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肥肠。
今天分享一本“入门级”的投资读物《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作者为私募大佬邱国鹭。
花了5小时啃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被“骗”了。
怎么说呢,书是好书,但里面的专业术语太多了,作为一个连股票都没买过的投资小白,我没看懂。
所以,我并不建议投资小白阅读此书。
但付出的时间也不算白费,可能因为作者本人是「价值投资者」,偏长期主义。
我竟然从这本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底层逻辑,分享给大家。
01.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积累知识而在于培养能力。
读的书越多,我就越认同这句话。
因为你啃过的知识可能会忘,但实践出的能力却能跟你一辈子。
这也是我为什么很看重读书后立马实践的原因,改变量>思考量>阅读量,真理啊!
02.
好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
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也是如此,主打一个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做自媒体。
某类低门槛内容,你能输出,别人也能输出,大家互相抄袭,导致同质化严重,最后大家都没流量。
怎么破?我的经验是长期坚持高质量原创。
一来,把输出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来,独特的内容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自媒体内容本身也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一篇推文、一个短视频,你输出完放这儿,今天有人看,明天有人看,等到明年,说不定还有人看。
只需你付出一份努力,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流量与关注,这就是可持续性。
03.
人的知识、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看不懂的公司占了一大半。
在看得懂的公司中,估不准的又占了一大半,看得懂又估得准的,被高估的占了一大半。
虽然我没有投过资,但我明白不熟不做。
因为我身边太多亲友跳进过这个坑里了,英语老师投资鱼塘、学会计的包山养鸡、做客服的借钱开DQ门店、做机械的跑去开宾馆...
无一例外,ta们都亏了,血本无归。
就这,ta们还把失利原因归咎到运气不好上面,而非自己对于某个领域的不了解。
仔细想想,别人能够大把赚钱,肯定是别人吃了很多亏,然后才摸索出很多旁人不知道的门道。
你一个啥也不懂的局外人贸然闯入这个领域,你不亏钱谁亏钱?
因此,请保护好自己的存款,如果你非要投资,请牢记这四个字:不熟不做。
04.
这和一个年轻人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一定是找那种有积累的行业一个道理。
择业如炒股,除非迫不得已,年轻人尽量不要送外卖、送快递、跑滴滴。
更理智的选择是找一个“后劲儿”足的岗位,稳扎稳打,踏实积累人脉、技术、经验、案例。
哪怕前期的收入偏低,但你的积累足以延长你的职业生涯,并有可能打破收入上限。
05.
投资还要想好你要做什么样的投资者。
作者认为投资者分两种,一种看长线的“价值投资者”,另一种是炒短线的“趋势投资者”。
以上两种「投资理念」不分对错,都能赚钱。
其实我们平时的「做事理念」也分长线和短线,比如做自媒体。
“IP账号”讲究看准方向,长期坚持,“流量账号”偏好热点和情绪,捞一波流量费立马走人。
我更喜欢前者的细水长流,缓慢积累。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见证自己的成长,这种成就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所以,你是属于哪种「做事理念」的人呢?
06.
中国的股市之所以赌性特强,原因之一就是尽管投机炒作平均而言是个多数人亏钱的游戏(规律)。
但是少数一夜暴富的故事(个例)还是吸引着许多心存侥幸的投机客前赴后继地屡败屡战。
生活中这种现象太多了:只看个例,不看整体。
比如,你面试一家公司的销售,老板给你吹销冠每月能拿多少提成,劝你赶紧入职。
等你入职,立马掉坑里,因为老板没有告诉你销售团队的“平均工资”是多少,而真正能赚钱的销售只有那么一个两个。
还比如,你观察各领域的头部博主每年能赚几百上千万,心潮澎湃,你也加入了自媒体的队伍。
坚持做了三个月,你的阅读/播放量依旧停留在两位数(甚至一位数),殊不知,这才是几千万小透明博主的真实现状。
世界的总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人人是赢家,多学点统计学知识,正确看待数据,以防被骗。
07.
世界上每个成功的投资家都是长期坚持一种方法的,那些不断变换投资方法的人最终大多一事无成。
作者理念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技能学习。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想要多点开花太难了,人这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
相反,今天学这样,明天学那样,小心学到最后,颗粒无收,时间也没了。
08.
我的第一个老板曾经半开玩笑地说他有一个最佳选时指标,就是他的远房表弟,平时联系不多。
但是每次市场火热时表弟就会打电话来问他对股市的看法,这通常是市场接近见顶的信号,老板称之为“表弟指标”。
这个比喻非常有意思。
当所有人都在议论某个项目能赚钱时,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建议你离它远点。
24年初,金价冲破600,还在往上涨,我对象的同事劝她多买点黄金来理财,不买就是亏。
当时我努力劝阻N次,对象才忍痛放弃,再看看现在的金价,万幸没买。
总之,缺乏冷静判断,被情绪和舆论裹挟的人,更容易被割韭菜,这点值得警惕。
09.
投资经验就像旧衣服,于己合身的,于人往往并不合适。投资中的任何感悟和总结都有各种局限性。
只有自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满身伤痕之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起点、背景、资源、际遇、能力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你。
所以要抛掉教条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对于大佬的建议,我们要学会“祛魅”和辨别。
多去实践、吃亏、总结,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才最适合自己。
10.
无论做投资还是做公司,有些人喜欢顺势而为去找风口,我们则喜欢顺规律而为。
找出不变的规律,然后顺着规律去做,不计较短期的得失,时间稍微拉长一点,效果就出来了。
能看出来,作者是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他用几十年的职场生涯在践行这个道理。
用当年明月的话讲:慢慢来才是最快的方法。
用时间换空间,相信坚持的力量,共勉。
-
讲真,这篇推文我写得很吃力。
因为我是一个投资小白,只能从做人做事方面抠一些东西出来,希望你别嫌弃。
最后,我还是建议你在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可能收获会更大些,下期见。
—END—
欢迎加我微信,朋友圈每日分享读书、写作、成长类干货,共同进步。
如果你有相关问题,欢迎交流,我也会推荐相关书籍,助你早日走出疑惑。