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
越剧《黛玉焚稿》中黛玉道:
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
与笔墨结成骨肉亲。……
晚饭后惊闻叶嘉莹先生离世,不觉一怔……
今儿整个下午在备一堂古诗文的课,难有进展,出去走了4公里,又来静坐,刚坐定就看到……
我隐隐觉察到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疼痛像一条烧红的铁丝线在心的某个角落焦灼,我问自己:非亲非故,何以至此?可是疼痛竟又像章鱼的汁水浸染开来,俘获了整个心腔。
我不记得哪一年和叶嘉莹先生结缘的,只记得我手边总想带一本她的书,接孩子到兴趣班时读,等公交的时候读,坐飞机的时候读……一书在手,感觉世界的阴霾和噪音都被屏除了。
“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脑海中的声音越来越响,似乎要挣脱大脑,私奔出去,这唱的哪里是黛玉,分明是迦陵啊。
每每在B站看见迦陵先生,一头银发,站着讲诗,耄耋之年,声若洪钟。只需那一瞥,便将我身体里那点怠惰和傲慢全部击得粉碎。
“回顾我平生走过的道路,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伴随了我的一生,我也为它投注了我大部分的生命。我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个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之生命的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一个是把真正的诗歌吟诵传给后世。”
她是真正爱诗的人,用生命在热爱。
忘不了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的不死的心灵。
忘不了先生说:“真正伟大的诗人,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自己的诗篇的,都是在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诗篇的。”
忘不了先生说:“于我而言,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
记得年初我发愿要读完先生的《古诗词课》,结果到现在还有一半没读完,读得最认真的莫过于那篇《陶渊明》了。
叶先生太爱陶渊明了。因为陶渊明是“真淳”第一人,没有之一。
放眼四下,聪明的人太多了,聪明得让人害怕,聪明得让人心寒,像陶渊明这般真淳的人几乎遍寻不见。
叶先生说,陶渊明是一个“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的人。她借着陶渊明在告诉我们违反自己的本性,就是人生最大的迷失。
叶先生还引用《圣经》中保罗的书信里的话:你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你自己。你连自己都不要了,那些身外的一切于你还有何用?
……
读着这样的句子,由不得你不清醒。
是啊,我连自己都不要了,那些身外的一切于我还有何用?
……
2024,我知道这本《古诗词课》一定会读完的,我对自己说,也对迦陵先生说。
100岁,100岁……
百年风华映杏坛,叶落归根留典范;
千古韵声传乐坛,嘉莹星陨泣鬼神。
这两天不知怎的对史铁生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
我一定要把我的忠贞,
我的热情,我的好奇心,
我的爱浪费在这个世界上。
把一幅空壳留给死亡。
叶嘉莹先生把自己的身体燃尽了,留给我们的是一条未尽的路……
我愿把自己也放进诗里,用余生来度化自己的肤浅。
谨以此文表达我内心对叶嘉莹先生的敬意与爱意:谢谢您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此一路山高水长,愿一路诗书相伴,笔墨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