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疲惫”时刻?多家公益机构水灾筹款缺口超7成

楼市   社会   2024-07-20 22:42   广东  

7月19日,凤凰网发表《3个月20次洪水,中国陷入“救灾疲惫”时刻》一文,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记者通过与6位来自民间救援队、基金会和NGO的人士对话,试图探索极端天气导致灾难频发的时刻,面对救援人手、物资、公众注意力等诸多缺口,我们的社会应急救援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一篇以解困为视角的新闻报道,文章的问题意识非常清晰——应如何为频发的灾害解困?文中提出了目前民间灾害救援几大短板:1、人手短缺;2、资金短缺;3、灾情没有得到最够的关注;4、救援队的能力不足,缺乏标准。文中同时指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解困方向:减灾备灾,“更重要的是,预防伤亡,而非事后修补”。
标题里“中国陷入救灾疲惫时刻”的说法很新颖,但也颇有一些争议,一位资深公益人就指出,应当要认清楚在当下的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社会公益组织的站位和角色、功能,不能将民间公益视为唯一的解困途径。
言下之意,民间公益在整个中国灾害援助的大盘子了,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当然是对的。
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救灾疲惫”时刻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很形象地描述出我们所关心的社会力量的现状。
在凤凰网的报道中,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团队主任谭花将今年的筹款称为“断崖式的下降”,“河南7·20水灾和京津冀水灾的募集款项达到几千万,今年的南方水灾目前只募到几百万。”文中还举了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例子,该基金会在去年京津冀水灾项目时筹得了700多万元,而今年的南方水灾项目只筹到了45万元。
爱德基金会和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筹款遇冷是普遍情况吗?
我们可以去国内两个流量最大的互联网筹款平台考察一下。
腾讯公益
截至7月20日12时,腾讯公益上线了“紧急救援 共克时艰”水灾专题,有47个公益项目上线筹款,其中有13个项目捐款人次在1万以上。在这13个项目中,共计划筹款45,675,236元,实际筹款10,993,250元,平均筹款完成度为25.9%,也就是说,在腾讯公益上线水灾救援项目的公益机构,目前只能筹到所需款项的四分之一,其中筹款完成度低于10%的项目有5个,可以说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截至7月20日12时

其中筹款比较顺利的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与两家湖南省的慈善组织。截至7月20日12时,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已筹得了4,677,541元,筹款完成度过半,吸引了近10万人次的捐赠。此外,湖南省慈善总会、湖南省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也展示出了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分别有近6万和4万人为他们捐赠,筹款完成度是69.72%和65.36%。
需要说明的是,各基金会项目上线的时间有差异,如河南慈善联合总会,上线4天就筹了20余万元,后势还可以观望一下。但像凤凰网采访到的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项目上线已有31天,筹款完成度却不足5%,后面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是不太可能达成筹款目标了。
也正如凤凰网的报道所指出,像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这样的公募机构,在全国共支持100多支民间救援队,并和30多家社会组织长期合作,这些大基金会在民间公益的救援体系中处于上游,如果他们无法筹到所需款项,意味着一大批一线公益组织、民间救援队或将无法得到持续的支持。
支付宝公益:
截至7月20日12时,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的“驰援南方水灾专题”共上线了10个筹款项目,目标筹款额是32,796,192元,截至7月20日12时实际筹款额为4,241,349.73元,缺口在85%以上。
在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筹款较顺利的是壹基金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分别有82,912和68,098人次参与捐赠,但筹款完成度也只有33.31%28.29%

截至7月20日12时

卓明信援负责人郝南认为,今年上半年灾情很重,“是我们做气象灾害这十年里最重的一年。
但看今年的筹款数据,大概也可以说,今年上半年的捐赠是互联网公益兴起的十年里最惨淡的一年(至少也是最惨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
网上有不少评论说这与公益机构公信力崩塌有关,并重提了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这样的说法迎合了很多人的情绪,但并不是很经得起推敲。就以水灾筹款为例,2021年的河南7·20水灾在短短一周时间里,社会捐赠就达到数十亿元,仅河南省慈善总会一家机构就累计接收38.93亿元。
难道说,在2021年时,公益组织尚有很高的公信力,但在今年,公信力就崩塌了?
依我看,公众的捐款意愿,与舆论的引导有关,与国家的动员有关,当然也与大家手头宽不宽裕有关。与此同时,人们是否对未来有信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凤凰网的报道用谭花的一句话收尾:“社会公众的信心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我觉得很贴切。
很多人认为,捐款就是献爱心,其实不完全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捐款给公益机构,为的不是找一个帮自己献爱心的善款搬运工,而是就共同的问题表达共同的关切。特别对于小额捐赠来说,指望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去改变现状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理解为是与很多与自己有着相同问题意识的人一起进行公共表达,倒可以说得通。
但是,以捐款为手段来进行公共表达有一个前提,即认为某一公共问题的改变是有可能的,我们这个社会是会越来越好的。
这些年发生的种种变化,让人们正在失去这种信心。
如何重建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信心,重建公众对未来的预期,是今后几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聚焦灾后重建,记录重生故事 | 报道支持计划

越过山丘:“2023灾害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拟支持名单公示

“解困式报道支持行动”申报长期开启,寻找志同道合的你

共益资本论
用传播支持公益,助公益连接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