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广角】用法治力量保护传承红色资源

政务   2024-10-10 16:04   江苏  



坐落于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上的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四军全史馆。“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现在每天有3000多人来参观,已经超去年同期的3倍,有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全国各地的都有,有时候一天接待超过7000人次。”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介绍。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考察新四军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近年来,盐城不断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注入法治力量,有效发挥了资政育人等积极作用。



立法赋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盐城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现有红色遗址遗存248处、17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8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98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766件(套)馆藏革命文物,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红色基因。


立法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最好的传承。2018年12月1日,《盐城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盐城市制定的首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江苏省首部红色文化资源综合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彰显独特性,体现广泛性,突出创制性,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提炼了我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工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并上升为符合我市实际的地方性法规。”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吴敦说,“条例不仅对文物类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依法进行保护利用,而且用文物保护管理的办法、措施规范和保护非文物类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同时又对推进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合理利用作了具体规定。”


人大监督推动规定落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今年4、5月份,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目的就是发挥人大执法检查作用,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自条例实施以来,盐城市突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级别得到提升,教育传承功能明显增强。



“这里埋葬了盐南阻击战中牺牲的2000多名战士,因当时民工队从东到西一共挖了五条四十多米长的沟,将无棺入殓的烈士遗体叠葬在这里,所以叫五条岭。”守墓人卞康全正在讲述五条岭的悲壮历史,七十余年,他的爷爷、父亲到他祖孙三代,接力守墓至今不曾离开。如今,五条岭烈士陵园已新建陈列馆、纪念碑无名烈士墙等项目,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多措并举提升司法保护效能,共立案46件,发出检察建议44份,督促修复相关红色文物3件、英烈纪念设施118处、革命遗址9处,公开听证7件,推动协调筹措专项维修资金218万元。


“就本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整体规划不够细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我们将组织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立即行动,及时整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杨连君表示,“我们将持续提升革命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促进我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用起来”


用好红色资源,阐释好红色精神,传播好红色故事,才能更好地从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底气。“我们创新模式,将新四军纪念馆现场教学作为党校和主体班学员、大中小学生必修科目,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盐城不断加强红色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红色资源精神内涵,围绕新四军重建军部、宋公堤、两军会师等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建成烈士纪念设施96个,其中省级以上陵园3个。抗大五分校、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等68处文保单位列入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与此同时,依托10条经典红色旅游寻访线路,将红色遗址遗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名人故居、烈士纪念场馆有机串联,形成了一段段有主题的红色旅途,2条线路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红色文化研学项目。


盐城人大正持续助力讲好“天蓝地绿基因红”的故事,推动打造“铁军魂 盐城红”红色文化品牌,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






人民与权力杂志
宣传人大制度、 弘扬法治精神、 展示代表风采、 反映百姓呼声 、指导人大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