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叫沙白的姑娘在人世间还剩4天,爱她就不要再用无谓的建议和挽留烦扰她!

旅行   2024-10-21 11:10   安徽  


01

沙白的决心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了沙白的故事。现在她仍然一天隔一天更新她的视频,记录她与她爸爸最后的珍贵时光。

(上一篇请看这里:活得痛快,死得洒脱,这个叫沙白的姑娘为什么让这么多人动容?

一天隔一天发视频,因为另一天她要做透析。不断有人劝她不要放弃治疗,并给出五花八门的各种建议,/以身边的人例子希望能说服她,让她回心转意。

沙白一开始还耐心解释,说她不仅仅是因为红斑狼疮,还因为肾衰竭,需要一天隔一天透析。但还是不断有不了解全貌的“好心人”,以自己的认知,急于给沙白廉价的建议。

到后来沙白不胜其烦,就说她的视频只给懂她的人看,谁再建议她换肾,她就拉黑谁。她果然拉黑了很多人。

还有人说她自私,说她不顾及父亲的感受,一意孤行。这种说法让她破防,她专门拍了一期《何为自私》,把她透析时的痛苦呈现出来。并再次阐述她为何要走上安乐死这条路。而之前的视频里,大家只看到她美丽、阳光的那一面。她说她不喜欢卖惨。

她很委屈地对她爸爸说,“他们说我自私”。爸爸安慰她“不要去理睬他们,他们不懂。”

看完视频你就能明白沙白做这样的选择,正是出于对父亲的大爱。在沙白的故事里,沙白是了不起的,而她的父亲也是了不起的老人。这一对父女的认知高度超过了99%的普罗大众。



02

沙白故事的启示


与很多关注了沙白频道的朋友一样,我也会每天去看看沙白有没有更新视频。沙白的故事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1,有的人真的可以做到向死而生。沙白一直在微笑着迎接这一天,甚至带着喜悦。死亡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

2,沙白是善良的,是有大爱的人。她在走向终极之旅之前,安排了五次透析,为了有时间陪她父亲在瑞士到处逛逛,也为了让她父亲余生有很多的回忆。她说不然的话她真想到了瑞士第二天就去赴那终极之约。

我想说沙白甚至是慈悲的,她留下的这一系列视频极有价值,是一堂活生生的生命教育的课程。用佛家的话来说她这是在表法,在普度众生。

她说过本来是有导演要把她最后的日子拍成纪录片的,但最后他们闹掰,所以她就自己拍了一系列视频

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她的频道。

3,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克制自己廉价的给人建议的冲动!太多人在不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急于给出自己的建议,自己知道的信息。

在沙白的这个例子中,很多人说哪里哪里的医生研究出了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你可以去试试,云云。试想以沙白的聪明和生活条件,以她的医疗资源,她会不知道有关资讯?虽然留言的人出于好意,但这样的留言太多了,确实也是一种烦扰。

还有的人举自己身边的例子试图说服沙白放弃安乐死的想法。问题是那是个例,对你身边人有效,未必对沙白有效,她为何还要在不确定中继续受折磨?

最后还有人说这样对她父亲很残忍,白发人送黑发人。沙白在视频中也有解释,她父亲虽然很心痛但能理解和支持他女儿。沙白不愿意让自己的残破之躯继续拖累年迈的父亲。她希望父亲的余生还能有自己的生活。

4,沙白和她父亲都是有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无论是夫妻、父女、母子,首先每一个人是独立的个体。这种认知在我们的文化中不多见。我们的文化中人与人的边界是不清晰的,所以容易被道德绑架,容易出现巨婴现象。当然这种文化也让我们具有人情味,家庭里能相互帮扶。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体二面。

5,人活一辈子,就要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活得丰富、饱满,恣意,不留遗憾,不枉来人世一遭。

沙白之所以能那么从容走向生命的终点,与她过了很精彩的一生有关,她有个视频说“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最后,我希望我自己和我的读者们,也能过完很好的一生,临走的时候可以从容而安详。

感谢美丽、勇敢、慈悲的沙白留给我们的珍贵一课!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法语文学译者,上海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深度自由行爱好者,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在这里可以找到我在世界各地深度游系列游记、攻略, 找到我读过的书和我翻译的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