可以眺望布尔萨山坡上的景色。我们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先祖一直可追溯到中国北面的匈奴人,后来匈奴人部落西迁,其联盟大约在公元六世纪建立了突厥汗国。后来这些游牧民族继续向西迁移,在公元900-1150年之间逐渐皈依伊斯兰教。1077年左右,突厥人建立了罗姆苏丹国。
公元十二世纪的安纳托利亚,罗姆苏丹国、拜占庭帝国和同为突厥系的达尼什曼德王朝三足鼎立,保持相对平衡。但十字军东征以及后来的蒙古大军西征,把安纳托利亚地区搞得天翻地覆,小国林立,一片混乱。
其中有一个突厥小侯国崭露头角,侯国的领袖叫奥斯曼(1258-1326),在围攻离拜占庭不远的中心城市布尔萨时,奥斯曼阵亡,其子奥尔罕在两年后成功夺取了布尔萨,并以自己父亲的名字奥斯曼来命名自己的国家,其父自然成为奥斯曼一世,实际上奥尔罕才是奥斯曼侯国的真正缔造者。他的在位时间为1324-1362。
因为我们被堵车、找路、入住耽误了很多时间,等出门去寻找主要景点时,大都已经关门。但我们还是在夜色中登上了布尔萨城堡,在高处远眺布尔萨的满城灯火。
我们下山去找地方吃饭。土耳其烤肉kebabe的发源地就是布尔萨,所以到这里一定要吃一顿正宗的土耳其烤肉。路过一家灯火明亮,看上去颇有眼缘的餐馆,吃得很不错。连说带比划地与老板聊天,老板说他们餐馆的石墙已经有五百年历史,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二天我们寻找奥斯曼一世的墓,跟着导航兜兜转转,发现墓原来就在我们昨晚到过的城堡上面,就是两间很小的房子,出人意料地朴素。 一间房子里中间大的棺椁里奥斯曼一世,旁边一些小的棺椁是他的子孙。另一间房子前有士兵守卫,里面是奥尔罕的棺椁。一群韩国人在排队参观。
开国皇帝的墓就这样朴实无华,在我们这里无法想象。也许这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也许这是伊斯兰的传统?我确实在一些清真寺看到过类似现象,很多棺椁停放在那里。但我一直有个疑问,棺椁里的是尸体还是木乃伊?抑或是先土葬后收捡的骨骸?或只是个衣冠冢?因为如果尸体直接停放在房子里,肯定要腐烂,要渗出液体?
不知有没有懂穆斯林丧葬习俗的读者可以解个惑?
来布尔萨还有第二个目的地,参观一下据说原汁原味保存了奥斯曼时代风貌的朱马勒克兹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我们要在天黑前赶到下一站帕尔加马,布尔萨城里的其他景点只能忍痛割爱。
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小村子,怎么说呢?有点类似我们的周庄或丽江,只是商业化程度稍微好一点。除了一些颜色刷得比较鲜艳的房子和高低不平的碎石板路,并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
总结一下:
1,布尔萨离伊斯坦布尔约200km,有高速直达。不堵车的话一个半到二小时。不自驾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坐船,3小时之内到。最后当然还有巴士,抵达布尔萨巴士总站。
2,布尔萨适合舒舒服服慢悠悠闲逛,有绿色清真寺、大清真寺、苏丹墓、各种客栈及乌鲁达山等,土耳其本地人都挺喜欢这里,尤其冬季来滑雪。中国游客来这个城市的不多,倒是经常有韩国人到访。我们在路上多次被人认为是韩国人。很遗憾这次我没来得及细细探访,希望下次可以重游。
3,朱马勒克兹村没有时间可以不去,应该不会太遗憾。
延伸阅读:
浓得化不开的土耳其,十九天深度游之一: 游好土耳其,攻略不可少
浓得化不开的土耳其,十九天深度游之二: 初到伊斯坦布尔,迷失街头
浓得化不开的土耳其,深度游之三: 一定要坐一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船
土耳其深度游之五:夜闯伊斯坦布尔亚洲区,路遇土耳其小哥来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