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我因住山上而为每天的上下坡发愁。不过我和小林在酒店附近闲逛时,发现一个地铁入口,里面停着的车只有一节车厢。这时我突然想起朋友对我说过酒店后面就有一种斜轨地铁,可以一直通到山脚下的海边。
一问,果然是它,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地铁,名字就叫TUNEL(隧道),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地铁(第一古老的是伦敦地铁),1875年由法国工程师加万德设计修建。这个TUNEL只有一站,一头是独立大街的末端,另一头是邻近海边的卡拉柯伊商业区。一站也要20里拉,跟坐十站是一个价钱,有点亏,但是可以不用爬坡。20里拉就20里拉吧,可以刷土耳其著名的红色公交卡。喏,这个卡长这个样子,在伊斯坦布尔一定要买一张这样的卡,那里的公交不接受现金。而且这个卡可以多人使用。
我最初在网上看到公交卡“多人使用”,总是难以理解。到了实地才知道,伊斯坦布尔的地铁或轨交就一个票价,只刷进站,不用刷出站。一张卡如果有四个人用,就在闸机连刷四次,站台有机器可以为卡充钱。这个卡在大的地铁站、书报亭有卖。
这里说个小插曲:我在重庆玩的时候,有个粉丝看到我发的朋友圈,立马联系我,希望见到偶像。她和她的朋友带我逛了重庆的夜景,夜景着实漂亮。她的朋友不久前刚从土耳其回来,带回这张红色的卡,于是就把卡送给了我。有粉丝真好!
我给卡充了100里拉后,第一次试用,果然很好用,大家都非常高兴。只是后来发现100里拉实在不经用。
学会了坐地铁和轨道交通后,方便多了。我们坐T1 到托普卡帕宫、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这些景点挨得非常近。
托普卡帕的意思为“大炮之门”,很符合这座宫殿的身份。事实上这座宫殿是在君士坦丁堡城墙被默罕默德二世的大炮轰倒之后,十几年内建成。从1465年到1853年,这里一直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所居之地。四百多年中,这里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血雨腥风。帕宫非常大,我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的紫禁城。但刘老师说北京故宫比它大多了,我几十年前去过一次故宫,现在早就不记得故宫到底有多大。
关于托普卡帕宫的历史,推荐B站上BBC的《拜占庭:三城记》。虽说我以前看过这部纪录片,但是到了现场,还是逛得一头雾水。看了苏丹服饰馆、珍宝馆、钟表馆等。说实话,我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加上游人众多,体验一般。
我感兴趣的是托普卡帕宫收藏的中国元青花,有非常罕见的元青花大缸。但是走了一大圈我竟然没有找到瓷器馆,说是在厨房边上,但是我错过了。这种时候旅行团有导游带着走可能会好一点,第一次感觉到自由行输给了跟团游。但比起跟着导游的小旗子从一个房间挤到另一个房间,我还是更喜欢自己在迷宫里瞎逛,看到哪里算哪里,错过一些房间也无妨。
比起满屋的珍宝,院子里一棵被雷劈过的大树更吸引我的眼球,它是什么时候被植在这个庭院?见证过多少宫廷里的血雨腥风?是怎样的力量让这样内心空空的大树依然可以枝繁叶茂,直冲云霄?
托普卡帕宫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后花园,走上那个大理石的大平台,金角湾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蓦然呈现脚下。海天舒朗,拥抱着二岸山坡上鳞次栉比的房舍,漫天白云陪伴着海峡中来来往往的船只。
俯身看去,看到宫城脚下马路边的一段残墙。这应该是君士坦丁堡一段城墙的遗址。1453年,是否就是在这里,疲惫不堪的守城士兵忘了关上角门,默罕默德的手下得以进入守护了这座伟大都城上千年的厚厚城墙?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世界历史从此改写。我唏嘘的是君士坦丁堡的末代皇帝誓不投降,穿着紫袍与这座城市一起陨落。
托普卡帕宫的后宫要另外买门票,因为我们是通票,我没注意门票是多少。后宫主要是皇太后和宦官们的天下。无数个房间转得人晕头转向。
从托普卡帕宫出来已经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我们就在附近一家过了饭点还在营业的饭馆坐下,要了一些生菜、炸薯条、考鸡翅。明知在这样的地方吃饭,性价比不会高,但我们已经又饿又累,顾不上多省钱。
随后我们来到被称为最美清真寺的蓝色清真寺,也叫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初建于十七世纪初,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清真寺有四个宣礼塔,蓝色清真寺罕见地拥有六个宣礼塔。
我们到的时候接近黄昏,夕阳洒落在它的大小圆顶和直刺天空的宣礼塔,加上蓝天白云的加持,真是美轮美奂。只是我们去的时候有一个塔尖在修,稍稍有点破坏美感。
戴上头巾脱下鞋,进入到清真寺内部,内部同样令人惊艳。阳光透过那250多扇花窗,像在墙上挂上一串串彩灯。穹顶廊柱上的花式瓷砖,将伊斯兰的重复之花纹之美,推到了极致。人们纷纷举着手机仰头拍摄,我也不能免俗。
但我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的人到一个地方太急于用手机把一切摄入镜头,越多越好。我们似乎把关注度都放在手机的镜头上,反而忘了用自己的双眼直接去细细感受那种美。
此刻我在家里整理这些照片,照片和视频根本无法还原实景之美。后来我在参观一些废墟时,会留出一点时间,收起手机,在天地和残垣断壁间静静坐一会,努力想象此间曾经发生过的事。
酒店的姑娘接力推荐我们坐200里拉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轮,说那是国营的,价格很公道。我开始时不以为然,觉得就是像上海的浦江夜游那样,坐坐2块钱的摆渡船就好了。
但是大家商量后,觉得来都来了,还是去体验一下吧。费了一点周折,找到坐游船的Eminonu码头,我忘了轮船公司的名字,反正找到这个码头,买200里拉的票就行,行程大概1个小时左右。我们买的是下午5点的票,回程正好看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落日。夏天的话可以坐晚上6、7点的船。
事实证明,酒店的姑娘推荐得太好了,我们幸亏坐了这趟游船,物有所值。
船分两层,下层密封,上层开放式。看海、看海鸥就去上层,怕风吹、怕冷就躲在下层隔着玻璃看。
船离开港口,幽蓝的海水无比清澈,两岸的建筑缓缓移动。夕阳斜斜打在船舷,海鸥吱吱叫着贴着船飞,有人伸出手去喂食它们。天空变换着色彩,风蘸着白云在蓝色的天幕作画。船犁开波浪,泛起一股股白沫,被夕阳染成琥铂色。博斯布鲁斯大桥远远可见。
暮色降临,大桥亮起了灯。这就是欧亚十字路口的海峡,这就是举世无双的伊斯坦布尔。我觉得自己走进了一场电影里。
下游船后,我们就在加拉塔大桥下的餐馆吃了一顿葡萄叶卷和烤鱼。前者我不是很喜欢,烤鱼味道不错,很新鲜。是否就是桥上钓鱼人所钓的小鱼?
1,交通:来伊斯坦布尔,先买一张红色交通卡,机场的地铁站就有的卖,多充点钱,土耳其里拉不经用
2,参观托普卡帕宫,如果没有导游,最好事先多做点功课,研究一下平面图,免得像我一样看得一头雾水。我个人认为后宫可看可不看。
3,一定不要错过坐200里拉的这个博斯布鲁斯海峡游轮,在Eminonu码头,有轻轨到达。最好坐黄昏时分的那一班。明天将带你们去逛索菲亚大教堂和考古博物馆,敬请关注!
关注我,带给你最实用的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