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芹姐给我颁发的期中加油卡,孩儿们一起冲冲冲!】
秋意之旅
王思涵
时维九月,序数三秋。当时光走过青绿,远了夏季,万物归于成熟。巷子里的香樟徐徐落叶,三秋里的故事下笔生花。秋天之意,如一盏浓茶,真堪细品,值得体察。
秋天的意蕴,对于常居于书斋中的我,往往从纸面得来,是一首适宜浅斟低唱的诗,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清新,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寥廓,诗里的秋天,早已在真正的秋之脚步款款到来前,就从幼时萦绕在我的耳畔。但今年,我决定推开门,走出书斋,去寻觅真正的诗意。
所以,不妨走出去吧,去看看清晨的寒凉的空气中,尚有温暖的阳光洒在草叶的露珠上,那是诗歌浑然天成的明亮的韵脚,不需落墨,不需纸张,自成一派地接续着王维清雅的传统。
行至傍晚,当长风从旷野上吹过,这首诗又兀然澎湃、浩荡了起来。西风经过大街小巷,刮过人们的耳畔,缠绕她们的发丝,使行人立起了领子,收紧了行囊,步履匆匆地行走在秋天苍茫的画卷里。于是我似乎又读到了秋天这首诗的另外一重意蕴:它有着大漠戈壁一般的浩荡与辽阔的本质,也有着小桥流水一般婉约与缠绵的风情。终了,西风骤停,将它潇洒的余韵绕在季节的枝头眉梢,收束于大雁的一声鸣叫。这或许是独属于我的真正的秋的诗意。我感到了收获的幸福,于是我继续逡巡。
可到了黄昏,清角吹寒,当漫步于城郊,秋的寒意渐渐渗透我的衣裳。秋雨绵绵,随着凉风拂面。在夕阳昏黄残忍的光线中,干枯的花瓣被碾碎在泥土地上。人来人往,都打起了被寒风吹歪的雨伞,脚步如此凝滞,甚至连脸庞都氤氲在灰暗的空气中,一切显得如此凄凉。果然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啊,我开始有些遗憾,为何不在书本上踏上前人的旅程,非要自己闯进这片萧瑟的寒凉之中,涉足未曾走过的泥泞。
可是突然,只听见“吧嗒”一声,我看见一棵松塔。骤然落在我的脚边,随着雨水,它慢慢的被湿润的泥土吞没。浸润在深褐色的带有秋的馨香的土地中。是啊,明年春天的松树应该会长得更好吧,这里应该会发出一颗嫩绿的新芽吧?于是我好像恍然明白了,秋天的诗的真谛,于是我可以继续往前走着,走入一片人声鼎沸、萦绕着温馨的烟火气的街巷。路旁烤红薯和烤玉米的小贩的叫声随着夜灯嘹亮了起来,秋风把人们回家的脚步催得更快了。在这秋意阑珊的此处,我终于悟出了秋的另一层诗意:我步履匆匆地走过夏的炎热,秋的萧瑟,也许万物看起来会归于寂静,人们会归于沉寂,但是这一切萧瑟和死寂中,往往孕育着新生,就像秋天的熊,贮藏满满一树洞的果实,在冬眠的酣睡之后,等待春天的继续出发。
于是我立起领子,加快脚步,轻盈地步入秋天的夜色里。
秋桂,最“贵”
吴焯翰
常言道:“金秋桂月”。没有桂花的秋,还能叫秋吗?
今年的秋来得很明显,但桂花都来得很悄无声息。
秋风吹着,把天地间任意一处吹的凉冰冰的。我也一样,顶着秋风走出家门。
但我仔细一品,发现了一丝异样:凉还是一样凉,但却多了一股淡淡?的……香味?还是甜味?又好似都有。院墙太高,也許有些挡住了。
我打开大门,顿时发现了一处,因为映眼帘的是一片金黄!门两边的桂花树,挂满枝头几乎究全将这树包的严严实实的,完全笼上了一原金黃色,简直金得逼你的眼!简直就像棵摇钱树!一摇,“钱”就会下来些,只不过没那么值钱……香得也是一绝,就像王熙凤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无论在家门口、马路上,小路间甚至是家里面,都能闻到这桂香,甜而不腻,清淡而沁人心脾,伴着秋风穿过家家户户,随着自己笼罩乾坤。
“怎么样,好看吧,也好闻”。我回头一看,外祖父仰望着柱花对我说。
“今年秋来的早,但桂花却晚了”他说,“但这桂花总会是来的,对吧?”
