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 X 朱清华:个人解困是迈向公众解困的第一步

楼市   社会   2024-12-12 15:55   广东  

"解困式报道作者访谈录"由共益资本论与深度训练营联合发起,解困式报道社群志愿者采写,旨在让优秀的解困式报道作者被看见,为操作解困式报道的媒体人提供鲜活、具体的经验,并展现媒体人在创作时如何思考新闻与社会的关系。


本期对话:朱清华 前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资深记者

其作品《三亿人困于失眠》入选「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并被评为”金牌案例“。


作者 | 李洁彤 蒋佳瑜
编辑 | 陈显玲


朱清华

朱清华做记者的那些年里,写过许多篇心理健康领域的报道。聊到2022年东航坠机的报道时,她说:“这是我印象很深刻的第一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稿件。”从关注家属的心理救援,到救援人员的心理治疗,报道角度与采访对象如涟漪效应般涌现、扩散。这次报道的收获之一是让她透过“心理层面”看到了人生百态、悲欢离合,让她感受到如何在报道视角较为受限的情况下挖掘更科学、专业的回应时代难题的策略。
从一次次与采访对象的谈心到不断发现社会中的某个问题,进而寻找解法,这是一种“解困”的思路。如果问是什么推动着她选择从公众心理解困的视角进行新闻实践,答案或许是:从个人的“解困”出发。
当她获得点亮一个人心灵的那盏灯的成就感后,她选择跃入人海,聆听更多人的心理困境,抑郁症、失眠、灾后心理恐惧......她试着从“寻找解法”的角度,陪伴他们触达情绪背后的故事。
朱清华如何看待治疗失眠的解困思路?她的心理解困报道路上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案例?对于当前解困报道的发展,又有什么想与大家分享呢?

01初谈解困:“我非常好奇,睡眠科是开安眠药的吗?”

“记者是一种职业身份,我选择什么样的选题来报道?首先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记者朱清华的出发点,而好奇的内容载体是个人的人生困境。
她会在生活里感到失落、痛苦。
她在阳康后经历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好奇像一条线一样在延展。失眠是因为阳康吗?睡眠是一种病吗?睡眠科是开安眠药的吗?我为什么状态不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痛苦的根源在哪里?
朱清华和普罗大众一样,也常常处在信息茧房当中。当她第一次查到“睡眠科”,了解到“睡眠可能是一种病”,开始尝试解答失眠这道难题。当她第一次听到“抑郁症”一词,像发现一把钥匙,过往的人生谜题不再封锁,也慢慢有了答案。
她想把这些答案告诉困局中的人们。
解困:我阅读了您的稿件,许多是关于心理健康议题,如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是有特别的关注吗?
朱清华:我最初关注心理健康,其实还是源于个人,不是源于社会。为什么说一个记者的生活经历也很重要,就是能够推己及人。
我可能是在2020年左右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会有意识地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或专业书。我的成长经历里,自己不是那种容易快乐的人,会有一些痛苦,那么我就会有意识地想去找到这个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哲学和心理学书籍在这个阶段都是我最忠实的慰藉。
