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又到年终盘点时。从前年轻时候,我讨厌写年终小结。现在老了,倒是一年一年自觉写。从2017年写公众号开始,我一直坚持每年年底写一篇年度回顾。
有时候,回看过往小结,才觉自己好像没有白活这几年。要不然,我真不记得这些年做了些什么。
我的生活平淡无奇、乏善可陈。但再平淡的生活,一旦被记录,就会显得不那么平淡一点。因为记录的过程,就是给事物赋予意义的过程。
我的回顾全部仰仗手机里的照片、朋友圈和公众号。随着记忆力衰退,记不起来的日子越来越多。所以发发朋友圈,写写公众号,其实是个好习惯很有必要。
01
一月
1月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赶译稿《失落的天堂》,谁让我总是拖拖拉拉。治疗拖延症很有用的方法是启用番茄钟和晨间打卡。这两个方法对于在一定期限内要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很有效。
一月中旬,参加了联洋文学沙龙的年终聚会,我对文学沙龙也算有过一点小贡献。
一月下旬,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好朋友一起去了趟潮汕,还去了南澳岛。四晚五天,玩得很开心。
一月剩下的时间还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我不记得了,因为朋友圈没有记录。
02
二月
2月2日,上博东馆开门迎客,我第一时间先睹为快。回来在视频号发了个小视频,小小火了一把,增加了不少粉丝。
2月10日,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出行,去了趟行香竹苑,看了打铁花。
因为关于上博东馆的那条视频小小火了一把,我一下子来了劲,这个月做了好几条小视频。但发现做小视频太费时间,想要爆火出圈也不大可能,再说网红是那么好当的吗?我还是喜欢写公众号。
二月份好像没做什么,一下子就过去了。
03
三月
三月初,建平中学4个理科班的同学大聚会。从2000年开始,我们每三年聚一次,已经坚持了20多年,颇为难得。
这个月终于去了一次乡下,去乡下的频率越来越低。红菜苔的花开得真好看。
三月中,再次说走就走,去了趟海南,小咪爸很喜欢海南岛。我们在海花岛住了二个晚上,还遇到了一位在此旅居的朋友,听她讲独自一人在全国各地旅居的经历。
海花岛要是按照老许的设想,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营的话,也许是个不错的旅游度假地呢。可惜现在很多旅游设施都烂尾了。
在海南岛时,我还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三亚鹿回头公园,一位我不认识的女士,却一下子叫出了我的名字。原来她是我公众号的忠实粉丝。这公众号好像还真没白写。
这个月,上博的古代雕塑馆也搬来了东馆。我暂停三年多的讲解也恢复正常。第一场讲解就有文学沙龙的众多文友前来捧场。上博的古代雕塑馆也搬来了东馆。我暂停了三年多的古代雕塑馆讲解也终于恢复。第一场讲解就有联洋文学沙龙的众多文友前来捧场。
04
四月
四月,去中华艺术宫看了一场林风眠、吴冠中的画展,我在上博的志愿者小伙伴,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
继续翻译我的长篇小说,4月下旬开始给援摩医疗队上法语课。
月底,一位40多年没见面的法语老师回国,从前的老师和同学难得相聚一堂。我给了每位老师一本译著,他们当年的法语课总算没有给我白上。
整个四月,寥寥数笔就可交代完毕。
05
五月
五月的菜根园还是很美好的。仙人球今年提前开花,而且还开了三茬,真是神奇。日子在赶译稿和上法语课中悄然流逝。
认识了30多年的法国老友,退休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中国来看望我们,在上海住了一个月,带他感受了普通上海人的真实生活。还让他为我们一格沙龙做了一场讲座,讲法国大革命。
06
六月
月初,受邀在上图东馆做了一场《徒步丝绸之路》的分享会。因为我是这套书的主要译者。
六月中旬,终于完成26万字《失落的天堂》初稿,但还需要花不少时间修改。翻译的过程就是“集腋成裘”的过程。
六月雨多,菜根园收成不错。几乎没有时间去乡下小屋。
这个月这么几行字就讲完了?
07
七月
七月,女儿请我看了一场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继续在菜根园修改译稿。
援摩班法语课的负担越来越重,一周要三天,一天要八节课。虽然有些累,但我还是喜欢做老师。我把我做旅游攻略、做讲座的一套,搬到课堂上,很受学员欢迎。
08
八月
八月的上海开启烧烤模式,我仍顽强维持着菜根园的生机,虽然有点辛苦。
仙人球第二次开花。仙人球真的是给它一点水,它就回以灿烂的植物。我太喜欢这盆我养了十多年的仙人球,它对我太慷慨了。
二十岁的赵小咪垂垂老矣,眼神中失去了光芒。
有个同月同日生的朋友真好,可以一起过生日。难得我们一家人合个影。
09
九月
今年的夏季真是漫长,九月份了天气还是高烧不退。每周三次的上课颇让人疲惫,但学员们精心策划给我们过教师节,让人心里暖洋洋的。虽然我是外聘的老师,但我很珍惜这份临时工作。
10
十月
终于去了一趟乡下,地里的草已经长得比我人高,再也没有力气去收拾,就在田野里散散步吧。
终于有时间参加因上课而耽搁的一格沙龙的活动。古代雕塑馆的讲解也恢复正常。
10月10日,与我们朝夕相处了20年的赵小咪离我们而去。我写了一篇长文纪念它。
我终于交出去了26万字的译稿《失落的天堂》,无债一身轻的感觉真好。
应朋友之邀,去太仓玩了一趟。太仓是个很舒服的小城市。
10月下旬,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小咪爸一起去了趟三峡。宜昌、巫山、奉节,重庆。我们坐了船,去了三峡之巅。坐船的时候才知道《千里江山图》的原型真的存在。
在宜昌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到了重庆,又受到了重庆粉丝的热情接待,带我看重庆夜景。写公众号,写来了一些粉丝,很开心。
11
十一月
这个月的重头戏,就是我去了土耳其19天。看了无数遗址、博物馆,坐了滑翔伞。回来写了10篇游记,只写到旅程的一半。
这个月日常生活的照片越拍越少,朋友圈也越发越少,生活喜忧参半。
12
十二月
继续写我的游记,还给一格沙龙分享了我的旅行见闻,二个半小时只分享了一半的行程。
一格沙龙的圣诞午餐搞得很有氛围,我和大家分享了我带回的土耳其红茶和小礼物。
这个月还参加了联洋文学沙龙组织的徐家汇海派文化寻根之旅。我算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之一,但最后是沙龙里的年轻朋友承担起了这次活动的全部组织任务,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最后,年底公众号粉丝达到6200的小目标超额完成。
总结一下2024年的“壮举”:
1,翻译完了26万字的长篇小说。
2,给援摩医疗队上了6个月的法语课。
3,国内三次较远的旅行:潮汕、海南、三峡。国外:土耳其19天深度游。
4,尝试坐了滑翔伞。
5,徒步大运河70公里。
6,发了38篇公众号文章,包括23篇长文,一些炒冷饭文章和一些简短图文,赚了1100元流量收入。公众号粉丝涨到6000多。发了十几个短视频,视频号粉丝涨到2000多。
7,完成了10来次上博古代雕塑馆的志愿者导览。
另:今年没有好好种菜,没有好好读书,视频刷得太多,浪费了很多时间。
对于2025年,
没有太多奢望。坦然接受生活给予我的一切,好的坏的。然后认真体验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