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70年】与时代同行 为人民代言

政务   2024-10-10 14:57   江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



从1954年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开始,经普选产生的445名省首届人大代表满怀激情参与盛会,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我省人大代表工作正式拉开帷幕。1979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设立,1994年制定《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2000年作出关于加强省人大代表工作的决定,2020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2023年初800多名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投下庄严神圣的选票,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70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比例从8:1逐步缩小到1:1,农村选民的实际票值和城市选民完全一致,不同群体可以真正平等选出自己的代言人,人大代表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70年来,历届省人大代表依法集体行使职权,在大会期间认真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和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依法投票选举,表决通过决议,提出议案建议,积极反映和表达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70年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创新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形式,提高代表工作质效,有力有效支持和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行权。


深化“两个联系”——

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不断发挥


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


“两个联系”制度机制逐步完善。省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推动“两个联系”工作制度化、法制化。1980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一批地方性法规就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同委员和人民代表联系制度试行办法》。1984年,制定关于加强同省人大代表的联系办法。1988年,重新制定省人大常委会联系省人大代表的办法。2009年,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闭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2014年,出台“两个联系”的若干意见。2017年,出台关于完善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2022年,出台省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法规制度,从不同层面对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联系作出规范。


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渠道更加广泛。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走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深入基层联系代表。自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开始,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固定联系2—3名基层省人大代表,通过到代表单位走访、座谈等方式听取代表意见建议。2013年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2300多人次。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自2001年开始,每逢双月常委会领导轮流通过召开座谈会、约见接待等形式,走下去面对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2013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49次,邀请基层一线人大代表350多人次参加,提出的450多条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从2001年邀请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开始,每次邀请的代表人数从6名增至20名,还建立了常委会领导与列席代表座谈机制。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主任会议成员走访联系基层一线代表全覆盖、常委会领导到县级人大调研全覆盖、基层一线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全覆盖“三个全覆盖”的部署要求,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的渠道和范围进一步拓宽。


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始终坚持经常性联系与发挥履职平台功能相结合,做实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广泛开展活动,从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开始,根据代表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建立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从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开始,由各专工委牵头成立专业代表小组,为开展专业代表活动打下基础。从1981年开始,每次省人代会前都组织全体省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从2005年开始,组织省人大代表开展年中专题调研活动。2006年,围绕“法治江苏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专题,组织522名省人大代表分62个小组开展调查研究,形成60多篇调研报告。本届以来,在全省近10万名人大代表中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樊金龙亲自谋划推动,邀请长江流域近百个村庄的人大代表在江阴长江村召开“共护母亲河、同建幸福村”百村座谈会,有效拓展了代表履职渠道。发挥平台作用,从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开始,我省就在全国率先推动代表“家站点”建设。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设立经济运行观察点、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推动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等平台载体。各级人大普遍设立“人大代表讲坛”,组织代表走进选区、走进企业、走进田间开展宣讲,将人大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注重数字赋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在江苏省人大网站上建立了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App。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加快“数字人大”建设,打造全省统一的代表履职信息化平台,实现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全天候、全过程。



突出“两高两重”——

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效不断提高


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反映人民意愿的重要形式,办好议案建议是提高代表履职实效的重要抓手。


议案建议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从1954年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开始,代表们就满腔热情地通过提案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反映出来,前五届人大代表共提出提案2400件。1983年,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议案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将代表提案分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1989年,通过关于办理省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法。2009年,出台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2018年,通过加强和改进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意见。2023年,通过关于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起草《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并将提交明年初省人代会审议通过,为提高代表议案办理质效提供更好法治保障。



议案建议工作质效稳步提升。不断完善代表议案处理方式,推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让“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落地落实。从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开始,人代会闭幕后,就与省政府联合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代表与相关部门提前沟通等方式,帮助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2013年以来,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194件、建议7488件,全面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办理过程中,不断完善交办机制,着力解决“文来文往”“重答复轻落实”等问题,建议办理办成率和满意率逐年提高。2023年,代表建议办成率提高到89.3%,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7%。