过去我不知道有“抑郁症”这三个字的存在,我只是觉得自己状态不好,心情不好,起不来床,吃不好饭。当我第一次听到抑郁症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会去对应我过往的人生经历。我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我是这个问题。这就会推动我去了解:我的症状当时是因为什么发生的?它是怎么缓解的?未来我可以怎么做?先从我个人的解困开始。个人心理解困引导我开始关注公众心理解困。
很多人可能像2020年以前的我一样,根本就不知道抑郁症的存在,所以这种解释性报道是非常有必要的,触达一个人就是点亮一盏灯,至少让他有打开一扇窗户的感觉。知道说:原来我的症状有点像抑郁症,那至少可以去寻求解法。
解困:从个人解困进入公众解困的探索,您如何呈现公众的心理状况?
朱清华:2022年4月份,上海封城。我写了疫情期间来自 8 个心理咨询师的声音,当时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来写呢?上海刚刚封城之后,它有很多亟待迫切解决的问题,没饭吃、没菜吃、拿不了药、去不了医院种种。这些问题在初期阶段非常严峻,现实问题慢慢得到解决之后,长期困在家里的人,心理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我首先采访了非常权威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他们专门设置了疫情专线,找了很多志愿者、咨询师来担任接线员,每一个接线员都有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为了热线每天保持畅通,很多有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加入进来。我是先采访了(里面的)志愿者,其次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接线的负责人,再是他们下面的接线员,还采访了社区的接线员。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医护人员自己也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还设置了一个医护人员的心理专线。我还写了方舱心理救援师,如何在方舱处置心理应急情况。
从他们的口中,我们会采访到非常真实的案例。很多人打的是心理热线,但他的诉求是实际问题。比如,困扰他的可能是买菜问题,可能是跟社区人员冲突的问题,可能孩子宅家上网课时亲子冲突的问题。从心理咨询师这里看到了人生百态,一个是能挖掘到案例和困境,另一个还能挖掘到他们科学的处理方法。
解困:您采写了报道《三亿人困于失眠》,为什么会特别关注到失眠这个议题呢?
朱清华:2023 年年初,解封了之后,很多人有失眠的症状。整个3月份,我睡眠情况特别糟糕,基本上可以睁眼到5、 6 点,这个状况可能也就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我又搜索了一下,感觉社交论坛上阳康之后失眠真的挺多的。所以我就想去了解,这到底是因为阳康,还是因为什么?
我在上网查资料的时候查到了中国睡眠协会,里面提到宣武医院、安定医院这类有睡眠科。睡眠科这三个字又给我一次冲击,我都不知道医院竟然有睡眠科这个科室,睡眠它竟然是一种病。
我又非常好奇,睡眠科是开安眠药的吗?
我搜索之后才发现,其实是分这么多类别的,也比较有幸去那个科室蹲守,我发现每个人走进的是睡眠科,但谈论的真的都是自己的困境。要么是加班太多,要么是作业太多,要么是学校压力太大,要么就是经济压力太大。
我是对自己的失眠好奇,进而发现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那背后是有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个好奇心不分大小,往深了挖,可能都能挖出一座富矿。

