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圣索菲亚大教堂
11月5日D3
今天一早,我们去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
只是站在路边远远地看,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美就足以摄人心魄。她的各种建筑呈错落有致、形状不一的几何块状,层层叠叠。墙面是淡淡的土黄,那是沙漠的颜色。最上层有一个巨大拱形,里面是一些的窗户,墙涂成赭红色,呼应着周边的土黄。最高处是一个青黛色的大穹顶,让整幢建筑一下子有了厚重与庄严的气势。
天气极好,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构成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好的背景。
也许那位年轻的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跨过君士坦丁堡城墙,第一眼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时,也立刻被她的美所征服。他没有像那个时代大多数游牧部落的首领那样,到一个地方一番劫掠后,便一把火烧了城池。他要留下这份美,为他所用。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25年,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手中所建,后被损毁。到了公元537年,又在查士丁尼大帝手中得到重建,并屹立了一千年。现在到了默罕默德二世手中,他命人加了几根宣礼塔,把室内的基督教壁画铲掉,改成了清真寺。
沿一条铺着古老条石的通道往上走,穿过刷成黄色镶着蓝色花边的弓形廊柱,来到二层的环形。往下,可以俯视底层大厅,往上可以仰视整个大穹顶。与富丽堂皇的蓝色清真寺相比,这里显得更古朴和沉静。
廊柱与穹顶的得交界处挂着一幅幅阿拉伯经文的书法。四个角还有四幅六翼天使的壁画,应该也是原来留下的。在侧室和其它角角落落,还残留了一些劫后余生的基督教壁画。最著名的、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教堂出口门上的这幅《向圣母献上圣索菲亚》。中间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小耶稣,左侧捧着君士坦丁堡模型的是君士坦丁大帝,右侧捧着圣索菲亚教堂模型的则是查士丁尼大帝。
二楼南座东墙上有一副11世纪的马赛克壁画《女皇佐伊》。耶稣手持圣经在中间,右侧是手拿钱袋子的君士坦丁九世,左侧是手捧卷轴的佐伊女皇。佐伊是东罗马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并富有传奇的人物。
参观途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只猫咪,蹲在一副壁画前晒太阳。人来人往,大家蹲下来逗它,给它拍照,它却充耳不闻,只管闭目养神。
买圣索菲亚大教堂时还有一个连带的博物馆,我本以为是和大教堂连在一起的。后来才知道要走上连三百米,在伊斯兰文明博物馆隔壁。这个博物馆里面没有什么藏品,主要是用多媒体影像把伊斯坦布尔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呈现以下。因为不能用博物馆通票,性价比一般。
02
地下水宫
参观完圣索菲亚大教堂,走了二三百米,找到地下水宫的入口。水宫门票要900里拉,(180人民币)着实有点小贵,博物馆通票也不能用。要不是冲着那个美杜莎的柱头,我才舍不得花这180元。
水宫仿佛一个巨大的地下室,有几百根柱子支撑着穹顶,柱子下端浸泡在水中,人在搭建的栈桥上走,时而有一些灯光亮起。
水宫始建于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主要用于储存淡水,供皇宫和周边地区的用水需求。水宫有336根粗大的石柱支撑巨大的拱顶。最有看头的就是这些石柱,据说是从各个古建筑废墟上收回的,所以很多柱子上有精美的雕刻,梅根柱子都不一样。最著名的就是二根压着美杜莎头像的柱子,一个是头顶朝下,一个是侧脸。
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原本是雅典娜神庙的祭司,因被海神波塞冬看上,在神庙里强行与她发生关系,激怒了雅典娜。然而即便智慧如雅典娜,她也是欺软怕硬之流。她不敢找波塞冬算账,而是把怒气撒在了女祭司身上,把她变成蛇发女妖。
也许觉得自己太冤枉,美杜莎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这怨恨让她的目光可以杀人。任何人只要和她的目光接触,立刻石化。后来希腊英雄珀尔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装在皮囊中。后来珀尔修斯把美杜莎的头送给了雅典娜,雅典娜将她按在了自己的盾牌上。
扯远了,扯回来。
水宫的氛围有点神秘有点诡异,我一心要找的美杜莎柱子。走了很久才找到,花180元人民币就是为了和这两根柱子拍个合照?不过考虑到这些多姿多彩的巨大石柱和巨大拱顶,还有它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世界上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地方,又觉得这180元人民币也许说得过去。
当地人的门票价格好像是180里拉(36元),这个才是它应该有的价格。
03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从水宫出来,去了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亚历山大石棺。这个石棺出土于黎巴嫩,实际上并不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棺椁,而是上面的浅浮雕,描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征战的情形。
除了石棺,馆中还收藏了无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精美大理石雕塑,看得人目不暇接。即便你不知道雕塑人物是谁,单看那灵动的线条,飞扬的衣裙,都很难想象那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
当然,如果你知道一点点古希腊神话里的人物,了解一点人物造型的特征,那看这个展馆会更加流连忘返。
感谢我曾经参加过的希腊神话共读小组,我认出了赫尔墨斯、阿尔忒弥斯、阿波罗和潘神。但更多雕塑还是要看铭牌,再更多雕塑,看了铭牌我也不知道是谁。不过没关系,这不妨碍我欣赏这些雕塑之美
(成为小飞侠之前的赫尔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