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为自己”?

教育   2024-05-27 12:25   泰国  

这星期我们读了本哲学小书:Hiking with Nietzsche

我对哲学的了解很少,之前对尼采的了解主要是来自一些引言。

比如 The Meaning of Life 中开篇就引用了「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后来我还在 Everthing is Fucked 中学到 amor fati——love of one's fate。

读这本书的私心了解一下尼采的思想,尤其是如何用英文描述,当那些熟悉的说法换了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也多了一个解读的视角。这本书也有中文译本叫《攀登尼采》,翻译的还不错。

全书共 100 多页,一开始讲 19 岁那年走尼采走过的科尔瓦奇峰,然后讲 36 岁时和妻子、女儿故地重游,中间穿插自己的故事、尼采的作品以及其他影响尼采的人(比如爱默生、瓦格纳、叔本华)。

下面是我阅读时的一些想法,也记在这里分享给你。

为什么选择 hiking 呢?

作者说:

「Walking is among the most life-affirming of human activities. It is the way we organize space and orient ourselves to the world at large. It is the living proof that repetition—plac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can in fact allow a person to make meaningful progress.」

许多哲学家都是一边走路一边思考。亚里士多德死后,他的许多学生成立了「逍遥学派」——Peripatetic school,这个名字的词源 peripatetikos 就是walking。

尼采说「尽可能不要坐着不动。不要相信任何观念,除了在户外开阔的空间中自由活动时想出来的那些。」

梭罗说「我觉得我的双腿一开始移动,思想就随即喷涌而出。」

在走路中身体感受到自我主宰,从具体的酸痛感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同时也体验主动选择带来的具体进步。在走路中,思绪漫游,那些一直被忽略的感受会冒出来,一些 aha-moments 也顺着自然的一草一木长出来。

尼采在首部作品 The Birth of Tragedy 中提出悲剧的诞生是日神阿波罗(Apollo)和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天然热爱玩耍、竞赛和攀爬,而现代社会努力让人分心,掩盖对不确定的恐惧。我们逐渐成为安全又麻木、高效且无趣的「末人」(last man),按照别人设定的规则和价值观过活。

他提倡酒神精神,他说爱和善不是在秩序中获得,而是创造和体验(love and goodness were not realized in lockstep order but embodied its opposite: Dionysian revelry.)

既然那些痛苦、孤独不可避免,我们可以试着把它们视作一种美学体验。

Hiking 就是这样一种美学体验。如村上春树热爱写作和马拉松,他说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苦不是问题,孤独不需要修正,我们可以从体验中超越自我,变得强大。

「There exists in the world a single path along which no one can go except you: whither does it lead? Do not ask, Nietzsche instructs, go along it.

世界上存在一条唯一的,除了你没有其他人能踏上的道路。这条道路通向哪里?不要问,沿着它走下去就行了。

人们崇尚自由,自由又让人感到恐惧,我们需要在每一个此时此刻中不停地选择、打破、创新构建。

尼采的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是三段 metamorphoses:

1. 成为骆驼🐫

First, one must become the camel, loaded down with the baggage of the past, of tradition, of cultural constraints.

骆驼是庞大、固执的生物,想让骆驼听话地在沙漠中负重前行,人类必须彻底击垮它们的精神和意志。

2. 成为狮子🦁

But then, in the lonelist desert, a second metamorphosis occurs: "here the spirit becomes a lion who would conquer his freedom and become the master of his own desert."

在荒凉的沙漠中,骆驼变成狮子开始反抗,把重担甩到一边,吞下自己的主人,给自己创造自由。狮子开始与那条「你必须」(Thou shalt)的恶龙厮杀,当恶龙倒下,纯粹的个人意志才能存活。

3. 成为孩童👶

The lion can wrest itself from duty and burden, but this nay-saying is ill-equipped to create new values. For the sake of new values, the lion must become the child.

狮子一身反骨,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和反抗的骄傲。只有当狮子变成纯真的孩童,才能忘记过去专注前方去创造新价值,成为新造的人。

这三个 metamorphoses 让我想到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还有尼采的核心哲学概念 Ubermensh/Overman,即未来的人是「超人」:

我想到:20 岁左右时,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超人,觉得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慢慢我们经受社会的锤打,那份相信慢慢消失,习惯了 mediocrity,也不再提什么梦想什么解锁潜能,觉得一切都很难,自己也没办法,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

作者说尼采的 Overman 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而是一个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积极上进和挑战自我的概念。生活平淡甚至感到失望,但我们依然在迷茫,在提问探索,这就是那颗赤子之心。

生命本能会激发我们为生活创造意义,我们会开始想创造,超越环境限制,活成自己。他说这本小书的主题是「aims once more permitted and believed in」,结合语境我把它称为「请再次允许自己相信」。

作者说他以前认为 overman 是不断挑战自己,努力变强追求卓越。他在重走尼采走的山路中有了新的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但无论我们身处哪一个高度,眼前的风景都有可以无线延展,正如我们的生活都充满了无限可能。

全书最后几章讲了从尼采晚期的作品讲到黑塞的《荒野狼》,最后一章标题是 Become who you are。

什么是成为自己呢?

作者说那个自己不在遥远的另一边,不在高山之上。那个自己不是静止在前方等着我们去发现,它一直在变,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我们持续探索、塑造自己的过程。

作者说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在德语中是 werden,意思是 to become。

werden 这个词根表示 to bend, to wind, to turn into ,和它相关的词有 versus(对抗)、verdict(判决)和 vortex(漩涡)。这注定人的探索不是一条直线。人的自我发现需要不断假设、推翻,在一次次迷失自己和找到自己的循环中成为自己。 

「What one is, essentially, is this active transformation, nothing more, nothing less. This is not a grand wisdom quest or hero’s journey, and it doesn’t require one to escape to the mountains. No mountain is high enough. Just a bit of cheese and any fast-moving river will suffice.」

我想,我们常说的「活成自己」,并不一定是更上一层楼,在这一层楼里的探索和创造就是在为人生创造意义。

登山的意义是什么?overman 的意义是什么?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对自己还有期待吗?是否真心诚意地想「再活一次」?愿意让现在的生活无限次重复吗?

不知道去做什么就什么都试一试,既然一切都需要自己创造意义,那做什么并没有太大区别。无论是结婚还是单身,是工作还是云游,关键是自己做了一个选择,并且为这个选择负责。

我们需要学习,需要登山,需要问这些问题。那个答案和峰顶没那么重要,我们通过这些行动和思考成为了我们自己——Even slipping can be instructive. Something happens not at the top, but along the way. One has the chance, in Nietzsche’s words, to “become who you are.”

猜你还想读:

· 什么是“做自己”?

· 学会和过去告别

· “自由”是为每一个选择负责

张海露Eric
没有答案,我们一起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