02 理解“心理解困”:诸多挑战,如何解读并寻求“解困”?
10月份中国精神卫生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为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都患有抑郁症。“除统计出来的权威数据外,我们还要考虑那些在统计之外的数字”朱清华说。很多因为抑郁症失学的青少年离开了学校,他们属于数据统计之外的那部分人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在对于抑郁症群体的报道方面存在一些欠缺的情况下,记者能做什么?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去哪里寻求共识?每一次的好奇发问,是朱清华在心理解困领域深耕的印记。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及和教育的问题,其实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朱清华说,因此在她的眼里,想要共创一个理想的、能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记者的积极传播起到关键的作用,借以常态化报道的途径改变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偏见。
就像朱清华《三亿人困于失眠》一文中写到的,失眠,有点像闹钟。闹钟响了,我们会想办法把它关掉,心理解困亦是如此。朱清华认为,解困报道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共鸣层面的,一定还要深入到解决问题的层面,继续探索下去。这也是为何在朱清华的报道中我们总能发现疗法与干预措施的身影,记者的使命不限于传播,更在于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寻找信息背后的困境与意义。
解困:我关注到很多报道心理健康的文章大多只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您的报道中总是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疗法或者某个病症的干预手段的内容。对于这一点,您是如何考虑的?
朱清华:因为我觉得我们已经获取到了那么多专家的资源,它不应该被浪费掉。一些表象的东西其实不需要专家来告诉你,通过群采或者一些数据的统计就可以得到这个信息。专家的资源以及他能提供的权威性就在于,有很多解法是他们知道,但我们不知道的。
比如睡眠这个问题,随着好奇心进一步推进,我发现豆瓣里有这么大一个论坛,有这么多病友。那是不是买一颗安眠药、吃几天褪黑素、用其他市面上一些很受欢迎的辅助睡觉的东西就是科学的呢?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好专家的资源,你可以更多地咨询,你会发现你的视野又进一步扩大了。
我文中提到的那个疗法——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其实用大白话讲,就是指你睡不着的时候就先别睡,不要使劲费力地睡,文章里面讲到的关于疗法很具体的一些行为、时间的规定,都是为了让你变得更规律,不要强硬地去睡觉。
解困:我观察到《三亿人困于失眠》这篇稿件的评论区多有共鸣,您认为“引起共鸣”是稿件的意义吗?
朱清华:我觉得解困式报道的目标绝对不单单是引起共鸣,解困式报道就是要让人们知道这个问题,让人们看到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它一定是非常实际的报道。
所以我会更在意这个报道的实际作用,而不是情感作用。
我觉得解困式报道的实际意义就是要让你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评论区的人觉得跟稿子里的某人有共情、有情感的碰撞,那都是第一步,第二步得由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自己的问题。
你会发现解困式报道可读性也许没有其他社会新闻那么强,我们需要非常严肃、严谨地提出解法,是非常理性的内容。
解困:这些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您观察到大众对此的了解有加深吗?这和媒体的频繁报道有关系吗?
朱清华:人们还是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我们写的深度报道,能够触达到的人群本身他自己大概也是有获取渠道的,触达不到的人可能本身也没有深度阅读和学习新知的习惯。
我曾经在解困案例库的“微光计划”项目中担任媒体导师,我带的同学写的是心理热线,她说心理治疗的资源很难获取,那她就想知道些边远地区的人能不能获得这种心理资源?我们的共识是:在边远地区的人可能始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了心理疾病,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帮助,没有求助意识的人就不会去查心理热线。
解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让边缘群体意识到,参与到我们的采访中来,媒体报道心理健康类议题的社会价值在哪里?
朱清华:我觉得这种传递信息的过程还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的事情吧。
你持续地去传播,可能不会一下子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抑郁症,但是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去影响大众。
现在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传播现象就是或多或少的人可能不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而是他们身边的人确实有人得了抑郁症。这是一个滚雪球般的效应,当你身边这个人确实确诊了,他因为生病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你可能会主动地、下意识地去搜索、了解和认知。
很多孩子患上抑郁症,他们出现的躯体症状可能是肠胃不舒服,老师和家长可能带孩子先去的是肠胃科,最后寻找到真正的患病原因,可能就去了精神科,这是一种非常切身的认知方法。
所以媒体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这篇报道直接就让你明晰某个事情,而是知道了之后进一步寻找解法和信息。这个过程媒体发挥一个间接的传播作用。
解困:在工作中您接触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和患者,您认为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从社会角度看,难在哪里?
朱清华:就像刚刚提到的睡眠问题,要让人们知道睡眠问题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当然不排除一些人确实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病症。首先得让对方从概念上知道,也许是心理出现了焦虑问题,难就难在“提供一种新的认知”。包括医生的科普传播和媒体的传播,其实都是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情况,然后才去一一寻找解法。因为现在很多人因为不知道表象背后的真正问题而走了很多弯路。