代表建议督办力度不断增大。从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开始,每年都有重点地选择10余件代表建议,由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2005年,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对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实行整体帮扶的建议,省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当年就组织省政府33个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赴西南岗现场督办。此后10年,省人大常委会接续督办,全力推进整体帮扶,昔日贫瘠、封闭、落后的西南岗发生历史性变化。2013年以来,共确定90项223件重点处理代表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省政府领导领办,以点带面推进建议办理高质量。2023年以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连续两年牵头督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代表建议,其他常委会领导分别牵头督办重点处理建议,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基层指导——

基层人大代表工作创新实践不断丰富


基层人大工作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最前沿,基层人大代表既熟悉当地社情民意,又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于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代表“家站点”建设。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人大代表之家”活动。2008年,召开全省基层人大代表工作座谈会,对推进代表之家建设进行部署。之后,全面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建设向村、社区拓展延伸。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省已设立1.3万个代表“家站点”,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各地人大依托代表“家站点”有计划地组织区域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接待选民群众等实践活动,使代表“家站点”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2023年,全省进“家站点”开展接待活动的五级人大代表达21.4万人次。



不断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1989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全省普遍设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乡镇人大闭会期间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1995年,出台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暂行条例,推动全省乡镇配备人大专职主席。2003年,专门召开全省会议,对在街道全面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进行研究部署。2016年出台、2022年修正《江苏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2019年出台、2022年修正《江苏省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目前,全省1237个乡镇街道均已配备专职人大主席、街道工委主任,147个乡镇街道分别配备了专职人大副主席、街道工委副主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不断深化。


探索创新开发区人大工作。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与时俱进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务院批准设立开发区,我省是全国兴办开发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效益最优的省份之一。伴随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全省各地围绕加强开发区人大工作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2001年,无锡新区党政办公室增挂无锡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2003年,镇江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新区人大工委。此后,南京、南通、苏州等地相继设立开发区人大工作机构。有的设区市、县(市、区)人大设立了开发区专门委员会,有的在开发区设立工作委员会,有的开发区直接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机构。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开发区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开发区人大工作的运作模式、工作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在无锡召开全省开发区人大工作推进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樊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高度重视开发区人大工作,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开发区得到充分践行。



强化能力建设——

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70年来,面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课题,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作为重要职责,健全机制,完善措施,保证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工作机构建设持续完善。1988年,省七届人大常委会成立内务委员会,专门负责联系代表、为代表履职服务,后两次更名为人事代表选举委员会和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2005年,增设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处。2022年,专门设立代表服务中心,全面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工作。今年,根据中央以及省委机构改革要求,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更名为代表工作委员会,着力增强代表工作力度,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各设区市也相应设立了专门的代表工作机构,组织当地的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形成了做好代表工作的合力。全省人大代表工作机构的建立健全,为代表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代表履职培训全面加强。从2005年开始,每届省人大常委会都专门组织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刚刚选举产生,就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对全体代表进行了初任培训。省十二届人大把代表履职培训正式列入每年常委会代表工作计划。本届以来,持续强化代表履职培训和管理,在全省分批挂牌设立15个江苏省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今年以来,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从4月起,每月举办一期省人大代表暨市县人大负责同志学习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头现场授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八个“行动方案”以及人大履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了依法履职能力。


代表履职典型引领和管理激励同向发力。省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通过主流媒体特别是《人民与权力》杂志、《江苏人大代表工作动态》、江苏人大网等媒介,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同时,依法加强代表履职管理。从省十届人大常委会起,采用履职登记卡的形式,对省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登记。2015年,在全国率先出台省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办法。2022年,出台了关于完善人大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强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建设,指导推动选举单位开展代表履职评价,更加有效地调动代表依法履职积极性。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70年来,江苏人大代表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加强、在规范中提高,有力支持和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架起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连心桥”。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化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扎实推进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在守正创新、担当实干中奋力书写江苏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人民与权力杂志
宣传人大制度、 弘扬法治精神、 展示代表风采、 反映百姓呼声 、指导人大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