我们俩在桂花树下看看那似小铃铛的桂花,风一吹便摇曳起来,摇出片片香气,似乎整个世界仿佛不一样了。我摘下一簇桂花,放在手掌心上。细看又好似不喇叭,吹着浓郁的香气。又好似蝴蝶,随风就飞走了。我开始摘下一簇又一簇桂花,外祖父也帮我一起摘。
不一会儿,一个黄色的“小山”成立了,我小心翼翼的端着它们。可他们却很是顽皮,风一吹,都飞跑了。霎时间,桂花连成一片,在空中旋转着,荡漾着,飞舞着。
我和外祖父静立着,望着那景。我心生一计,开始抱看那株桂花树,使劲的摇,桂花一个纷纷飘落,好似下场金雨。外祖父用衣服兜成网接着,我摇着。我感觉十分畅然,沉浸于其中,享受着摇桂花的乐趣。有些桂花“倔强”地死命抱在桂花树上,给桂花树又打扮了一番,从“摇钱树”,变成了“金树”!而大部的桂花在我们的衣服做成兜网中,望着那厚厚一层,十分欢乐,十分舒畅,十分令人充满快乐。
桂花,不像梅兰竹菊那样高雅、坚韧,清冷及坚强;桂花,它很朴素,自然,随心所欲,想开就开,十分实用,是秋天最质朴、勤劳、自然,也最具象征的存在。
秋雨
朱婧涵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错的,微凉的风穿过高大的树,扑簌簌地翻阅着金黄的树叶。乌云一点点聚拢,让人感到压抑,我打开房间里的灯,拿起笔,开始写作文。
写这秋雨。
“秋雨,秋雨……”
写到中段,我开始犹豫。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续写下去,一种烦闷涌上心头。我关上灯,打开门,走进了小院。沉甸甸的橘子压弯了枝头,鲜艳的红石榴把,自己仿成灯笼模样,却挡不住它合不拢的嘴。
我把视线移开,看向了路旁的香樟树,它们没有开始落叶,但树叶早已枯黄。萧瑟的秋风迎面扑来,树叶垂在树梢“沙沙”作响,我有些麻木地看着。我垂下眼,坐回书桌前,开始发呆。
雨点莅临人间。我披上外套,再次走出房间。橘子被雨点打的左摇右晃,金黄的桂花纷纷飘落,在雨中紧紧黏贴着地面,像依依不舍的恋人,有些凄美之感。我戴上帽子,走到了路上。周围的香樟树,虽经历着风雨,浑身都亮亮的,显出了几分平日不甚觉得的高大挺拔。
一霎间,有点恍神:鲜花固然美丽,但大树的坚韧不拔似乎更令我动容。雨滴打在身上,脸颊上,凉丝丝的,湿漉漉的,忍不住打寒噤,一路小跑回家,不知什么时候,心绪归于清澈平静。
脑海中,那香樟树越发令人难忘:在雨中,古老的参大大树,就像是小船心目中的停靠点:港湾。
我回到了家中,再次打开房间里的灯,拿起笔,一种安稳的感觉浮上心头,我微微一笑,开始写作文。
“那秋雨中的香樟啊,高大挺拔……它们是那么笃定地立在风雨中啊……”
很快文章写好了大半。
再推门时,已是雨过天晴,乌云散去,树上滴滴嗒嗒地滚落着雨滴,落在地面上,金烂烂的余晖洒在湿漉漉的小径上显得格外美丽。
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洗礼,万物洗去浮尘,以一副崭新的面貌准备迎接新的时刻的到来。
秋的磨炼
盛昱睿
关于秋天,人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想到火红的枫叶,想到雅致的梧桐小道,想到丰收的农场。
然而秋天的美,仅仅只有这些吗?
当然不止,秋天,还有更多的美景与乐事等待着我们。
当秋天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柔情的马路上。我从床上醒来,伸个懒腰,拉开窗帘,欣赏着大自然的馈赠。
秋天的天空是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几朵白云在其中悠闲地散着步,它们形态各异,漂泊无定,为这美丽的画卷添上了点晴之笔,阳光透着云层洒下了光影,给大地坡上了金纱。
在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莫过于是稻田了。
正如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所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不错的,家家户户都忙于收割稻子。风里充满着稻花的香气,夹杂着丰收的味道。成片成片的稻田排列整齐,放眼望去,仿佛进入了黄色海洋,没有尽头。经过时,仿佛一根一根的稻子在向我招手。
今年,我有幸来到了稻田去帮助农民伯伯割稻子。
我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装备,拿起镰刀,第一个冲到了田里,割起稻子来可谓是十分有趣,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游戏里的刀客,挥舞着镰刀对着稻子乱砍。
可是没过几分钟,我的手就开始酸痛起来,而且每次只能割下几根稻子,我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爸爸,只见他左手一把握住稻子,右手用镰刀割着左手的稻,轻轻一下,稻子的根部就被割断了。
爸爸割得飞快,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一把又一把的稻子。
我羡慕极了,笨拙地模仿着爸爸的动作,可是稻子总是和我作对,要么没割断,要么就只落了几根,大颗大颗的汗珠已经从我的脸上落下,爸爸看出了我的不耐烦,耐心地教导着我。
终于,我练出了这门手艺。
三小时过去了,我和爸爸终于把一小块的稻田割完了,汗水浸湿了整个衣服,我大口大口地补着水,第一次体会到了酸爽。
我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食物来之不易,我们在生活中绝不能浪费。
秋天,让我懂得了许多,也让我体会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