03 公众解困:“人怎么面对重大灾害之后的哀伤阶段,怎么一步步走出来?”
朱清华是务实的。她看清现实的困窘,仍旧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所作为。她另辟蹊径,发挥光亮。东航坠机事件发生后,她敏锐地捕捉到“灾后心理亟需干预”,以伤害波及最强烈的家属为圆心,荡出一层一层波纹,把事件波及的人都纳进来,包括救援人员、看到灾害事件的网友……通过专家、现场救援人员的采访,探索科学的干预方法。
公众解困的意义与调查报道不同。不聚焦核心信息的挖掘,而是持续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手,告诉他们:你不是一个人。首先保证讲述者安全、冷静,再引导表达欲,朱清华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方法。
采访中,朱清华透露,身边人说她擅长做心理按摩。她擅长从务实的角度帮对方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减少内耗,进而推动行动。这受教于专家的方法讲述,也得益于多年实践来不断强化的交流、共情、理解困境中的人。
解困:我关注到您的报道《MU5735坠落后的倾听》,为何您选择从心理领域切入?
朱清华:当时有非常多报道的角度,但是我个人选择了灾后心理干预这个角度。我就想了解,事情刚刚发生之后,机上那些乘务、乘坐人员,他们的家属怎么接受这个事实?当时那个飞机失事的视频,(飞机)直接在空中垂直掉下去的,对飞机上的人、机组乘务员的家属,我觉得都是处于一个震惊期的阶段。
我为什么注意到这个问题啊?因为很多心理机构都公布了自己的求助电话,所有的家属有什么心理方面的困扰都可以打这个电话。我就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人打这个电话,打进来的内容是什么?所以就找了很多这种热线。
首先找到了驻地的,医院派了专家到当地进行家属的心理救援。我就找了一些公开的热线,问他们接听的情况如何,他们确实有接听,而且热线的顾问老师也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我们还给广西当地的这一批专家打电话,问他们在现场处理的一些紧急救援的心理情况。
这个救援其实不单单是家属,对于那些搜救人员也需要进行心理救援。
所以这篇稿件是两个同事一起合作,主要写了热线听到的情况、现场专家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过去有很多重大灾害救援经历的专家的故事,让他从科普的角度讲:人怎么面对重大灾害之后的哀伤阶段,怎么一步步走出来?还有一个角度,就是网友们的心理状况。
解困:您如何看待这类稿件的作用?
朱清华: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稿件,我觉得在能报道的角度以及核心事实很受限的情况下,做一个解困式的报道,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有收获。它可能不像社会新闻的调查角度一样,挖掘出来多么核心的事实,但它有它的意义。
为什么叫解困式报道呢?当你面临这个心理的困境,你觉得有创伤的时候,好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比如说救援人员看到这篇文章,可以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如果他没有看到这种信息,他就会觉得为什么我这么脆弱?为什么我接受不了?
这类文章的出现是首先是告诉大家,你现在心理出现的很多状况,是很多人会出现的,是正常的,要先接纳它,首先要允许这些情绪和心理的存在,然后再尝试寻求解法。
解困:面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您如何让他们敞开心扉,从而与他们进入深度交流的状态?
朱清华:首先是目的性不要太强。给对方多一点的空间和时间,慢慢地从他愿意聊的东西开始聊起来。记者最关键的一个任务是先保障我眼前的这个人不会出现更多的意外。
我曾经采访一个专家,他说当一个人已经在天台要自杀了,你跑上去的时候千万别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自杀?这个世界多么美好,你看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你怎么会想死?
千万不要以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去劝他,反而可以跟他大大方方聊:你有想过自杀吗?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想的?更加客观的问题能够让对方有倾诉的欲望。
慢慢聊之后,可能到后来你再问他,你饿不饿?他说不定就从天台上下来了。
另外是适当的共情。可以先表达你的理解,有一些记者的采访方式可能是先袒露自我,说自己原来有什么样的经历,但我认为也不一定非要这样。你表达理解,其实对方就能感受到。
解困:在这个领域长时间工作,有没有对您生活方式、思考逻辑产生影响?
朱清华:通过采访心理方面的议题,首先,我自己学会了很多碎片化的心理知识,能相对精准和专业地描述一些心理问题。第二,这些知识它能帮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会有很多个恍然大悟的瞬间,“原来如此”。当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什么异样的时候,可以做到及时觉察。第三,能够尽最大努力去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一走。我们常说换位思考,以前我可能更多从事实层面换位,但现在我会从心理层面出发,有句话说,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所以我现在就会换位得“再深一些”,尽最大努力去理解。


对话者简介:

朱清华,10年媒体人。前新京报深度报道部资深记者,曾在电视台做过7年深度栏目编导,2020年入选英国志奋领学者,后赴英国学习非虚构写作。关注心理健康、法治报道等领域,代表作有《洱海:十字路口的选择》、《一场始于暮年的漫长搏斗》、《三亿人困于失眠》

共益资本论
用传播支持公益,助公益连接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